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教學中的逆向因素分析

2016-08-19 20:04折如義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年20期
關鍵詞:教學環境教學質量課堂教學

折如義

摘要:該文以課堂教學環境為背景,以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展開分析和論證,以此期待著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注重對逆向因素的排除與管理,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綜合質量。

關鍵詞:課堂教學;逆向因素;教學質量;教學環境

中圖分類號:TP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0-0123-03

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圍繞著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如何進行教學方式、方法、手段的改革,我們的教師及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們進行了許許多多有益的探索與嘗試,并且極大地推動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然而這樣的研究工作絕大多數集中在課堂教學環境下正向的教與學,而對影響課堂教學的逆向因素的集中分析與研究,則較為少見。本文將著力這方面的探究工作,并給出相應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對策。

1課堂環境下人性弱點分析

作為自然社會中生存的個體,我們的人性中有其充滿智慧的一面,同時也有著懦弱或脆弱的一面,后者在課堂教學環境下有其具體的行為表現。下面就幾個重要方面進行分析:

1.1自卑和消極因素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希望改進自己所處的環境。能夠妨礙事業成功的,不是遺傳,而是對失敗的畏懼,是自我的氣餒和自卑情緒。進入課堂中從事學習活動的學生都有其前期的經歷和綜合素質,隨著課程的課堂教學的深入,一些學生無論從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愛好、難易程度、教師教方式方法或自我學習能力等方面,都較容易產生對課堂教學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導致抵觸情緒或行為。

消極的心態常常妨礙人們形成進取之心,而一個人是否有進取之心決定了他確定和選擇什么樣的目標,否則就會稱為平庸之輩。因此,應該學會走出消極的心態!每個想成就大事的人都應該克服消極心態的束縛。

1.2后悔和憂慮因素

世上沒有后悔藥,一味的后悔是一種愚蠢而無益的行為。然而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的成長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特別在學習過程中有過挫折及失敗經歷的學生,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有所表現,當他們面對著全新學習環境的時候中的困難或問題時,往往會有回頭反思而后悔和苦惱,從而體現出自信心不足,不能夠在正向思維的引導下,積極地面對現實問題。憂慮像把鎖,它能把人“鎖”得心慌意亂。

后悔和憂慮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和正常表現,適當的行為可以產生正面的反思效果,達到梳理、和總結的作用,但是過分的后悔和憂慮則會使人精神不振,從而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看清事實,分析情況和付諸行動。這些方面的表現也需要我們在課堂教學環境下予以關注,正確加以引導可以激發出學習的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3嫉妒和虛榮因素

當我們理性地看待“嫉妒和虛榮”這些行為的時候,發現這其中有著正向和反向兩種作用,從而得出了兩個對立的觀點。人們過多地分析與表達了這些行為的反向作用。比如:嫉妒和虛榮是惡魔、嫉妒和虛榮是一種不良情緒等等,這些說法在特定的情境中是正確的,因為嫉妒和虛榮體現出來的是歪曲的心理、思想、情感和行為。然而嫉妒和虛榮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始終揮之不去的情結,只不過由于個人綜合素質的不同,針對具體事件和情況所表現出來的嫉妒和虛榮程度不同而已,無絲毫嫉妒和虛榮之心的人好像在這個客觀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嫉妒和虛榮也是人類的天然屬性。任何事物都有辯證和對立的兩個方面,那么嫉妒和虛榮心理和行為的正向作用又是什么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在課堂教學的環境中符合情理地調動和發揮出這方面的能動性呢?

當我們分析嫉妒和虛榮心理和行為的正向作用的時候,首先需要認定的觀點是:嫉妒和虛榮是一種原生動力。動力的表現如同電力之中的正電子和負電子,嫉妒和虛榮的正向客觀表現為競爭,競爭的驅動力主要來源于人類天然屬性中的嫉妒和虛榮,競爭是嫉妒和虛榮激發出來的正能量。課堂教學是在特定時段內的集體活動,通過教師的言行舉止及合理地設置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正確心態,在不知不覺之中,將學生私有的嫉妒和虛榮轉化為公有的競爭。這樣一方面實現了能量從消積向積極方面的轉化,另一方面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濃郁和活躍。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行為。

