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漢劇《海舟過關》

2016-09-28 10:09單清
戲劇之家 2016年16期
關鍵詞:漢劇

單清

【摘 要】《海舟過關》是漢劇一代名丑李羅克先生根據古老漢劇傳統劇目《九子鞭》重新改編,也是其“丑而不丑”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為漢劇藝術精品和傳統保留劇目,系漢劇五丑行專工戲。該劇敘述了明代宦官劉瑾為翦除異己,將正直的天官博彥文一門抄斬。博夫人事先得訊,攜一雙子女倉惶外逃。危難之際,街頭藝人“海舟”挺身而出,他憑著自身的“打蓮廂”才藝與機智,騙過劉瑾,斗垮王仁,營救出博夫人。作為漢劇人,作為漢劇“五丑”的傳承者,我們須“不走形”地讓這出《海舟過關》“活”在舞臺上。

【關鍵詞】漢??;《海舟過關》;五丑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007-02

明代宦官劉瑾權勢一時,為剪除異己,將正直的天官博彥文一門抄斬。博夫人事先得訊,攜一雙子女倉惶外逃。怎奈城門四閉,鷹犬王仁率眾滿城搜捕。正危難之際,街頭藝人海舟挺身而出,與博夫人喬扮兄妹,闖關求生,他憑著自身的“打蓮廂”才藝與機智,騙過劉瑾,斗垮王仁,營救出博夫人一行出關——這就是漢劇《海舟過關》所敘述的故事。主要表現身處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海舟,路見不平挺身而出,以其特有的才藝和機智,勇于救難解危,化險為夷。此為漢劇五丑行專工戲。

“這鞭竿,本是南山竹,內藏許多歡樂許多愁,不唱富貴長久,不唱公伯與王侯,專唱人間不平事,專唱人間天堂地獄。五湖四海任俺走,把爾的臭名傳九州……”這是戲一開場,海舟在街頭賣藝,被劉瑾的人役驅逐而含憤歸家時,手執“九子鞭”且歌且舞的一段唱詞。此雖表現該人物憤世嫉俗的情緒和性格,但以節奏流暢的歌舞方式表達出來,卻讓人倍感親近,同時還不著痕跡地為緊承其后的“相遇”一段戲和高潮戲“智斗”做了合情合理的鋪墊。

丑行扮海舟,在該劇中的表演有四個層次,即:“躲藏”、“闖關”、“智斗”、“過關”。

“躲藏”又分“避”和“藏”兩個段落。

前者“避”,即上述之被驅趕回家過程,作人物身份與性格及特定人物的處境、心理狀態交代?!安亍?,是海舟在門前遭遇到走投無路的博夫人及其子女,由“憤”轉化為“義”繼而為“勇”,將他們三人藏匿到自己家中。當氣勢洶洶率兵來搜的王仁問他“可曾見到博氏家小”時,海舟則急中生智,調侃地說:“缽子?我屋里只有一個煮飯的破罐子,哪有什么缽子?”畢竟是生死攸關,此時智勇不免有些虛空,故而宜表現出人物外松內緊的狀態,終了還是支走了如狼似虎的王仁這幫爪牙,卻給海舟增加了不小的信心。

“闖關”是承接戲。

為了營救博氏家小,海舟想出“一家四口,出關求乞”的主意,欲闖關。在南城關口,他與守城的校衛軟磨硬泡,求對方“瞞上不瞞下”,希冀蒙混出關。這一方面強化人物有勇有謀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底層人物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下,本身所具有的生存能力。與之相形見絀的守城校衛,當然奈何他不得,只好引他去見惡首劉瑾。海舟又闖一關,勇氣倍增。

“智斗”是全劇重點。

海舟見劉瑾是這一層戲的頭一個段落:海舟“技”謀。

他若義氣持勇必然功虧一簣,所以弱者必須采用“智取”的方法。當他發現劉瑾目空一切愛聽美言的軟肋時,便先用近乎荒唐的“金龍出現”編瞎話,果然正中下懷騙得劉瑾的信任。繼而,他開始大膽地用擅長的“九子鞭”技藝耍寶。這段邊唱邊舞的“打蓮廂”,長達20多分鐘。它是由民間舞蹈通過藝術加工提煉而來,不僅有民間的“轉棒”、“交齊”、“敲肩”、“打地”等技巧,還有傳統戲曲的成套丑角身法、技巧及工架。海舟唱歷史、說人物、述景致、借古喻今暗諷奸賊劉謹,唱做并重,手舞足蹈酣暢淋漓,造型也十分優美。如唱“湖廣有座黃鶴樓”時的“黃鶴展翅”、“徐州有座燕子樓”的“大燕飛翔”,說人物如“錦江樓杜甫”的作詩姿態、“岳陽樓呂洞賓”瀟灑的醉態及“獅子樓”武松的豪氣、“趙云保駕”的英姿等,前后有十幾個不同的造型動作,既身段繁難變化萬千,也合情合理有血有肉。身法不僅要大開大合,又要有丑角行的“脆”、“漂”、“輕”。沒有扎實的腿功和漢劇丑行的襠勁功,在舞臺上就難以較好地完成。這其中,“小蹦子”、“旋蠻子”、“飛腳”、“翻身”及“矮子步”等程式動作恰如其分地糅合在了這段舞蹈之中,既有文丑的風趣與清新自然,又有武丑的干凈利索,是一個融技術性、多樣性、程式性、綜合性為一體的戲曲表演,也是漢劇“五丑”文戲武唱的本工戲。其技藝不僅當場博得劉瑾的歡心,也同樣引起觀眾的共鳴。

