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意義

2016-08-19 12:55楊桂玲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1期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臨床價值

楊桂玲

【摘要】 目的 對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意義進行評價分析, 為今后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方法 286例接受心電圖檢測的更年期女性作為觀察組, 286例同一年齡段男性受試者作為對照組, 對兩組受試者動態心電圖監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女性受試者中, 發生ST-T改變者共計67例, 發生率為23.43%;對照組男性受試者中, 發生ST-T段改變者共計3例, 發生率為1.05%;觀察組動態心電圖ST-T段改變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87例45~49歲患者ST-T段改變發生率為22.99%;92例50~54歲患者ST-T段改變發生率為25.00%;107例55~59歲患者ST-T段改變發生率為22.43%;各年齡段動態心電圖ST-T段改變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更年期女性而言, 其動態心電圖ST-T改變多呈現功能性, 臨床治療中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 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 ST-T段改變;臨床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63

目前臨床上針對老年患者自覺氣短、胸悶、心慌等癥狀, 合并心電圖ST-T改變時, 可將其確診為冠心病。然而, 針對更年期婦女而言, 以上臨床癥狀、心電圖表現在臨床上的發生率也較高[1]。本次研究中, 出于對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意義進行評價分析, 為今后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的目的, 對更年期婦女和同年齡段男性受試者展開了動態心電圖監測, 并對監測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心電圖檢測的更年期女性286例作為觀察組, 同期同年齡段男性受試者286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45~59歲, 平均年齡(50.1±6.5)歲, 其中45~49歲87例, 50~54歲92例, 55~59歲107例;對照組年齡45~59歲, 平均年齡(51.2±5.7)歲。觀察組患者均為絕經期前后, 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經系統癥狀。所有受試者均自愿接受臨床檢查, 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受試者均佩戴本院現有的24小時動態心電分析儀, 對兩組受試者展開22~24 h的記錄, 將記錄資料輸入到計算機, 進行分析。ST段以及T波改變的陽性標準為:將等電位線的基線作為標準, ST段J點后0.08 s處呈水平型或者下斜型下移>0.01 mV, 下移持續時間>1.0 min, 兩次發作時間間隔>1 min, T波低平或者是倒置。對兩組受試者動態心電圖監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受試者動態心電圖ST-T段改變情況比較 觀察組女性受試者中, 發生ST-T改變者共計67例, 發生率為23.43%;對照組男性受試者中, 發生ST-T段改變者共計3例, 發生率為1.05%;觀察組動態心電圖ST-T段改變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

2. 2 觀察組不同年齡段受試者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比較

87例45~49歲患者中, 發生ST-T段改變者20例, 發生率為22.99%;92例50~54歲患者中, 發生ST-T段改變者23例, 發生率為25.00%;107例55~59歲患者中, 發生ST-T段改變者24例, 發生率為22.43%。各年齡段動態心電圖ST-T段改變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上, 更年期綜合征為女性在絕經期前后、手術切除或者是放射治療, 喪失了卵巢功能, 最后造成內分泌、心血管、自主神經等多系統癥狀的綜合征。臨床常見癥狀為胸膜、心悸、頭昏、煩躁等[3]。對于這一類患者, 其心電圖多會出現ST-T段改變, 疑似冠心病。在更年期女性中, 由于卵巢老化萎縮, 雌激素分泌減少, 對垂體抑制程度也會減弱, 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 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 造成相互制約、相互調節功能、內分泌功能平衡失調, 從而引起垂體與下丘腦之間、神經與內分泌之間的關系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很容易造成心動過速等一些心律失常癥狀。由于患者的心率加快, 會對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復極過程產生影響, 心電圖呈現為ST段壓低, T波低平或者是倒置[4]。

近幾年關于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研究不斷深入, 有學者指出, 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會出現ST-T段異常。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 人們對這一改變的關注越來越高。本次研究中, 出于對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意義進行評價分析, 為今后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對在本院接受心電圖檢測的更年期女性以及同年齡段男性受試者展開了動態心電監測, 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 觀察組動態心電圖ST-T段改變發生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年齡段動態心電圖ST-T段改變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5]報道結果相似。

總之, 對于更年期女性而言, 其動態心電圖ST-T改變多呈現功能性, 臨床治療中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蘇彬. 中青年女性心電圖 ST-T異常253例分析. 實用心電圖學雜志, 2012, 21(1):57.

[2] 劉龍芬. 不同性別心電圖ST-T改變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0, 19(5):333.

[3] 余芳. 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 ST-T 改變的臨床意義.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2, 21(1):19-20.

[4] 黃坤英.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17):144-145.

[5] 趙麗君.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臨床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4, 22(3):73-74.

[收稿日期:2016-03-23]

猜你喜歡
動態心電圖臨床價值
動態心電圖及心臟彩超與冠脈造影對冠心病的診斷分析
布地奈德聯合華法林鈉對結腸炎患者的治療價值評析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檢測的臨床價值
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比較
腰硬聯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應用及意義評析
動態心電圖應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診斷中的臨床價值評估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
器質性心臟病伴陣發性房顫動態心電圖臨床分析
動態心電圖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術后的應用及臨床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