1.4空想和拖延因素

空想本身并不是弱點,但具體在一個人身上,空想性格必然要和其他性格一起共同影響和支配個體的行為和思想,極愛空想的人,其他的性格表現必然體現得就弱。具有空想性格的人,要么表現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要么就缺乏謹慎,容易犯錯。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組合過程,是思維、情感和知識等多方面結合在一起的一個系統性的科學工程,同時也包含著多個個體行為的子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和思考活動??障胧窍胂蟮恼婵站辰?,缺失了理性和邏輯性,沒有思考的科學依據和基礎。課堂上出現學生面對具體問題的空想,主要表現為回答問題時的不切題意,詞不達意,從內在角度分析,這說明學生目前還正站在所學知識點的大門之外,在大腦中還沒有建構起知識的基本映像,以及疫有進行科學合理的思維活動。此時,我們就需要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課堂空想現象,進行單獨地幫扶,根據具體情況組織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方式,從而將空想轉化為理性的思維活動過程。值得提出的一種觀點是:空想優于不想,畢竟它是處于一種主動想象的空間之中。

拖延是思想的行為表現,同時也是意志力脆弱性的表現。課堂教學中的拖延表現在學生回答教師提問、完成課堂作業、領悟教學內容的思維等方個方面。拖延是一種長期形成的習慣,是一種消積、懶惰地面對問題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特別關注這部分群體,利用鼓勵或刺激等方法,加以引導和管理,否則在不斷地學習推進過程中,他們會成為后面的人,長此以往形成的這些習慣很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這大楖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教學、管理與育人相結合的真正的含義。

2社會環境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2.1社會發展給學生帶來的成長環境及影響

據統計,出生于1990年后的人口為2.64億,其中在校生約有l億。在改革開放后,90年代的中國迎來經濟發展的新時期,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90后成長的環境,豐富的物質條件中,對于得之容易的生活條件,他們沒有太多的感慨和珍惜,只是把這些條件當成理所當然的環境。見證了科學進步和技術革新,筆記本電腦、手機、數碼相機和iphone等等,已經不再是新鮮事。9O后從小開始接觸網絡科技、手機、寬帶、MP3、MP4等,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使用和操作。他們接受信息更多,視野更開闊,知識面更加廣,但在物質相對富足狀態下,青年一代容易功利化。據上海社科院的調查顯示,對考試作弊的態度,有超過25%的學生認為“只要能考得好成績就可以”或“無所謂”,23.8%的學生承認“如果其他人作弊,我可能也會跟著作弊”。這也導致部分90后情緒穩定性差,抗壓力弱,解決處理事情能力不強。也會導致追求享樂主義、責任意識弱化、缺乏自我反省和擔當責任等問題。

每一代人都有屬于他們那個群體特定的時代烙印, 時代的發展變化對于青年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90后是新世紀成長起來的青少年,他們在獨立思考與選擇上表現出很高的自主性, 接受海量信息使他們的思想更為早熟。他們對問題的認識觀點深刻, 邏輯嚴密, 善于表達,但他們的弱點也非常明顯,另外表現為不思進取、不愿吃苦、不分課上課下玩游戲和聊天等。

2.2課堂教學中的環境影響探究

探討學生的成長經歷過程中的共性與個性的問題,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從整體上認知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對象,深刻理解他們的思想與行為,從而與時俱進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在面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不太符合常理的思想和行為時,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知其所以然,便于對癥下藥地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有先天性的遺傳及成長的環境和過程,這些不同的屬性,在成長過程中的課堂學習中也會表現出來,從而形成了課堂教學期間共性之外的個性體現。綜合結果體現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正向和逆向兩個方面。其逆向方面主要體現在自身的學習狀態上,總體表現為精力不夠、思想不集中、好動、懶散、愛玩、不受約束、自以為是、狂躁、憂慮等。所以,如何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利用課余時間敏銳地洞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進行積極正向的引導與關愛是課堂教學綜合績效提高的最為堅實的基礎。

以集合論的觀點來看,課堂上也是個體構成群體,我們對群體從思想到情感等多方面有了整體的把控,再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與手段,因勢利導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使教與學更加高效地融合,達到較為圓滿的教學效果,并且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變得其樂融融、身心健康,達到寓教于樂的境界。

