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016-09-15 06:39張麗艷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數學教師體積思維

張麗艷

(寧夏鹽池縣第四小學,寧夏 鹽池 751500)

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張麗艷

(寧夏鹽池縣第四小學,寧夏 鹽池 751500)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依賴他人獨立學習的能力就是自主學習能力,掌握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具有很強的求知欲望,能夠正確計劃安排自身的學習狀態,可以客觀的總結自身的學習效果。學生只有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夠更加順利的掌握知識內容,成為學習的主人。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啟發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提高個人素質的同時強化教學水平,轉變教學理念,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的同時實現知識的更新和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具有搜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有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觀念,完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學習策略,構建自主學習的環境,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展開學習。

一、培養學生興趣 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教書育人是新的教育形式下所有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學生掌握知識更多的時候需要配合自身的主動意識,這才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只有強化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更為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小學數學教師的情感培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更愿意上自己喜歡的老師的課,在這個老師教授課程的時候就會學習的更為認真。所以,教師要在思想上轉換教學觀念,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乘法的意義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展開比賽,在學生一步一步計算時,教師已迅速說出了結果,這樣幾道題下來,學生會產生很大的疑問。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問學生想不想知道為什么老師這么快就能得出結果,這樣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所有學生都會有很強的求知欲望。在這種心態的支撐下,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課程的學習中來。

二、完善教學方法 強化學習策略

1.重視直觀操作。

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直觀操作,知道學生掌握抽象概括的理論思維,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憑借已有的思維模式很難掌握較為深入的數學知識,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可以直觀觀察的材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感知知識要點,體會思維角度,以此掌握比價難于理解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時,讓學生動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學具,并用學具裝一裝沙子或大米一類的東西。通過這些使學生充分感知物體的體積、常用體積單位的大小、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0……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象"1立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引導學生獨立概括出"體積"、"體積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2.強化學生表達能力 提高語言和思維的協調性。

小學數學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語言是思維的直接展現,良好的思維需要語言的順利表達。教師要知道學生使用簡明清晰的語言表達數學問題,展示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是強化學生思維、提高學生主體學習意識的重要方法。小學數學教學課程中,教師要鍛煉學生通過合適的語言表達數學問題的能力,要引導學生實現從數學語言到生活語言的轉化。同時可以通過合適的數學活動,包括動手實踐和實驗觀察等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數學思想,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學科的相關知識點,接著應用到數學活動當中。

3.善于指導和總結。

教師要善于展開教學指導和總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結合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掌握相關的知識。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小數乘法是怎樣轉化成整數乘法的計算的,在提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否也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呢?轉化成什么圖形?再組織學生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再逐步推導出計算公式。根據這些內容,教師在教授幾何相關的知識時,一定要讓學生掌握知識轉換的具體能力,結合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總結并發現新的問題,實現知識的累積和吸收。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訓練,學生一定能夠掌握教學目標所要求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構建自主學習的環境

1.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強化情感交流。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使用親切有感染力的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面對學習困難的時候不畏縮、不逃避,保證其能夠在寬松自在的環境中愉快的學習。教學活動的發展和完成是需要教師和學生配合完成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和學生實現有效溝通的重要性,要保證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夠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要能夠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相關知識。

2.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實現主動學習。

小學數學教師要適當的帶領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根據觀察探究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例如:在教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后,讓學生試做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遇到了困難自然會動腦筋思考,會努力聯想前面學過的知識,再由教師引導著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掌握解題過程的同時強化自身的主動學習的能力,實現綜合能力的養成。

結論: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必須要學會自主學習,通過對問題的解決,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展開學習,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完成。教師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實現個體能力的發展。只有全方面多角度的展開教學提升,小學數學科目的教學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數學教師要認真分析目前的教學形式,總結教學經驗,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累積,保證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1]崔颯.小學數學生活化芻議[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2]張蓉.淺談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策略[J].成功(教育);2011年06期.

[3]張濤.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Z].新世界中國教育發展論壇(第三卷);2007-12-01.

G623.5

A

1671-864X(2016)09-0272-01

猜你喜歡
數學教師體積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多法并舉測量固體體積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研究
聚焦立體幾何中的體積問題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養
小體積帶來超高便攜性 Teufel Cinebar One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