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政治教學改革的思考

2016-10-08 13:42趙艷麗
考試周刊 2016年74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多媒體教學內容

趙艷麗

摘 要: 新課程提出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因而現在課堂上有了較多的外顯活動,這是合理的、正常的。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目的是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被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 教學內容 多媒體

新課程改革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多年了,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熱情高漲,大膽嘗試改革,不斷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不斷得到創新,開創了嶄新局面,政治課教學也是如此。但在課程改革中,我感覺到當前由于對新課程倡導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引發了教學實踐行為上的偏差,在實際政治教學中出現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絕對化的做法,偏離了新課改的宗旨,應引起我們的反思和足夠重視。下面我列舉某些不合理現象,并談談看法。

一、一些教師仍走不出舊教材的影子,隨意補充知識點、加深教學難度。

高中政治新教材在編排體系上做了大幅度調整,在內容上做了許多刪減。一些教師唯恐一些知識點高考涉及,所以隨意補充舊教材上的知識點。其實,有些知識點在新教材中已明確不作要求;有些知識點在舊教材中是重點,在新教材中只是了解的內容,詳細內容放到相關選修模塊中。盲目地、過多地補充知識點帶來的后果是:不僅造成課時不夠,還使學生覺得政治太難、太雜,對政治這門學科失去興趣,影響新課改中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目標的落實。所以,教師備課時一定要嚴格對照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明確哪些知識該講,哪些不該講,講到何種深度,千萬不要隨意拓展教學內容,加深教學難度。

二、貌似教學改革,一味追求形式,不注重實際效果,只講氛圍,不談實質。

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種意識:認為一堂好課就是把學生調動起來,而把學生調動起來的標志就是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到處是學生的聲音,氣氛活躍。于是課堂教學中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熱鬧繁榮”的景象。上課從頭到尾都是各種各樣的活動:討論、辯論、觀察、分析……忙得學生焦頭爛額,一會兒要抬頭看錄像,一會兒要展開辯論,而真正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新課程提出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因而現在課堂上出現了較多的外顯活動,這是合理的、正常的。但當前活動中有相當部分是散漫的、隨意的、膚淺的,活動缺乏明確的目的,“唯活動是瞻”、“為活動而活動”,出現了活動的形式化、淺層化和絕對化傾向,必然會沖淡教學主題,把有組織、有內涵、有目的探求知識的課堂變成了會場、市場,甚至為了迎合學生出現了低級趣味。所以說活動中講氛圍不能走極端化,一定要注意活動本質,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要動而有效。

三、一味追求標新立異,只要有新意、創意,不管科學性、原則性。

一方面表現為教學形式一定要與眾不同,如引導學生對新事物的認識,應遵循從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秩序,而一些教師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人為增加認識難度。再如只推崇新課改提倡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否定傳統接受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表現在教學內容上,倡導學生暢所欲言、挑戰權威,因而不管什么樣的奇談怪論,甚至非常偏激的思想,也不加以引導和指正,只要敢于提出新觀點就是好。很可能對成長中的中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開展活動注重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要依據科學性原則,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分析、引導、糾正,成為真正的引導者。同時明確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既有創新又有繼承,將探究學習與講授式學習絕對對立起來的做法是錯誤的。

四、過于熱衷多媒體教學,濫用亂用多媒體,使多媒體教學成“時尚”。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已被廣泛應用,可以使知識更生動、形象、直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但不同教學內容應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我發現自己出的公開課和觀摩別人公開課無一例外地運用了多媒體,好像不用多媒體就不是一節好課,就意味著沒有掌握高科技手段。更有甚者在某些教師的課上從來不見板書,每堂課都像放電影一樣,內容花哨,然而學生對重要內容根本來不及做筆記,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傊?,多媒體在于輔助教學,不是主導教學,不能全盤代替傳統教法,要運用恰當。

五、過于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目的是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被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然而,有的教師把此理解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就要盡量少講。有的學校還硬性規定:教師只允許講二十分鐘,剩下全部時間學生或自學或做練習或活動。每節課內容和難易程度不同。特別是一些比較難的理論,靠學生自己探究根本達不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而教師又講得太少,有的知識點只是點到為止,根本講不透,學生一團霧水。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是淡化教師的講,教師講多少要由具體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而定,不能過度追求課堂形式,而忽略形式與內容的結合,出現為形式而形式的現象。因此,傳統“以教為主”不提倡,片面強調主體作用也不行,尤其對基礎弱、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的主導作用更有必要。新課程改革政治教學仍然依賴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組織。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實施,實施的關鍵在教學。教學方式能不能改革成功,關鍵看教師觀念的轉變,只有觀念轉變了,才能接受新教育思想,才能對教學目標、教學環境和教學管理等進行最大限度的優化。教師應該充分尊重、信任和關愛學生,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基礎上實現平等交流與對話。目前新課改遇到了一些問題,但只要師生努力改進和完善,不斷探討既適合老師教又適合學生學的新的道路,就一定會迎來更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崔春林.運用激勵手段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J].生活教育,2015(10).

[2]郭美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2).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多媒體教學內容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淺析新課改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