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戲曲音樂與民間音樂的關系

2016-08-29 15:26邢曼
人間 2016年23期
關鍵詞:程式化象征性黃梅戲

邢曼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藝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論戲曲音樂與民間音樂的關系

邢曼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藝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民間音樂中,戲曲音樂是十分重要的的內容,它會在民間音樂中吸收營養以促進其自身的發展,針對戲曲音樂與民間音樂的關系,本文主要從戲曲音樂的綜合性、象征性和規范化等特點著手進行闡述。

民間音樂;戲曲音樂;傳承進步

在中國戲曲中,其中的音樂部分即為戲曲音樂,包含了器樂部分的開場、伴奏和過場音樂以及聲樂部分的韻白、唱腔。作為民間音樂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戲曲音樂不但秉承了民間音樂的一般性特點,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滲透了地方性的特色,本文從戲曲音樂入手,嘗試對于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的關系進行探索。

一、戲曲音樂的綜合性決定于民間音樂的大環境

以中國其他傳統文化和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為基礎形成了戲曲音樂,它對很多不同因素進行了有機的融合,是一種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對多種藝術表現手段例如音樂、武術、文學、舞臺美術、表演和雜技等進行了融合。綜合性是戲曲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戲曲音樂是長期以來各民族共同創作的成果,并非單純的出自某位藝術家之手,并且縱觀我國的發展歷史,它的傳統就是在同一場所對很多表演藝術進行集中進而表演的傳統

因為時間發展的原因,我們當前所看到的戲曲音樂體系具有綜合性、完整性的特點,就拿黃梅戲來看,不難看出,在與時代發展相結合的過程中戲曲音樂在不斷取得進步,從縱向來看,黃梅戲總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自乾隆時期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后,采茶調是這一階段黃梅戲的主要形式,是對當時小農經濟特點的真實反應;第二階段是自民國時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期,務農歌曲是這一階段黃梅戲的主調,其地位在不斷的得到提升,職業化的演出活動逐漸占據主要地位,并且這一階段還對原先繁雜的唱詞表演進行了簡化,以胡琴伴奏代替原先的幫腔,此外,與原先農村的草臺子相比較,無論是舞臺布置還是演員的服裝都有很大的進步,這眾多的變化是戲曲音樂逐漸走向高雅的標志,昭示著戲曲文化的不斷成熟:第三階段是自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系列經典曲目,如《打豬草》《女駙馬》等,同時還為黃梅戲培養了一批專業和知名的表演藝術家,是他們將黃梅戲傳遍祖國大地,使黃梅戲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認可和喜愛,進而將黃梅戲發展向世界,就如曾被倆次制成影片的由嚴鳳英、王少舫擔任主演的《天仙配》,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反向,使得黃梅戲得到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因此,縱觀作為戲曲音樂的黃梅戲的整個發展歷程,我們很容易得出一個道理,民間音樂在不斷的進步,伴隨這一變化,戲曲藝術也在相應的進行轉變,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戲曲音樂逐漸的發展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的體系,并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和喜愛。

二、在戲曲音樂中,民間音樂的程式化具體表現為規范化

對表演的格式進行基本的固定即為規范化的程式活動,這與戲曲的綜合性是密不可分的,其內在的聯系會在各種因素彼此協調好后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得以形成,直接源于自然的原貌是不被允許在舞臺上進行呈現的,要遵守一定美的原則對原始素材進行提煉、概括、夸張等,因此,在有綜合性提供保障的基礎上,規范化也是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的特點。

“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是按照黃梅戲劇目對其具體內容進行的總結,這些內容表現的都是當時的人民對階級壓迫的反抗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是一種規范化、程式化的思想,在黃梅戲所有曲目中都有體現,《蕎麥記》和《天仙配》就是這其中突出的代表,當時的封建統治已經十分惡劣,《天仙配》中的董永為了愛情反抗天庭即是反映了當時人們心中的抗爭,以至于新中國成立之后,很多劇種的黃梅戲都被拍成了影視作品。就如《小店早春》、《蓓蕾初開》這樣的改革開放后獨立創作的曲目依然貫穿著這一程式化的思想。

實際上曲目的發展和創新都會相應的受到這一程式化思想的限制,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戲曲貼近群眾生活的特性會因這一思想而得到一定的保證,這個特性正是戲曲發展的基礎。從橫向角度而言,系統化、程式化的舞臺藝術在組織和表演方面做的很好,它給演員提供了十分接近人們生活的表演環境,同時它也對演員的表現提出了要求,舞臺上演員的表演不能是單純的臨摹或復述生活中的言行,而要以夸張的形式再現生活中的言行但也決定了演員在舞臺上進行表演不再是對生活中的言行,這是藝術需求和物化的需求,只有具備了這種物化,舞臺藝術才能更具有吸引觀眾的張力,這樣的表演才會豐富多彩,觀眾也不會感到乏味,因此說舞臺藝術(戲曲音樂的一部分)的靈魂正是這種程式化,它也正是在民間音樂這個大的系統中戲曲音樂得以大發展的亮點

三、戲曲文化的象征性是其與民間音樂相區別的閃光點

戲曲文化的象征性正是戲曲音樂別具一格的表現,戲曲音樂是民間音樂下屬的一個流派,這也就決定了戲曲是在民間草臺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意會是最早期戲劇在進行演出和排練時強調的一點,那時道具的要求也以簡單為好,長此以往,音樂象征性的特點也就培養出來了,就以黃梅戲《逃水荒》和《夫妻觀燈》為例,其唱詞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在表達情意,湖水、滿地的銅錢、扁舟和“面筋”形象的妝容都是在當時無法真正做到的,因此就必須借助唱詞和配樂表現出來,這也就是戲曲藝術象征性和意會性得以形成的原因所在了,即便是當前已經是科技化大發展的時代,傳統戲劇已經可以通過熒屏進行呈現,但是戲曲音樂的這一特性仍未曾改變

在民間音樂的發展中,象征性是其同性,對民間音樂的眾多支流起著溝通連接的作用,它作為戲曲音樂的專利同時也是民間音樂的特點。就宏觀角度而言,象征性是所有民間藝術進行傳承和流傳的特點,實際上象征性所反映的是民間文化的樸素性,在長期的沉淀積累中,樸素的民族文化才得以形成,樸素是藝術成熟的表現,也是其傳承的精髓之處。

結語

戲曲音樂源于民間音樂,歷史悠久,在新時代環境下它又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生機盎然,這不單單代表的是戲曲、民間音樂的發展,更展露出了一個民族悠久渾厚的文化。就微觀角度而言,戲曲音樂別具一格的能力得益于民間音樂的狹隘性,而就宏觀角度而言,民間文化的源遠流長正是因戲曲音樂的廣泛性而得以保證,總體而言,不能將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拆開來看,它們互為表里,并且要想取得長足的進步發展,就必須立足于傳統文化。

J617;J607

A

1671-864X(2016)08-0248-01

猜你喜歡
程式化象征性黃梅戲
新編黃梅戲《鴨兒嫂》舞美設計
黃梅戲《白蛇傳》選段
黃梅戲《中國夢》
黃梅戲藝術(2021年1期)2021-03-29
跟蹤導練(二)
跟蹤導練(二)
克制
論西方戲劇的寫實主義對當代戲曲的影響
京劇服飾的文化內涵
淺談京劇身段表演的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