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及策略分析

2016-08-23 18:23任彤彤
商場現代化 2016年15期
關鍵詞:金融機構中小企業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此同時,中小企業有很多問題,尤其是資金短缺以及資金易斷裂的問題。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卻處于融資弱勢的不對稱地位,融資約束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就在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產生瓶頸問題的原因,并最終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政府政策;金融機構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概述

1.融資的概念

融資一般是指企業或公司為了更好地經營發展,為了更好地取得資產而采取的一種方式去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是貨幣資金的持有者與需求者兩者之間的資金融通與流通的過程。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金匱乏,規模較小,發展起步較低,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在其發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經營管理,可以根據自身的現金狀況,資產狀況,經營狀況,發展狀況等,通過一定的渠道向銀行,基金或者大眾投資者去籌集資金,維持自身的發展,促進自身的發展。一般情況下,中小企業融資是為了滿足發展擴張的需要以及償還債務購置資產的需要等。

2.中小企業融資的來源

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的來源主要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的主要內容而國外中小企業的融資的主要渠道主要是自籌資金、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政府扶持資金。還有個人投資基金、風險投資資金、養老基金和保險基金等,政府扶持資金是外國中小企業的重要來源,一般占到10%左右。首先,在外源融資方面,在中國中小企業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融資來源單一,對銀行依賴大。同時銀行對貸款的要求較高,一旦出現資金問題,資金鏈斷裂,中小企業將很難通過銀行的信用評級,獲得資金,獨自承擔風險,很多中小企業面對資金斷裂束手無策。其次,在內源融資方面,很多中小企業達不到中小板市場的融資門檻,而主板市場更是望塵莫及。同時,中小企業的起步低,信用水平低,承擔風險的能力低,導致無法吸引足夠的風險投資,我國的風險資本較少,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風險投資。中小企業無法依靠內源投資。

二、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1.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1)外部融資的渠道單一,不能提供長期大量的資金

在我國,金融體系并不成熟,融資渠道較為單一,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單一。我國國有銀行的貸款要求較高,中小企業很難滿足,中小型商業銀行的投資門檻雖然較低,但對中小企業的還貸能力以及發展前景要求高,除了高科技企業以及有政府支持的中小企業可以滿足貸款要求之外,很多中小企業不能從銀行獲得足夠的資金。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基本上都會面臨資金問題,由于自身的規模實力較小,資金問題將是決定中小企業發展規模與速度的關鍵問題。在我國,缺少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長期而穩定的資金的金融機構,因此,中小企業迫切需要多樣的外部融資渠道。

(2)直接融資渠道匱乏且不暢,我國證券市場尚不完善

直接融資主要依賴于我國的證券市場,而我國的風險投資,中小板市場,主板市場,場外股權交易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等都偏向于大中型企業,對于中小企業,在資金以及資產方面無法與大中型企業抗衡,很難獲得證券市場中的資金。最終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主要依靠自身的資金積累,不僅緩慢而且承擔資金風險能力低。

2.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1)中小企業自身管理能力弱,承擔風險能力低

中小企業自身管理能力低,容易出現問題,管理方式十分落后,尤其是財務管理能力,財務管理不規范,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財務方面容易產生問題,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由于財務管理能力不完善,員工不穩定,企業管理體制漏洞多,容易出現財務方面的問題,很難達到銀行以及融資機構的信用評級。并且自身管理能力弱,財務管理的混亂,致使中小企業自身容易出現問題,無法完整的體現企業的供銷關系,無法自身監督以及檢測到自身的資金隱患與資金問題,資金一旦斷裂,很難恢復。

(2)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不夠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

我國金融體系不夠成熟,一方面是中小企業自身難以通過融資機構的信用評級,另一方面金融市場不完善,沒有充足的資金以及多樣的融資渠道,技術成果轉化的資金缺口大無法滿足廣大中小企業的融資要求。我國的風險投資,中小板市場,主板市場,場外股權交易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等都偏向于大中型企業,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一方面交易成本高,中小企業所需貸款的額度遠遠小于大型企業的貸款額度,而銀行等融資機構同樣要付出同樣的成本考核中小企業的資金以及信用狀況。另一方面,同樣的貸款,銀行等融資機構發放貸款給中小企業承擔了更大的風險。因此在我國現行的金融市場體系下,中小企業缺乏融資渠道。

(3)中小企業信用評估方面存在問題

首先,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沒有統一的標準,在我國現行金融市場上,中小企業信用評估沒有一致的監管規范以及監管部門,致使銀行等融資機構十分缺少中小企業真實有效的信用評級狀況。其次,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財務方面容易產生問題。最后,關于信用評級我國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致使中小企業對信用評級機構的專業性無法判斷,缺少權威機構的判定,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不完善。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建議

1.從中小企業自身出發

(1)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完善和規范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自身管理漏洞多,致使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較大的障礙。中小企業一方面,要根據自身的經營發展的特點,研究制定適合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要科學的進行財務管理,吸取其他中小企業,大型企業的先進科學規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融資方面,提高自身財務管理能力,避免財務的混亂以及審計監督的混淆,保證能及時檢測到自身的管理漏洞以及財務隱患。并且要保證自身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使中小企業能夠保障各項債務準時的償還,資金鏈保持暢通,流動資金保持通暢。

(2)融資渠道多樣化

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過度依賴銀行。融資渠道多樣化要依靠中小企業以及金融市場兩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中小企業需要保障自己的信用以及財務狀況,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另一方面,政府以及金融市場需要適當降低資金門檻,針對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設定一定的金融產品,擔保機構應該在擔保方式上面多樣化,除了實物資產也可以考慮中小企業的技術資產以及其他的無形資產,銀行等投資機構應針對中小企業設定小額貸款業務。政府在其中應發揮作用,完善金融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的環境。

(3)提高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提高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是有效吸引投資改善自身財務狀況的重要途徑。中小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自身的資金以及人才技術,及時的針對市場找到自己的定位,要把自身的產品做好,同時注意自身的企業形象以及企業信譽,不斷向其他優秀企業學習經營管理的經驗,逐步積累資產,提高市場競爭力。

2.完善金融市場,實現融資渠道多樣化

首先,銀行等投資機構應適當降低貸款門檻,為中小企業打造合適的金融產品,國家應該提供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的金融機構。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要求應適當降低,在貸款方面適當放松,并提供適合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其次,應支持擔保機構的發展,提高擔保機構的服務質量以及拓寬擔保的種類。針對中小企業技術人才等無形資產在融資的時候可以考慮適當放松要求。最后社區銀行,村鎮銀行等中小型銀行與中小企業應相互扶持相互發展,共同進步。

3.政府提供政策以及法律制度方面的支持

首先應該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融資相關的法律規范,使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有一致的規范標準。其次要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制度建設。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具有深遠的影響,建立信用體系,使中小企業能完善的規避信用風險,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并且要對中小企業強化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非制度因素的促進作用。最后要加大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成果的使用和推介,提升制度變遷主體的預期收益。

參考文獻:

[1]黃磊.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問題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1(11)1-7.

[2]徐慧.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1(11)1-7.

[3]高正平.中小企業融資新論[M].8-16.

[4]李揚.中小企業融資與銀行[M].17-18.

作者簡介:任彤彤(1994- ),女,山東聊城人,山東財經大學數學與數量經濟學,碩士

猜你喜歡
金融機構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信貸可得性研究綜述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