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教育不要脫離美育軌道

2017-01-11 18:37趙新新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美育滲透小學美術教育策略

趙新新

摘 要:美術是美育的有機載體,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在我國小學教育體系架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美術教學應緊隨時代發展步伐,以教改要求為基點,融入美育教學,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審美價值觀,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美育滲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2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145

美術是小學美育的重要組成元素,極受小學生的青睞。通過參與美術學習,不僅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還可以增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學生心智,讓他們的身心得以健康發展??梢?,實現美術教學與美育教育的融合教學,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發揮美術的功能性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一、小學美術滲透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和素質教育思想的問世,小學美術教學的觀念和方法已有所改變,但是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考取重點初中的人數與升學率依然是家長乃至教育主管部門衡量一個學校師資與教學能力的最重要標準。而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雖然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卻常常被忽視。誠然,美化學生心靈的教學方式和途徑有多樣,但從小學生的實際以及美術的發展需要來看,實現美術美育融合教學不失為一個好的途徑。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從教材中感知美,從學習活動中欣賞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更能從小培養學生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落實素質教育的美育目標。作為美術教師,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美術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借助美術中形狀和色彩的感知,侵入學生心靈的最深處,用美去浸潤學生的心靈。

二、美術教學與美育結合的有效方式

(一)寓教于欣賞教學中,在欣賞中啟動學生的美感

美術作為一門兼備形象性、可視性和直觀性的學科課程,深受小學生喜愛。但是,由于小學生正處于6-12歲的年齡階段,其心理上和生理上很難服從于某一專門目的,更容易被事物的表象特征所吸引。也就是說,無意注意占據了小學生注意的大部分,他們更趨向于自由的、形象的、好玩的事物。教師要想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善于啟動學生的主動審美意識。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對教學大綱進行分析、完善,認真查閱有關書籍,挖掘出當中具有美術研究價值的資料信息,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美術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培養自身的美感意識。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的《心中的風景》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課前預設:每位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片,進行添畫、擴展,創造風景畫,可以用中國畫、水彩畫、水粉畫的形式進行創作表現,也可以用鋼筆、圓珠筆、鉛筆等線描的形式進行創作。課堂上,教師再組織學生展示自己完成的美術作品,并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鼓勵學生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敢于表達,并著重介紹自己從中所獲得的美感體驗。在這種參與展示美的過程中,學生便會在無形之中提升自身的主動審美意識,美感也自然而然地滲透到了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

(二)傳技于示范教學中,在體驗中激發學生的美感

小學階段的美術主要是以繪畫教學為主,通過學生在繪畫中認識與掌握的繪畫技能,將其所感受到的藝術美呈現出來,能夠逐步發展與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多媒體計算機能儲存大量的教學信息,是美術教學良好的輔助工具。教師可以根據所教的知識內容,利用多媒體所儲存的教學信息再現教材所描繪的內容,讓學生深入其中,流連忘返,從而對美術學科產生情感,樂學、愛學。例如,在進行示范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演示的輔助,為學生創設一個示范教學情境,讓學生看清繪畫步驟,理解一般人所不能發現和感受的微妙之美

(三)寓理于游戲活動中,在游戲體驗中塑造美感

美術游戲是教師用于進行美術教學活動的一種人性化教學手段,同時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美術游戲以加強學生的審美素質建設為基點,以美術練習為內容,以游戲活動為形式,有著傳統美術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作用,是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渠道。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應用美術游戲,為學生創設游戲情境,不僅可以把教學內容簡單化,還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繼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美術學習活動中,在游戲中體驗美,感受美。

例如,在講三年級上冊的《實用美觀的生活用品》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家里帶來不銹鋼、塑料、再生紙、陶瓷燈等質地不一的餐具。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游戲,讓學生當采購員,根據教師所指定的對象,在自己帶來的餐具中選擇出合適的物體,說明餐具屬于哪種質地。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要相互監督,觀察哪位同學在參與的過程中出小差,并對出小差的同學予以小組扣分和個人扣分處理。如此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生活用品的材質有了一定的解,對生活用品的美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更增強了學生的紀律意識,幫助他們養成了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和行為品質。

(四)延伸于課外活動中,在實踐中提升美感

培養學生美育意識的過程并不是一時性的,而是要經過長時間的習慣養成等諸方面培育的,是終身的。課外美術是美術課程內容的延伸,學校應充分認識到課外美術活動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到美術課程當中。首先,學校要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的作用,把美術課和課外美術活動融合在一起,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美術活動,如美術書法展覽、圖案設計、雕塑創作等,讓學生可以欣賞自己的作品,感受美術教育帶來的愉悅;其次,學校還可以舉辦一些與美術課程相關的小型比賽,讓有美術特長的學生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執行為美術課程教學的落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其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也成為了美術教師創新教學的焦點。美術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實現美術教學與美育教育的融合,將其拉到美育軌道上來,才能更好地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為困境中的美術教育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猜你喜歡
美育滲透小學美術教育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小學古詩詞教學的美育滲透策略
分析羅恩菲德的兒童中心主義對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的影響
淺析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