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目標的設計

2016-09-10 07:22王朝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教學目標

王朝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目標;課前調查

當代教育心理學把教學目標定義為預期的學生學習的結果。教學目標調節和控制著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學的出發點、調節點和最后歸宿。而心理健康教育課沒有系統的教材和大綱,教學目標的設計更多地來源于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必須十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否則一節課也許上得熱熱鬧鬧,但是教學有效性不足,學生收獲很少。

下面通過介紹一節公開課從前期準備到中期反思改進到最后的呈現整個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如何制定及調整的,從而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如何設計進行分析闡述。

一、課前調查:確定初步輔導主題

2013年底我接到區級公開課的任務,輔導的主題為區里一直在進行的課例研究的主題“學習動機”。在學習動機這個龐大的系統中,我和一起上課的教師經過文獻閱讀,共同商議了可選擇的兩個主題“學習興趣”和“自我決定”。但是如何從這兩個主題中進行選擇,我們決定聽聽學生的聲音。

在參考了大量文獻之后,我們編制了學習心理調查問卷,包括學習興趣現狀及影響因素和自我決定動機水平。結果發現,學生的平均動機內化水平已達到自我決定理論中所假設的認同調節水平。根據自我決定論的觀點,這種形式的動機水平表現為由于個體認識到行為目標的重要性,因此將其接納為自我的一部分。學生已認可了學習對自身的重要性,并將學習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因此其表現出的學習行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而在學習興趣方面,學生在數學學科方面表現出明顯的興趣分化,個人因素(努力能取得進步、課代表、基礎好、有信心學好、對學科知識真正好奇、適合的學習方法、沒壓力)和學科因素(趣味性、有用性、課后作業量)在學科興趣形成與發展階段影響更大。教師因素(教學方式:游戲、故事、分組比賽;語言魅力:幽默、條理清晰、身體語言;對學生關注:鼓勵表揚、給鍛煉機會、關心學習常交談;性格特征;專業知識;公平公正)和學校因素(硬件、學科重視程度、學習氛圍、管理嚴格)在學科興趣的萌發階段影響更大。

學科教師、班主任和家長都普遍反映需要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培養興趣的能力,但他們對學生的幫助較多地停留在命令、說教的層面,很少科學地給予操作性的方法指導。

所以我的公開課的輔導主題就初步確定在數學學習興趣方面。

在選定課程主題的過程中,我收獲了以下兩點啟發。

第一,課前調查的范圍盡可能全面廣泛。初中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還比較有限,對于學習并沒有形成完整準確的認知,有時候會將不感興趣的原因全部歸結為外部原因,對自身可以做的改變缺乏了解。此時就需要聽聽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家長的聲音,他們對于學生在學科學習方面情況的了解一定比心理教師要更加透徹,綜合多方觀點才可能對學生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

第二,目標制定要適合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前期調查發現學生的自我決定動機已經達到了認同調節的水平,所以這一部分能夠輔導的空間就很有限,而在學習興趣方面,學生存在的困惑較多,所以公開課最終確定了以學習興趣為主題。有一句話是“學生已經理解的不教,學生不理解的才教;可教可不教的不教,必須要教的才教?!币簿褪撬^的“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學海茫茫,可教的內容不計其數,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需求選擇他們最需要的,突出主要目標,才是設計教學目標的重點。

二、再次調查:細化教學目標,夯實理論基礎

經過初期的調查,輔導目標確定在數學學習興趣方面,但是興趣又是一個很大的主題,如何從學生需要的小切口入手呢?于是我們對于要上課的班級進行了二次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學生對于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數學學科存在明顯的興趣差異,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很感興趣,另一部分學生對數學沒有太大興趣或毫無興趣,進而表現為數學成績的差異。

個別訪談發現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主要是覺得數學有趣好玩,能開發思維,而不感興趣的學生很多都認為學習數學沒有用處,所以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他們對于數學學科的價值在個人生活中是如何體現的并不清楚,對于為什么學習感到很茫然。

查閱大量文獻我們發現,知識的有用性對興趣產生有正向作用,所學知識與學生自身的相關度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越高。學習內容的價值與興趣呈線性逐增關系。在興趣的開始階段和個體興趣隨著時間深化的階段,理解任務的價值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維持興趣的方法是理解材料的個人實用性(任務價值)。

