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2016-09-20 11:52王恩衛
考試周刊 2016年71期
關鍵詞:美育滲透數學美數學教學

王恩衛

摘 要: 美的賞析能喚醒沉睡的心靈,培養學習的興趣,激發研究的熱情.本文試著從高中數學教學實踐出發賞析數學美,并以此分析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美學教育.

關鍵詞: 數學教學 數學美 美育滲透

新課標提出:“要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可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美育,是每個數學教師應盡的責任,更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那么數學美表現在哪里?其功能如何?又如何滲透美學教育呢?

一、淺析數學美

1.簡潔美.

數學追求簡潔,許多“偉大”的數學公式都是以極其簡潔的形式出現的.

生活中有許多涉及等差數列求和的問題,得出一般性的求和公式,使我們得以迅速求和.只是公式有時候不止一個,這就要求我們根據不同的已知條件,用不同的公式求解,但有一點是相通的:數學公式盡量追求簡潔.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美,本質上終究是簡單性.”

2.對稱美.

中西方的建筑、藝術大多呈現對稱的美感,在數學中,對稱美也隨處可見.

兩點式方程具有明顯的對稱性:左右均是分式;左邊全是y,右邊全是x;各項下標也呈對稱性.學會賞析對稱性,不但在新課教學中能迅速掌握公式、法則,而且有助于妙解難題.一些較難高考、競賽題也可直接用輪換對稱法輕松解決.

3.統一美.

數學源于哲學,哲學中的對立統一規律反映在數學上就是其統一性.

臺體體積公式,無論棱臺還是圓臺在計算體積的時候都可以用;而當臺體上底面“無限全等”于下底面時,V=Sh,即柱體體積公式;然而當臺體上底面無限接近0時,V=Sh,這又是錐體體積公式.由此可見,柱體與椎體是臺體的一種“極端形式”,它們的體積公式均可由臺體體積公式統一.

希爾伯特說:“盡管數學知識千差萬別,我們仍然清楚地認識到,在作為整體的數學中,使用著相同的邏輯工具,存在著概念的親緣關系.同時,在它的不同部分之間,也有大量的相似之處.”

4.和諧美.

自然是和諧的,數學是自然的學科,所以數學的公式法則結論也當是和諧的.

基本不等式很好地詮釋了不等式的和諧美:首先,不等式左右同時含a,b的;其次,次數均是1次;再次,不等式可以取得等號,當且僅當a=b時取等號.數學中這類公式還有很多,

它們讓數學具有了獨特的和諧美.

5.奇異美.

培根說:“沒有一個極美的東西不是在調和中有著某些奇異.”數學中有著大量呈現奇異的例子,譬如:

【案例5】123數學黑洞:“任取一個數,相繼依次寫下它所含的偶數的個數,奇數的個數與這兩個數字的和,將得到一個正整數.對這個新的數再把它的偶數個數和奇數個數與其和拼成另外一個正整數,如此進行,最后必然停留在數123.”

類似地,我們還可以找出許多有趣而神奇的數字及運算規律.數學的奇異美使神秘、嚴肅、程式化的數學世界充滿勃勃生機.

數學的美,毋庸置疑,哪里有數學,哪里就有美.

二、反思數學美

1.數學美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個教師都需要研究和攻克的課題.

2.數學美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堂中滲透數學美,能強化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必然逐漸喜歡并熱愛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也會大大提高.

3.數學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

學數學,其實就是一種美的熏陶.學生進入社會后,也許很少直接用到數學中的公式定理,但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中體現出的精神,卻是潛移默化,伴隨著他們一生.

三、實踐數學美

如何在數學課堂滲透數學美呢?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挖掘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創設美的教學情境.

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中學數學教材內容的美,如定義之美、證明之美、思想之美、方法之美、無限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討,帶領學生進入數學美的樂園,陶冶情操,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2.充分利用生活資源,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美.

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畫面,讓數學貼近生活,生活中的事物往往具有直觀性,而直觀性是審美直覺的重要特點,它要求主體必須親身參與和直接感受.實踐證明,直覺感受越深刻,學生學習興趣就愈濃,審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電影、電腦、錄像甚至是漂亮的板書結構等都能增加直觀形象感受,使學生形成豐富的審美觀點.

3.將美學原理應用于解題實踐.

解題,不應是枯燥的行為,反當是一種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常采用變式教學等手段,多使用一題多解及多題一解等教學策略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潛意識地指導學生探究數學的發展軌跡,讓學生體會知識結構的關系.

四、結語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審美教育就沒有任何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美育,使學生了解數學的美學價值,提高審美情趣,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更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陸桂菊.賞析數學美[OL].高中數學輔導網,2012.

[2]李大強.深化數學美的探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J].新課程學習,2010(11).

猜你喜歡
美育滲透數學美數學教學
小學美術教育不要脫離美育軌道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美育滲透的途徑和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