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2016-09-21 18:09左蘇
考試周刊 2016年73期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公開課

左蘇

摘 要: 本文結合一節高二英語閱讀公開課的教學案例,對這節高中英語閱讀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點評,并提出了改進這節課教學、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 教學有效性 公開課

一、引言

本節課的授課內容為《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八第四單元“Films and film events”閱讀第二課時reading:“important film events around the world”。

二、本節公開課教學中存在的三個問題

(一)話題導入活動作用不明確

課堂導入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尤·克·巴班斯基,2001)。它的主要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引起注意,激起動機,構建教學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及建立聯系。一般來說,導入話題不要太遙遠、太冷僻,而要注意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讓學生有話可說。

本節課的導入是看一段短視頻:“Watch a clip of the 88th Annual Academy Award for relaxation.”

評析:這節課的導入只是為了讓學生放松,雖然視頻的內容是某一次電影節開頭明星入場走紅毯,與本節課的話題電影節有關,但是顯然,這樣的導入只是一個與話題有聯系的呈現,無法自然地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大腦中已有的關于主題的背景圖式,即閱讀中出現的各種電影節的名稱。

(二)課堂提問沒有做到多層次且停留在低層次

閱讀理解的程度可由淺入深分為三個層次:表層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層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評價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層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層理解要求讀者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評價性理解則需要讀者對作者所表達的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往往滿足于課文的表層理解,對后兩個層次的理解很少問津。

本課中提出幾個主要問題,按照上課提問出現的順序列出如下:

Q1:How many film festival representatives appeared on the show?

Q2:Who are they?Which film festival do they each represent?

Q3:If you are one of them,what aspects will you introduce your film festival?—history,aim,popularity,type,scale…

Q4:What is passage one about?

Q5:From what aspects does the passage describe the films?

...

評析:以上幾個主要問題中,屬于第一層面即表層理解,一般是關于Y/N,T/F,或者when,where等細節性問題的為Q1,2,5。屬于第二層面即深層理解,能夠對文章主題或篇章結構做出簡單推斷的為Q4。屬于第三層面即評價性理解,能做到信息分析、篩選和歸納,理解作者的態度、價值觀,回答,為什么學習這個文本,是信息層面以外的內容,為Q3。從問題的層面分布來看,本節課的提問主要集中在第一層面,過于注重細節的理解等表層意思的理解,沒有對學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與訓練,較少著眼于提高學生的高層次閱讀理解能力。

(三)提問等待時間太短

等待時間是指教師在提出問題到點名回答之間的時間。本節課中除了簡單的T/F question,比如“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and the Sundance Film Festival both include small,independent films.”不需要等待時間的回答外,教師點名提問等待時間大約都不超過4秒。

提問等待時間太短,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學任務的原因,為了趕進度,老師很難快速地處理;二是學生的程度也不如想象的那樣好,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回答出來;三是老師不想讓被點名提問的學生覺得尷尬,養成了迅速前進的習慣,遇到“卡殼”的提問,要么索性自己給出答案,要么立馬指定其他學生回答。

三、對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反思

(一)話題導入的設計要注意多媒體運用和教學主題的銜接

課堂教學導入的設計要運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相互轉化的規律,要考慮語言材料特征、教學媒體及技術的選擇等多種因素。與教學主題的銜接是不可忽視的。本節課看完這段視頻后,還需通過提問聯系主題。

(二)課堂提問沒有做到多層次且停留在低層次

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應根據理解課文的三個層次設計教學過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理解層次不斷深入,逐漸實現由知識向技能再到交際能力的轉化。根據學生情況,適當增加評價性理解的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要洞察問題實質,思考學習本文的目的是要提高電影藝術鑒賞能力,并用英語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延長提問等待時間

高中英語教學任務較繁重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這并不能成為省略提問后等待的借口,而是要求教師不斷鉆研教材、整合教學材料、聯系學生實際情況提出“數量適中,質量較高”的問題。學生的真正參與便是提問質量的重要方面,如果不能留出等待時間讓學生積極思考,一切提問只會流于形式。

四、結語

本文從導入活動的作用、提問的層面和提問等待時間三方面提出了一節高二英語閱讀公開課出現的問題,反思了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有效性的對策,以期通過自己的反思和琢磨,在以后的教學中避免類似的問題,也為其他英語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起到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尤·克·巴班斯基.論教學過程最優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葛文山.與青年教師談如何開設英語公開課[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1(6):1-5.

猜你喜歡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公開課
一節公開課的誕生記
第一次公開課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如何提升學生的參與能力思考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高中英語應用文閱讀策略
淺談“說課”與“公開課”的異同
“一網打盡”還是“循序漸進”——由公開課《水調歌頭》說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