第二段落:狹路相逢:海舟“智”勝。

當海舟一紙出關“路引”終于到手,勝利在望的時候,不料王仁突然出現。場面配合“水底魚”,氣氛驟然緊張,也使這場戲走進高潮頂點。王仁狐疑滿面,先問過關原由,又問這“一家四口”“他們是你的什么人?”海舟惶恐之下回答說:“這是我妹子、外甥、外甥女”??蛇@還是被王仁看出破綻:“為何神色慌張?”他只能支吾搪塞。劉瑾專權,制造恐怖政治,稍不順意則惱,動輒濫殺無辜,作為下屬王仁深知其道,問:“可曾見過千歲?”海舟說見過了,可他還是要“爾等隨我再見千歲”。急促的盤問,反倒讓海舟冷靜了下來,又拿出屢試不衰的痞子功夫:“多見幾次,那怕好了?!痹俅坞S王仁面見魔頭,還是盤問、回答,一來二往,唇槍舌劍,似短兵相接,氣氛更加令人窒息。所謂言多必失,王仁一句“千歲酒醉一時糊涂,俺要親自盤查”,被海舟抓住小辮子,故意裝作驚詫地叫嚷:“么唦,千歲糊涂呀?嗯,這個話只有你敢說,我是不敢說的唷?!焙V鄣募敝猩?,雖然只是小聰明,也不算高明,但對自恃過高的劉瑾起了作用,挑起了劉瑾對王仁的不滿與惱怒。而海舟則趁他們內訌之機,還意外地撈了一錠銀子,溜之大吉。

“過關”是故事的結果,一段“鳳尾”般的收尾戲。

表現小人物海舟以弱勝強,帶領“一家人”順利走出關卡,揚長而去。

《海舟過關》是漢劇一代名丑李羅克先生根據古老漢劇傳統劇目《九子鞭》重新改編,也是其“丑而不丑”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為漢劇藝術精品和傳統保留劇目,代代相傳。李羅克先生善于刻畫出身卑微的“江湖藝人”形象,常以傳統漢劇丑角“插科打諢”惹人發笑的表演,賦予人物非比尋常的思想內涵,深得觀眾喜愛。如《打花鼓》中的賣藝漢,同樣也是“江湖藝人”,但與海舟之間卻完全不同。這一是漢劇藝術本身有行當優勢,前者是“五丑”中的細行“茶衣丑”,后者則歸“毛藍袍”。戲曲的每一個行當便是一個表演系統,因而無論從程式規范到技術手段,都能有一套較為便利的“處理工具”,體現出古老漢劇的藝術魅力。在表現人物的特定情境與特設技巧中,同樣為“丑”的海舟這一人物個性形象,又能迅速得到確立。加之原創者為了分散劇中豺狼般人物的注意力,賦予其“油嘴滑舌”、“嬉皮笑臉”的面目,更增強了對鬼魅橫行世道的嘲弄和譏諷,也成為該人物力爭“過關”的獨特武器。

李羅克先生雖已仙逝,然而這出《海舟過關》卻經久不衰,為許多劇種、劇團所學習、搬演。先生將之傳授給楊莫超、侯寶耀等弟子,楊莫超老師根據我的個人條件,于1986年一手一腳地傳給了我。作為漢劇人,作為漢劇“五丑”的傳承者,我們須“不走形”地讓這出《海舟過關》“活”在舞臺上。

猜你喜歡
漢劇
荊風楚韻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劇
地域文化視野下的漢劇研究新成果
——讀陳志勇《漢劇與漢派文化》
武漢市漢劇劇場的時空分布特征分析
1949年以來漢劇表演藝術資料述論
梁素珍廣東漢劇旦角表演藝術特色簡析
“南國牡丹”
閩西漢劇進課堂的困惑與策略
民國時期漢劇坤伶登臺與舞臺新變——以漢口《羅賓漢報》《戲世界》為中心的考察
略論大埔漢劇之鄉的繼承和發展
客家文化視野下廣東漢劇傳承與保護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