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2016-09-29 12:45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駱金鴻

【摘 要】《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當中的一門核心課程,是一門實踐與理論都非常重要的教學科目。隨著時間的推移,物流行業的發展,當前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效果在逐步偏離行業的需求,對此,有效的改革《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非常重要。本文在詳細分析《供應鏈管理》課程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有效改善措施,供該門課程的任教老師借鑒參考。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0 引言

《供應鏈管理》是物流行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門教育課程,主要是指借助供應鏈的運作模式實現最低成本、最大化效率的工作,從采購開始使用供應鏈進行管理,從而實現客戶的所需所求的過程。在當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供應鏈管理》也是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拓展課。對此,研究并實施《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策略有著顯著意義。

1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內容教學

《供應鏈管理》課程的主要特點是實踐性非常強、理論性知識內容非常多并且多個科目之間有較多的交叉現象[1]。因為當前《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大多數都是以理論性知識內容為教學主要方面,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大多都過度注重理論性知識的講解,反而忽略了實踐性課程的教學以及實驗性方面的建設。例如,我國目前有至少五分之一的學校在物流實驗室或實驗基地方面都有較為嚴重的滯后現象,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效果與行業所需不符。

1.2 教材編寫過于注重理論性內容

當前我國使用的教材大多都是同樣的教學內容,并且這些教材內容中大多都非常注重理論性知識,但是對于實踐性、實驗性教學內容并不多[2]。這樣的教材對于研究生、本科生有較強的實用性,但是對思維能力、應用型能力并不成型的??粕褂眠@類教材最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之外,國內大多是課程的實踐教學知識作為驗證理論知識的一個環節,其實踐方式簡單、實踐內容落后。

1.3 教學方式單一

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其產生的教學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盡管目前高校大量推行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等先進的教學理念,大力鼓勵老師們嘗試慕課、微課等新型教學模式,但就相關調研統計結果顯示80%的教師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相應課程的教學。對于在物流課程體系里面具有較強綜合性的《供應鏈管理》課程來講,要將這么課程上得生動有趣,任課教師就更應該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充分利用類似現代化的圖書館、實訓室、校企合作基地等途徑,多方位的去詮釋這門課程的相關知識。例如,在進行供應鏈上牛鞭效益的相關知識點的教學時,應該首先給學生們做實驗,讓他們參與模擬供應鏈上需求與供給的變化,親自感受牛鞭效應的產生,這樣對這個知識點的講解就能引起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主動性,使枯燥的文字變得生動而有實際意義。

1.4 考核模式單一

就目前大專院校對于專業課程的考核模式大都采取“筆試+出勤+平時作業”這么模式,就筆者所在的院校大多專業課程的考核都以“期末考試占40%+平常的作業40%+考勤20%”[3]的模式。無論該課程實際的知識內容構成是以理論為主還是以實操為主,均采取這種單一的模式。對于要求實踐能力培養占主導的《供應鏈管理》課程也是如此,這種單一的考核模式對學生將產生一種“重理論輕實踐”的誤導。以為只要這么課程考核通過,就代表該門課程的核心能力就已經掌握,因此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盡管有較強的理論但也是實踐的矮人。

2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的改革途徑

2.1 構建課程教學探究團隊,給課程改革提供條件

在一個學校中,講授過《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教師一般情況下會有多個人,為了有效的優化教學質量,保障教學質量、堅持優良教風,不斷推動教學管理、教學改革以及課程建設等,可以由勝任過該門課程教學的老師構成課程教學探究團隊,進行相應課程改革。首先需要以教研室主任責任制的管理方式對課程教學研究小組進行管理,其次,需要明確探究團隊的主要任務,其主要任務有以下幾點:①對《供應鏈管理》的教學內容、教學設施以及課程體系等進行創新改革,并在充分的研究基礎上,合理修改課程的教學大綱,統一性制定教學要求;②定期開展教學方法研究活動。其主要包含對國內外同類課程的課程建設以及教學改革的研究,參考借鑒、優化一種復合本校實際狀況、教學特色的課程建設理念以及模式;③設計并實施實踐內容的教學建設。首先需要明確實踐教學內容的主要項目,并針對項目設計最為符合的實施方式,從而保障教學的有效性。

2.2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材改革

以實踐為主導的課程,在教材的選用上也應該做到更新換代。傳統的專業課程教材多半是以理論知識的詮釋為主線來編制的。這類教材對于要求培養實際操作技能的《供應鏈管理》課程來講是不適用的,應該采取全新的項目化教程,這類教材在內容編排上以一個工作項目為依托,通過分析這個項目里面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應該具備那些方面的理論知識,來構建課程相應的知識結構體系。這種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材新模式里更能體現理論知識與崗位技能的對接,使學生們更清楚的認識到這門課程學完具備哪些崗位技能,這些崗位技能要具有哪些理論知識,形成這樣的一種循環式學習模型,能是課程的學習目的性更強,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2.3 強化實踐內容與理論知識的結合

《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校內教學實踐環節主要是在物流綜合實驗室進行。對此,學校的首要任務便是構建一個符合學生實際需求以及行業對技能要求的綜合物流實訓室,借助模擬實驗室教學資源,組織學生開展“選擇供應鏈合作伙伴”、“構建供應商評估指標體系”、“模擬JIT采購流程”等實踐活動。要求學生以不同角色的扮演熟悉整個供應鏈管理過程,掌握供應鏈體系的實際運轉模式。借助軟件系統能夠對于每一個實訓課題都會制定出相應的實訓目標、要求、操作重點以及注意事項等,對此,當前學校設計并實施合理的教學軟件便是主要改革方向。

對于校外的實踐主要是與企業合作的方式建立相應實訓基地,定期安排相應數量的學生到實訓基地進行課程認知實訓、跟崗實訓、綜合技能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對《供應鏈管理》的實際管理思路以及管理能力的掌握,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素質。在實踐性內容與理論性課程結合的基礎上,《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最終教學效果必然能夠有所提升。

2.4 改革創新師生在教學中的作用及地位

從教師的角度分析,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提升教師團體的整體素質,從學校的師資團隊建設、資源支撐等方面,給教師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借助有效的培訓體系以及評價體系,例如組織教師參與社會上的教學講座。同時,建立正面的激勵機制,真正提升《供應鏈管理》教師對教育的主動性,強化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素質;從學生的角度分析,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能力,轉變傳統的以考試為主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在注重學生對《供應鏈管理》基礎知識的掌握基礎上,還需要重視提高學生對《供應鏈管理》思考能力以及《供應鏈管理》知識在物流行業當中的應用能力,從而提高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這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實際的《供應鏈管理》教學過程中,需要按照教學內容創建相應的教學模式,例如合作學習、情境體驗等。在《供應鏈管理》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以及有效互動性,強化教學的環境,優化學生對《供應鏈管理》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供應鏈管理》教學質量。

3 總結

課程的教學改革是專業人才培養永恒的話題,時代不同,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不同,做到與時俱進是課程教學改革中不變的定律。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因此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也有相應的差異性,教師應當按照自己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參考上述策略,提高《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新宇.基于“認證式”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2(5):82-85.

[2]高志剛.沉浸式教學模式在高職管理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以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為例[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3,27(5):61-63.

[3]蘇瑩瑩,董海,梁迪.基于學研教協同的生產系統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3(31):254-255.

猜你喜歡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淺析大數據環境下的企業供應鏈管理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供應鏈管理導向下電力企業物資供應問題的研究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