?

36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中醫治療體會

2016-08-15 03:17蔡浙毅李姍珊
光明中醫 2016年8期
關鍵詞: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藥治療

蔡浙毅 李姍珊 周 迪

?

36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中醫治療體會

蔡浙毅李姍珊周迪

上海市嘉定區中醫醫院內科(上海 201899)

摘要:目的觀察腸易激綜合征中醫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對36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采用芍藥湯化裁方加減治療,治療2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觀察治療后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大便次數的增減及大便成形情況。結果36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經2個療程4周的治療,大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逐漸成形、腹痛緩解。結論芍藥湯化裁方加減對改善腸易激綜合征大便次數增多、大便不成形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關鍵詞:腸易激綜合征; 芍藥湯化裁方; 中醫藥治療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其臨床特點以慢性或復發性腹痛、腹瀉、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為主要癥狀,而又缺乏胃腸道結構或生化異常的綜合征。IBS的診斷具有依賴于癥狀的綜合判斷和排除性診斷[1]。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20—50歲者為多,反復腹瀉是腸易激綜合征主要類型之一。IBS的臨床表現以腹瀉為主,同時可伴有腹痛、腹脹等癥狀。目前西醫治療本病主要以止瀉、止痛等藥物對癥治療,再配以調整腸道菌群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腸道黏膜保護劑的藥物,這些藥物對IBS的癥狀緩解有一定效果,但遠期療效尚不滿意[2~6]。近5年來作者長期在門診工作,采用中藥湯劑口服治療了36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腹瀉型IBS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36例患者年齡在30~52歲之間,平均42歲;病程3月~2年,平均12月。36例患者均有腹瀉、大便為溏便或水樣便,每日大便2~4次;15例有腹痛,12例有腹脹。36例患者在本院門診或外院經電子腸鏡檢查都排除慢性結腸炎或潰瘍性結腸炎,最后都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

1.2治療方法對36例腹瀉型IBS患者均采用中藥湯劑口服治療,中藥湯劑的組成:當歸10 g,炒白芍15 g,檳榔10 g,萊菔子15 g,車前草15 g,枳殼15 g,茯苓15 g,生白術15 g,炒薏苡仁15 g。用法:以上藥物先冷水浸泡1小時,然后煎煮30分鐘,第二煎煎煮20分鐘,取汁4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劑。治療2周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辨證加減:腹痛明顯加娑羅子10 g,腹脹明顯枳殼改枳實15 g,大便呈水樣便車前草劑量改為20~30 g。

2 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36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經2個療程的治療,31例患者大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逐漸成形;腹痛患者中有12例腹痛癥狀緩解;腹脹患者中有10例腹脹癥狀緩解,隨訪2月均無復發。結果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典型病例

2.1例1張某某,男性,38歲,于2014年10月12日就診。主訴反復腹瀉1年加重1周就診?;颊吒篂a往往因飲食不節或腹部受冷而加重,病情發作時每日大便3~5次,呈溏便,腹痛即腹瀉,便后腹痛可緩解。查患者神清,面色白,身體消瘦,腹軟有輕度壓痛,舌質淡、舌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緩。1月前電子腸鏡檢查未見器質性病變,依據癥狀和體征診斷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藥用:當歸10 g,炒白芍15 g,檳榔10 g,萊菔子15 g,車前草15 g,枳殼15 g,茯苓15 g,生白術15 g,炒薏苡仁15 g,娑羅子10 g。用法:水煎服,每天分2次口服,每日1劑。并囑其注意飲食衛生,忌食生冷油膩之物,注意腹部保暖。用藥1周后,每日大便次數逐漸減少并成形,腹痛緩解,連續療治療2周,大便次數每天1~2次,大便成形,無腹痛,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2.2例2蘇某某,女,42歲,于2014年6月16日初診。主訴反復腹瀉半年加重2周就診?;颊呓肽陙矸磸透篂a、大便呈水樣,大便中含不消化食物,遇飲食生冷油膩、情緒變化即發作,病情發作時每天大便4~6次,大便稀薄,常有腹脹不適。查體患者神清,面色尚潤澤,身體偏瘦,腹軟無壓痛,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細,經電子腸鏡檢查未發現異常,診斷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藥用:當歸10 g,炒白芍15 g,檳榔10 g,萊菔子15 g,車前草20 g,枳實20 g,茯苓15 g,生白術15 g,炒薏苡仁15 g。用法:水煎服,每天分2次口服,每日1劑。并囑其注意飲食衛生,忌食生冷油膩之物,注意腹部保暖,調節情緒。用藥1周后大便次數逐漸減少,但大便仍不成形;在上方的基礎上車前草劑量改為30 g,再連續治療2周,患者大便每日1~2次,大便形態成形,隨訪半年未再發作。

