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養成研究

2016-09-29 17:41牛天宇
求知導刊 2016年23期
關鍵詞:契約精神法治觀念大學生

牛天宇

摘 要: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重大決策的背景下,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其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的養成對于依法治國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從培養法治中國人才的立場出發,探析現階段高等院校在培養法治人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且與當前大學生法治意識的現狀、原因以及對策相結合,探求現階段大學生法制觀念和契約精神的主要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法治觀念;契約精神;研究

一、當代大學生法治教育現狀

哈佛大學教授哈羅德·伯爾曼曾經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钡?,近幾年來,大學這塊圣地,作為“象牙之塔”,總是會傳來一些有關大學生法治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違法犯罪的實例。這些悲劇的發生都在警醒著世人,大學生法律意識過于淡薄,法治教育落后。

眾所周知,大學生是一個高素質的群體,那么其對于法律知識的理解必然是高于常人的,其本身應該成為將法律知識、法治理念以及法律法規相結合的統一體。然而,很多大學生將法律的學習當作是知識的遷移,在整個學習法規的過程中還沒有將一些固有的思維模式帶進自己的大腦。因此,必須培養大學生的法治觀念,為大學生確立法律信仰奠定堅實的基礎。

1.當代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基本內涵

在當前高等院校法治教育中,要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首先要明確的便是法治觀念。只有在正確的法治理念的引導下,才能進一步樹立科學的法治理念。法治理念就是怎樣去認識依法治國,對依法治國的規律性進行有效掌握。

一般情況,法治理念是人們對法律的性質、作用以及實效持有的內心觀念,從具體實施上來看,法治理念指導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的設計,是國家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實踐的思想基礎以及主導價值追求。

針對非法律專業的大學生而言,高校的法治理念教育重點在于法律條文的理解、法律體系以及程序等,只有理解了以上幾項內容才能建立基本原則。針對此類學生而言,他們的法治教育應該是在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進行的,鼓勵大學生參與公共事務,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在社會生活中科學合理地運用法律。

2.當代大學生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現階段我國的法律制度下,根據國家教育部的學科規范化要求,進一步提升法學教學中實踐環節的重要性。但是因為缺少相關的實際操作經驗和具體的實施細則,理論和實踐不能很好地結合。

現階段,教育部規定的各類大學生的必修課中,就包含了“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程。與之前的傳統教學相比較,“思想道德修養”以及“法律基礎”是作為兩門課程在學生中開展的。在現實的教學實踐中,只有不斷提升以及培養大學生法律觀念,才能將道德意識與法律意識相結合,這也是與我國當前的高?,F狀相符合的。然而,我們必須正確對待大學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及時解決這些問題。

二、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的意義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多樣化的信息充斥著現代大學生的生活,那么,當今大學生在這樣的一個信息多元化的社會中學習成長,面對各式各樣的信息感到迷茫,并受到多元化的信息的影響,這是一個值得社會探究的問題。

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思想的多元化,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還不夠深刻,那么如何準確地認識信息,合理地采取行動,這不僅是一次機會,更是一次挑戰,具有一定風險。

眾所周知,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是新時期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的必要手段。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觀念不僅僅有助于提升大學生法治教育工作的可執行能力,而且還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實踐能力。

人類法治文明的歷史以及實踐足以證明,法治觀念的深入人心已經成為社會全面發展的本質要求,法治理念的培養也已經成為我國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現階段,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以及契約精神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不可缺少的環節,大學生的行為習慣已經深刻地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大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需嚴格遵守一定的法律規范,進一步深化其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的培養。

1.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的現實意義

大學生法律觀念的培養是大學生民主法制教育的本質要求。大學生是一個思想還不夠成熟的群體,其人生價值理念還不穩固,他們對于世界的態度總會受到社會外界的影響,會隨之發生變化。

因此,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它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大學生法律意識和價值觀的形成。

在整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很多大學生犯罪的事例,這些事例有的甚至觸目驚心。此類現象的出現,不僅僅是當代大學生法治教育缺失的警醒,還體現了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其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的法律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

