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母嬰的影響

2016-08-19 14:55聶金霞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2期
關鍵詞:再次妊娠瘢痕子宮分娩方式

聶金霞

【摘要】 目的 研究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母嬰的影響。方法 74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產婦, 根據分娩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A(選擇剖宮產)和研究組B(選擇陰道順產), 各37例。同時選擇同期入院的37例首次剖宮產產婦作為對照組A, 37例非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作為對照組B。

對比分析各組間母嬰情況。結果 研究組A出血量為(363.1±97.6)ml, 住院時間為(12.4±3.4)d, 新生兒體重(3.2±1.4)kg, 新生兒患病率為2.7%, 研究組B出血量為(124.7±33.9)ml, 住院時間為(3.9±1.6)d, 新生兒體重(3.2±1.3)kg, 新生兒患病率為5.4%(2/37);研究組B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明顯優于研究組A (P<0.05)。對照組A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明顯優于研究組A(P<0.05)。研究組B和對照組B在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采用剖宮產會增加手術出血量和住院時間, 使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 臨床上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前提下, 盡可能建議產婦選擇陰道分娩方式進行生產。

【關鍵詞】 再次妊娠;瘢痕子宮;分娩方式;母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93

瘢痕子宮是指子宮穿孔、破裂修復、肌壁間肌瘤撥除術或剖宮產術后的子宮,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可能會發生前置胎盤、子宮破裂及產后出血等[1]。隨著剖宮產相關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第一次剖宮產指征的放寬,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的產婦逐漸增多。正確的選擇生產方式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對74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產婦進行分組研究, 對比不同分娩方式對母嬰的影響, 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74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產婦, 孕周均>36周。將孕婦根據分娩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A(選擇剖宮產)和研究組B(選擇陰道順產), 各37例。同時選擇同期入院的37例首次剖宮產產婦作為對照組A, 37例非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作為對照組B。研究組A產婦年齡25~35歲, 平均年齡(29.6±3.0)歲;研究組B年齡24~36歲, 平均年齡(28.9±4.3)歲;對照組A年齡20~32歲, 平均年齡(25.9±3.4)歲;對照組B年齡21~34歲, 平均年齡(24.9±3.3)歲;四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 2 方法 所有產婦進行常規檢查(肛診、內診、胎心、胎位、宮高及腹圍)。記錄四組產婦宮頸的成熟度、軟產道及胎先露高低狀況, 給予B超檢查, 掌握胎兒和附屬物相關情況。①對于陰道生產產婦, 應嚴密觀察身體狀況, 做好手術、輸血和搶救的準備, 根據產婦情況, 可輔以縮宮素進行宮縮。若產婦陰道順產不成功, 應立即行剖宮產。②對于剖宮產產婦, 給予術前心理護理, 做好術前備血、青霉素試敏、留置導尿準備等。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四組產婦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患病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研究組A和研究組B的各指標情況比較 研究組A的出血量為(363.1±97.6)ml, 住院時間為(12.4±3.4)d, 新生兒體重(3.2±1.4)kg, 新生兒患病率為2.7%(1/37)。研究組B的出血量為(124.7±33.9)ml, 住院時間為(3.9±1.6)d, 新生兒體重(3.2±1.3)kg, 新生兒患病率為5.4%(2/37)。研究組B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明顯優于研究組A,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研究組A和對照組A的各指標情況比較 研究組A出血量為(363.1±97.6)ml, 住院時間為(12.4±3.4)d、新生兒體重(3.2±1.4)kg, 新生兒患病率為2.7%(1/37)。對照組A出血量為(247.8±97.9)ml, 住院時間為(9.7±3.0)d, 新生兒體重(3.1±1.6)kg, 新生兒患病率為2.7%(1/37)。對照組A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明顯優于研究組A,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3 研究組B和對照組B的各指標情況比較 研究組B出血量為(124.7±33.9)ml, 住院時間為(3.9±1.6)d, 新生兒體重(3.2±1.3)kg, 新生兒患病率為5.4%(2/37)。對照組B的出血量為(120.0±30.0)ml, 住院時間為(3.9±1.3)d, 新生兒體重(3.2±1.7)kg, 新生兒患病率為2.7%(1/37)。兩組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做完手術后, 需經較長時間才能完全修復, 在切口位置顯現出瘢痕, 稱為瘢痕子宮。瘢痕子宮會影響產婦再次妊娠的孕期、分娩和產后等過程。

隨著子宮下段剖宮產技術的提升,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采用陰道生產的過程中, 子宮下段橫切后出現子宮破裂的概率大大降低。若產婦自身擁有良好的心態, 宮頸成熟, 子宮下段前壁完整, 胎兒頭盆基本對稱, 且距上次手術指征>1年, 同時醫院具備成熟的手術技術和及時搶救的條件, 對于滿足上述條件的產婦, 可以采用陰道生產方式進行生產。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B和對照組A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明顯低于研究組A,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可采用陰道生產的方式, 能有效降低出血量和住院時間;且四組間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的影響較小。對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采用陰道生產的產婦, 術后應對子宮下段的恢復情況進行檢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綜上所述, 臨床上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前提下,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盡可能建議產婦選擇陰道分娩方式進行生產。

參考文獻

[1] 張桂英, 趙雙英, 陳月花, 等.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母嬰的影響研究.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 12(4):537-538, 540.

[收稿日期:2016-03-23]

猜你喜歡
再次妊娠瘢痕子宮分娩方式
治療性早產267例臨床分析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
研究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患者的切口位置選擇手術觀察
安全護理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中的實施效果
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研究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的產程觀察及護理
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60例異位妊娠患者再次妊娠的影響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巨大胎兒發生的原因及分娩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