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環境下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活動效益的方法與策略探討

2016-09-20 11:49黃燦芳
考試周刊 2016年71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提升方法提升策略

黃燦芳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學習活動低迷的問題得到解決,學生學習活動效益受信息技術大環境影響得以提升,使得廣大學生的學習活動得到有效關注。本文主要探討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學習活動效益提升的有效方法與策略,期望帶給其他同行一些啟迪。

關鍵詞: 信息技術環境 學習活動效益 提升方法 提升策略

信息技術環境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打開了新的思路。為了有效營造信息技術環境,關注學生學習活動效益,教師與學校應當創設良好的信息技術背景。一方面是建設局域網資源,比如多媒體演播、語音實驗室等以校園網絡為主的硬件環境。另一方面是構建資源庫,比如教學資源平臺、互聯網資源平臺等軟件環境。通過硬件環境局域網資源及軟件環境資源庫的構建,使得信息技術資源可以為學生學習活動而服務。在這樣的大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可以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利用平臺進行互動答疑,使得教學可以融入信息技術元素進行開展,學生的學習行為可以有效改善,大大促進學生學習效益的提升。

一、傳統學習活動的弊端

(一)觀念問題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大多采用講授主導形式。即使校園的設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更新,但受教師本身的知識素養局限,使得學習活動大多沿襲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使得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少有自主參與、創新探究的過程,不利于能力培養。這類學習活動并沒有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多媒體技術及網絡設備沒有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自然導致課堂學生的學習活動效益降低。

(二)地位問題

傳統數學學習方式采用教師主導地位,即使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裝備,也僅僅只是把紙質轉換為電子形式,并沒有改變教師講授的主導地位,這樣的教學形式不符合新課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目標,大大抹殺了學生思維的能動性。學生只能跟隨教師的課件演播被動接受知識,無法做到主動探究及思考。長遠來看,對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會起到限制作用。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提升學生學習活動效益的方法及策略

(一)自主學習的驅動形式

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將知識重難點穿插在教學任務中,通過學習任務的發布,促使學生在明確問題情況下自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將整個數學課堂交由學生主導,只需要從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知識點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使得學生自主發揮思維能動性,獨立養成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思維的習慣,使得學生的創新思維及邏輯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發展。比如在二次不等式與二次函數圖像的探析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穿插教學知識重難點于教學問題中,要求學生自主解決,通過引導學生運用特殊方法到一般方法,幫助學生一一分析問題,從而總結歸納出函數圖像特質。因此,學生學會總結概括并運用是數學思想學習的重要意義。

(二)合作探究的互動形式

信息技術環境下,師生可促使教學學習資源達到最優化,使得學生在輕松、情趣的環境下開展學習活動,使得師生之間互動合作,營造平等、信任的氛圍。一方面,學生可根據自身知識水平合理開展組織探究活動,使得教學內容在組織探究中得以明確,學生在此活動中實現自主思維、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總結反思的能力培養。另一方面,教師可通過學生的組織探究活動從旁觀察學生的學習活動,觀察學生的思維水平,觀察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從中可以適當調整教學安排,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動性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比如菱形教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小組探究形式探討菱形的面積,探討菱形的一些判定定理,通過小組討論與教師交流,從而推導出菱形面積等于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的判定定理,使得學生可以通過推導獲得菱形數學概念?;雍献魈骄啃问娇梢愿淖儌鹘y教師主導地位的模式,而是以學生為主導開展教學,教師只需要從旁引導觀察,確保學生的思維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這也是新課改所要求的教育目標。數學教學實現交互式交流模式,使得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關系可以有效達成。師生互動使得教師與學生、教材達成信息資源的交互學習氛圍,生生互動使得學生通過團體協作能力達成學習活動的有效促進及共同發展。

三、情境教學的創設形式

信息技術環境下,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教學學習的熱情。新課程目標注重學科與生活中的聯系,因此為了避免產生脫節教學現象,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是有效的教學策略。比如勾股定理教學,教師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直角三角形具有哪些特性?通過多媒體手段播放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與斜邊平方的關系,引導學生小組間討論得出等比公式。教師再鼓勵學生進行逆運算,檢測反推算是否公式依舊成立。通過將數學概念結合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一方面,學生在恰當的教學情境下,更能明確教學目標。課堂氣氛的調節,使得學生可以自主參與教學學習活動。另一方面,教學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利于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學生自主探究行為可以將所聽、所看、所想、所做進行整合,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學習活動可以促使學生學習活動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提升學生學習活動效益的方法可通過自主學習的驅動、合作探究的互動、情境教學的創設等形式達成。多媒體技術手段與教學的交互運用,使得理論式教學實現探究式教學轉換。

參考文獻:

[1]楊曉東.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信息技術素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5,01:248+252.

[2]楊志堅,李賢陽,廖必峰.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學習活動效益提升的方法與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5,03:178-179.

[3]陶禮華.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主題探究學習活動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3,07:107-110.

[4]胡藝齡,顧小清,羅九同,陳婧雅.教育效益的追問:從學習分析技術的視角[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6:41-48.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環境提升方法提升策略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生互評能力的提升方法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保定市高校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影響及提升方法研究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信息技術環境下審計風險預警方法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