所以,應培養大學生的法治理念以及契約精神,更好地推動法治教育進程。

2.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的時代意義

現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是祖國的未來,也是祖國的希望。所以,大學生法治觀念以及契約精神的培養是社會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從現實可知,大學生是一個具有無限活力以及潛力的群體,大學生的法治觀念的培養以及法治知識的教育不僅僅是在傳承法治觀念,更是人類社會不斷創新進步的標志。

人類的法治文明以及歷史的實踐證明,法治觀念與法律意識的養成已經成為社會文明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培養大學生的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發展進程。

三、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的現實路徑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可知,在整個大學學習生活中,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意識的欠缺、法律情感的消沉、法律意志淡薄、法律態度的扭曲等。

所以,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的養成一定要針對各項問題,依照“理性法律中國人”的主要原則,積極采取以下措施才能達到最終的現實效果。

1.將法律知識的傳授和法治精神的培養、法律信仰的塑造有機結合起來

對大學生這一群體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是一門藝術,僅僅依靠課堂上的講述以及教師的口頭說教也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現階段,一個嚴肅的現實問題便是,在教學各種法律課程的眾多教師中,擁有法學學歷以及學位的教師很少,具有一定法律實踐經驗的人就更少了,這就形成了法律知識傳授與法律實踐過程脫節的現象,也導致了對大學生這一群體中的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不到位,培育大學生法治觀念以及契約精神的說服力還不是很強,該課程所要達到的教育目的也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高等院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建設時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所以將人才的培養作為高等院校管理的首要任務是正確的路徑。只有創新教學模式,拓展教學方法,構建全方位、多樣化的法律教育體系,才能在大學生中有效開展法律法規知識教學工作。

2.營造大學生法治教育氛圍,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

和諧的法治氛圍有助于大學生正確法治觀念的養成,高校應該把工作要點放在營造一個適合大學生發展的學習氛圍上,讓大學生身臨其境,在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下更好地開展民主法治教育工作。

法治觀念以及契約精神的養成是民主法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只有讓大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去,多去參與實踐活動,才能真正養成自覺的法律意識 ,進一步樹立法治觀念,對法律有屬于自己的認知,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做一名文明的法律人。

現階段,很多大學生的法律理念還不到位,法律意識淡薄,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要讓大學生去掌握一些必備的法律常識,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法律知識體系,不斷豐富自己的法律實踐經驗,規范監督自己的言行舉止,保證不做出危害自身、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事。

除此之外,大學生的另外一個弱點就是情感過于脆弱,經不起社會打擊和誘惑,很容易被人左右。因此,當代大學生還要增強自身的判斷能力,在面對一些已經觸犯法律問題的時候,要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判斷。

大學生不僅僅要提升自己的知識文化水平,還應該多去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現在的社會,大學生只有不斷磨煉自身,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才能在實踐中得到成長。

四、結語

總而言之,之前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所描述的我國的法治藍圖已經基本呈現,屬于我國的法治春天也已經到來了。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觀念以及契約精神一定能成為法治春天里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利用科學可行的方式方法,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法治觀念也是法治春天里的內容之一。

要明確的是,現階段的我們要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本質內涵的掌握,進一步推進科學立法、公正司法以及全民守法的社會主義法治要求的進一步實現,推進中華法治文明進程。

當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事業已經被賦予了時代的意義,大學生的法治觀念以及契約精神的培養是當代法治社會構建必不可少的部分。

大學生的法治教育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進步的必要手段,是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大學生是一個正在積極向上發展的群體,是一個對于社會具有很大意義和影響的群體,更是一個社會的希望。因此,在大學教育中加強法治進程建設尤為重要,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京舉行[N].人民日報,2014-10-24.

[2]賀 莉.牢牢抓住培育全民法治觀念的幾個重要環節[N].西安日報,2014-11-10.

[3]蔡蓉英.公安院校大學生廉潔教育內容體系構建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4]陳大文,劉一睿.從普及法律常識到提升法律素質的教育——改革開放30年高校法制教育發展回眸[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4).

猜你喜歡
契約精神法治觀念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隱性教育視角下高校體育社團對大學生契約精神的培養研究
依法治校視野下的高職學生契約精神培育研究
大學生契約精神如何培養
將“關鍵少數”法治觀念納入干部考核任用體系
財經類大學生法治觀念培育路徑研究
推進高校工會法治化建設的路徑探討
融通古今中外智慧,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