人與目標交互論認為潛在的個體興趣主要由情感與價值兩部分構成,二者高度相關,并分別對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實際興趣產生正向預測作用。因此,教師如果能在教學活動中凸顯出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價值與重要性,并以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情感體驗(如成就感、自豪感、滿足感等),將有助于學生個體興趣的培養。

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學校和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學習內容的傳授,而忽視引導學生認識學科的意義和價值:考試雖然能提高學生對學科的重視,但實質上那只是對“分數”的重視。只有當學習者體會到學科開設的價值,其學習興趣才會持久并且愿意克服學習中遇到的挫折。

據此,本次公開課的設計思路為通過熱身活動—引發問題—共同探討—嘗試實踐等環節,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好奇心,通過探討數學學科對個人的價值,建立對數學學科新的認知,激發或維持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嘗試完成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實踐任務。教學目標如下:

激發情感:激發數學學習的好奇心、體驗數學之美。

調整認知:增強對于數學學科價值的認識。

指導行為:通過尋找學科的個人價值,發現學科之美,激發或維持學習的興趣。細化教學目標的過程,可以總結出以下兩方面的經驗。

第一,目標要小切口。一個寬泛的目標往往讓人找不到著力點,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能夠解決的問題也有限,因此需要教師找到所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目標可以有大方向,但是真正實施教學的時候需要細化在一個點上,小切口入手,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

第二,要有文獻依據。僅僅有調查的結果是不充分的,需要找到前人的研究結果和理論依據作為教學目標的支撐。調查結果作為一種實踐成果往往不系統,不專業,缺乏普適性,而理論基礎就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所以當我們在教學中發現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時,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前人研究結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讓我們對于現象的認識更加深入和全面。

三、實踐反思調整教學目標

在第一稿的教學設計確定之后,我們進行了兩次實踐,經過大家的充分討論,將教學目標進行了一些調整,見表1。

可以看出,改動有兩處,第一處是調整認知部分,由原來的數學學科價值改變為學科學習價值。這是因為雖然這節課是以數學作為切入學科,但并不是一節數學課,心理課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將在課上所學到的方法進行適度的遷移。而數學學習價值也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讓學生由數學遷移到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才是真正的終點,目標要以小見大。第二處改動是指導行為部分,將原來的尋找價值更改為探索挖掘價值的方法,將一種結果性的目標轉化為過程性的目標,尋找到價值只是最終的一種結果呈現,之所以能夠找到學科價值,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探索出挖掘學科價值的普遍方法,有了合適的方法,結果就能順其自然。

四、利用學生反饋評價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合理有效,不僅要在上課前做大量的功課,課后學生的評價反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評估角度。我們在這次公開課及前期的兩次實踐中繼續沿用了區里的課例評價工具,其中有兩道題目是與教學目標相關的。一道題是學生自評“這節課的內容是我所需要的”,考察的是教學內容是不是學生真正所需;另一道題是“這節課我感興趣”,考察的是教學內容學生是否喜歡,是否愿意學習。對于兩次實踐課及最后的公開課,這兩道題的數據分別如下:

由表1至表4可見,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實踐課教學目標沒有進行調整,學生認為“是自己需要的”比例分別占88.46%和82.22%,認為“感興趣”的占96.16%和86.66%。而在進行了教學目標調整后的公開課,學生認為“是自己需要的”比例為97%,“感興趣”的比例為97%,較前兩次的實踐課而言都有所提升,這也證明了經過反思討論后進行的目標調整是有效的。

總之,教學不是一言堂,不是教師一廂情愿地講自己認為學生需要的,更多地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在進行大量詳細的前期調查和理論準備后進行設計,并且通過學生的反饋來檢測教學效果,可以說教學目標的設計只有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才能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北京,100009)

編輯/ 張 帆 終校/王抒文

猜你喜歡
教學目標
隧道工程教學體系改革方法探索
新媒體環境下數學教育方法的優化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新說
《孔乙己》連續性教學目標撰寫及教學活動設計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透過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