另外,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其有益的一面不僅在于短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它將課堂教學過程可以從專業知識講解為主體的活動中,不斷地培養與養成學生的良好的思想、思維、情感和品行。通過對學生心靈的精心雕琢,從而達到教學與育人相結合的崇高目標,將平凡的傳道授業和解惑的課堂上的教師,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如何靜化教學環境,從思想源頭剝離社會及其網絡帶來的不利因素,創造出心平氣和、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值得我們不斷深入地研究。

3理想與信念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理想與信念相當于航海過程中的指南針,或GPS全球定位系統。理想與信念缺失將會使人進入一種盲從和迷茫的狀態之中,理想決定方向,信念在于堅持。當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偶爾與學生交談起理想與信念的時候,多數學生往往不能較快較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我們在這里不過多地去探討學生的職業生涯和人生整體規劃方面的理想與信念,而要將關注點放在課堂教學環境下來分析這件事情。

理想與信念不足在課堂教學中的集中表現為學習主動性不強、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不振。沒有遠大的理想與信念導致了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方向、目的的不明確。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與變化過程中,新生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深深地烙上了時代的印跡。如何在課堂教學的間隙通過細微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理想與信念,從而正確地引導與培養,將會對人才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確地認識、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中的各種逆向因素,把控好自己和學生的心理、思想和情感,可以使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棵大樹,這棵大樹不僅有我們原來為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而準備充裕的各種資源,也有從逆向因素中提取出來的正能量,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和管理的綜合效益。

4課堂教學中逆向因素的綜合分析

經過以上分析可知,來自于社會、家庭、學校、個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與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息息相關,我們經過調研和分析后,建立數學模型將逆向因素加以表述。假設,X2表示各逆向因素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參考標準分值;X1表示各因素發揮逆向作用時的影響分值;X3表示各因素發揮較好的正向作用時的影響分值,如表1。

則直觀的圖形表示如圖1:其中模向坐標軸表示逆向因素,縱向坐標表示各因素的影響分值。圖表中每個因素對應上方的左邊的柱形圖(藍色系列1)表示該逆向因素正作用發揮較好時的分值,中間的柱形圖(紅色系列2)表示該逆向因素標準參考值,右邊的柱形圖(綠色系列3))表示該逆向因素反向作用發揮突出時的分值。

根據以上圖表可知,在課堂教學中涉及諸多逆向因素,其范圍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心理與情感等方面,如果我們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關注這些因素,以教師的情感交互等多種方式、方法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指高逆向因素的正向作用,這必將有益于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達到教學與育人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情感溝通是如此的重要,在本文結束之前,借助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全集》中關于情感的描述及分析與大家共勉。

卡耐基提出“對待人的基本技能”,“不要批評、譴責或抱怨:以誠實和真摯的態度表示感謝:同時喚起別人的渴求”。對此,作為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與策劃者,我們可以有選擇地使用這其中包括的6種讓學生喜歡你的方法“真心對學生感興趣:微笑:記住你要面對的學生的名字是任何語言中最甜蜜且最重要的聲音:作一個好的傾聽者:鼓勵學生多談論他們自己:談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覺得自己很重要并以真誠的心去做這些事情”,要激勵學生有個人的崇高而現實的理想與追求。

5總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性的科學工程,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逆因素分析與研究,有利于我們綜合思考與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有利于關心關愛每位學生,有目的地正向引導學生,從而激發出每個學習者的正向學習與實踐動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

參考文獻:

[1] 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全集[M].中國城市出版社,2008:22-192.

[2] 婁楠.淺談“90后”的成長與教育對策[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11(1):34-35.

[3] 卡耐基著,曾華編譯.卡耐基健康心理[M]. 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4.

[4] 張瑾. 卡耐基激勵藝術在管理中的運用[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9(7):39.

[11] 王碩.“90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環境[J].改革與開放,2011(6):174-175.

[12] 寶瑩然、王旭飛.“90后”的個性特點探究報告——關于90后的個性特點的研究性學習成果報告[J].科技創新導報,2011(3):206-207.

[13] 沙莉. 論“90后”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沈陽教育學院報,2010,12(1):69-71.

[14] 傅忠道. 青少年合作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報,2005,19(3):22-25.

猜你喜歡
教學環境教學質量課堂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猶太法則與教學公平的矛盾體現及其控制
營造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探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