3 討論

中醫雖無腸易激綜合征之病名,但依據其臨床表現當屬于“泄瀉”“下利”“腹痛”“飧泄”之范疇。李東垣《脾胃論》曰:“形體勞役則脾病,病脾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鼻宕~天士認為“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勝也,克脾則腹脹,便或溏或不爽”;清代吳東旸《醫學求是》:“木郁不達,風郁不達,風木沖擊而賊脾土,則痛于臍下”。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多與寒邪、濕邪、飲食不節、情志抑郁等有關。中醫學認為,本病病位在肝脾,病機為肝氣郁滯,肝失疏泄,橫逆犯脾,運化失調,升降失常,導致泄瀉、便溏、腹痛、腹脹等癥狀。

結合個人的臨床經驗,針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我們用方根據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芍藥湯化裁而來[7]。取芍藥湯中之芍藥、檳郎、當歸,另加萊菔子、枳殼、車前草、茯苓、生白術,炒薏苡仁而成。芍藥湯主要用于濕熱痢疾之腹痛,便膿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功效為清熱燥濕,調氣和血。結合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反復腹瀉、便溏、腹痛、腹脹的特點,遂采用芍藥湯化裁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方中芍藥養血和營、緩急止痛,配以當歸養血活血,檳榔行氣消痞;方中枳殼行氣導滯,茯苓、薏苡仁健脾益氣,萊菔子消食除脹,茯苓、生白術配合車前草利水滲濕、止瀉。尤其是車前草能利水濕,分清濁而止瀉,亦即利小便以實大便[8]。因此,根據大便的稀薄程度對車前草的劑量可由小劑量向大劑量進行調整,直到大便成形為止,個人經驗車前草的單次劑量可用至45 g。腹痛時加娑羅子,娑羅子有疏肝理氣,寬中和胃的功效[8],尤其對腹痛具有較好的療效。

在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防治方面,除了藥物治療外,尤其要注意情緒調節、禁食生冷油膩之品,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這樣才能防止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復發和加重。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08,16(5):563-566.

[2]李潤楠,王紹臣,高午,等.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中醫治療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1):163.

[3]冀萍,鄧美玲,蔣加明.腸易激綜合征的中醫治療[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6):67-68.

[4]姚玉慶.腸易激綜合征的中醫治療進展[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8):104-105.

[5]段曉東,劉維明.腸易激綜合征證治研究概況[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27(11):807-808.

[6]林力森,朱永蘋.腸易激綜合征中醫治療研究近況[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2,15(1):64-66.

[7]許濟群,王綿之.方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67-68.

[8]凌一揆,顏正華.中藥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4:95-98,126-127.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8.033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8-1119-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王夜2015-06-07)

猜你喜歡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藥治療
舒肝健脾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68例療效觀察
中醫藥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臨床研究概況
中西醫治療腫瘤相關性貧血的研究進展
中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胃病研究進展
腸道菌群失衡與腸易激綜合征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40例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選擇和預后分析
中藥湯劑配合西藥治療反流性食管炎40例臨床觀察
馬來酸曲美布汀聯合米安色林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