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刑事政策視角下的中國與德國的法治原則

2016-08-29 15:26宮鵬宇
人間 2016年23期
關鍵詞:刑事法律刑罰刑法

宮鵬宇

(上海政法學院,上海 201701)

論刑事政策視角下的中國與德國的法治原則

宮鵬宇

(上海政法學院,上海 201701)

法治原則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點:憲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事法律原則。法治原則最主要的一大功能就是控權,其中最應該控制的權力就是刑罰權,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在控權的基調下,通過賦予公權力來保障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給予一定的資源配合。法治原則的實質就是處理法律與刑事政策之間的關系,我們需要將刑事政策法律化同時也需要將刑事法律政策化,不管是刑事政策的法律化還是刑事法律的政策化,均應遵循法治的原則。

刑事政策;中國;德國;法治原則

刑事政策的誕生與國家的出現幾乎是同步的,一個國家的統治者為了抑制、打擊、消滅犯罪就會相應地提出刑事政策來彌補刑事法律的滯后性、框架性及局限性。據學者考證, 刑事政策一詞最早是在1803年由德國刑法學者費爾巴哈在其所著刑法教科書中首先使用,[1]繼而由李斯特(Franz V. Liszt)等學者加以承繼與探索,刑事政策這個概念逐漸為其他歐陸法系國家所使用。

一、我國刑事政策的法治原則

我國刑事政策的法治原則也稱為法治主義原則,指在制定、實施與評估針對犯罪預防對策暨整體刑事政策時,必須受到法律支配和約束的原則。法治原則系當代民主國家的基本憲政原則,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確保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社會個體的民主和人權。法治原則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點:憲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事法律原則。

(一)憲法至上。

我國2004年修正的《憲法》在序言的最后一段中明確表示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稇椃ā返谖鍡l:“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币磺蟹?、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因此根據舉重以明輕的方法得出刑事政策也必須受到憲法的制約。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國《憲法》第33條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原則亦系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其理論支持依據是《刑法》第四條:“對于任何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痹撛瓌t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得以遵守,并且在行刑階段也作為基本原則對于該項法律工作進行指導。

(三)刑事法律原則。

由于刑法與刑事政策息息相關,因此刑事法律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刑法原則,主要有罪刑法定原則、謙抑性原則、個別化原則、無罪推定原則、教育改善原則等。刑事政策必須受到刑事基本法的制約。刑法、刑事訴訟法、監獄法等共同構成刑事基本法,刑事政策的制定、執行與評估必須與其相呼應。[2]刑事政策也許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有針對性的,必須謹記不能為了達到一時的犯罪防止目的而喪失基本原則,這樣的刑事政策只會治標不治本。其次刑事政策采用非刑罰手段時,須符合相關法律基本精神和原則規定。此外對于一國已加入的國際條約,基于“條約必須信守”原則,該國刑事政策必須符合所加入的國際條約的內容。[3]

二、德國刑事政策的法治原則

德國刑事政策的法治原則又稱為法治國家原則,是指刑事政策的制定、執行要受法律的制約,法律是政策的分界線。在歐美國家,多數情況之下法治原則的實質就是處理罪刑法定原則與刑事政策的關系。這一原則表現為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

從狹義的角度看,刑事政策僅指刑事制裁措施的建構、適用和執行。1935年6月28日的《德國刑法典》第一條:“本法只處罰行為前法律已明文規定處罰的行為”即罪刑法定原則,也稱為無法律無刑罰原則。刑法是整個法律體系中最具強制力的一部法律,它能夠保證實施法治國家原則,也正是如此該權力過于強大會導致公民擔憂其公權力被濫用,其合法權利受到非法侵害,所以有必要采取特殊的預防措施防止其被濫用:一是憲法制約。憲法至上,它要求刑事權力的運用需以明確的法律明文規定作為合法性的基礎, 包括規定進行刑事干預的先決條件、相對小的刑罰幅度、詳細區分情節的嚴重程度等。[4]二是實踐制約。它貫穿于整個刑事活動過程中,在偵查階段它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權進行必要的限制、在檢查起訴階段對檢察機關的起訴權進行必要的限制、在審判階段對法院的自由裁量權進行必要的限制。三是行刑制約。它要求在刑罰執行過程中,行刑機構對合法享有的未被剝奪的憲法權利提供足夠的保障與尊重。

從廣義角度看, 刑事政策應該作為一個整體完全融入刑事司法體系中,配合法治國家的理想模式的走向,既要懲罰犯罪又要保障人權,二者必須兼并不可偏廢。司法機關辦理的過程中不能帶有任何私人的情感,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于可采取寬恤手段的犯罪人應當給予法定的待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則它要求法律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無論是在刑事訴訟過程前、中、后任何階段都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

法治原則最主要的一大功能就是控權,其中最應該控制的權力就是刑罰權,[6]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在控權的基調下,通過賦予公權力來保障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給予一定的資源配合。法治原則的實質就是處理法律與刑事政策之間的關系,我們需要將刑事政策法律化同時也需要將刑事法律政策化,不管是刑事政策的法律化還是刑事法律的政策化,均應遵循法治的原則。

[1]魏克家:論刑事政策的幾個問題[N].中國政法大學學報,1994, 2.

[2]嚴勵:廣義刑事政策視角下的法治原則與基本要求[J].南都學壇,2011, 31(4).

[3]鐘云華:論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則[J].四川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5,18(2).

[4]馬登民,張長紅:德國刑事政策的任務、原則及司法實踐[N].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1, 6.

[5]陳興良:刑法教義學與刑事政策的關系:從李斯特鴻溝到羅克辛貫通中國語境下的展開[J].中外法學,2013,5.

D93/97

A

1671-864X(2016)08-0062-01

宮鵬宇,上海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犯罪學。

猜你喜歡
刑事法律刑罰刑法
過度刑法化的傾向及其糾正
刑罰效率價值的理論建構及執行優化
我國刑法立法效益提高的制約因素與實現途徑思路構建
完善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路徑分析
論刑法一元化社會治理的應然價值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企業及企業家刑事法律風險防范
刑事法律援助完善的分析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限度
刑法的宣示性:犯罪黑數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