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淺探

2016-10-08 18:13柏力
考試周刊 2016年74期
關鍵詞:教學現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

柏力

摘 要: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強化學生的生活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初中生物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因此,生物教師應當強化學生的生活化能力培養。本文立足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現狀,探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 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教學現狀 教學策略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生物知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緊密的聯系。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強調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發展已經成為當前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尤其對于生物學科教學而言,教師應當結合日常生活和生物科學知識的聯系性,強化學生的生活化能力培養,以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但是,當前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并沒有將理論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教學內容與生活脫離,嚴重影響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一、當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現狀

當前,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尚存,并且依然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主流思想,致使初中生物教學中,以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為目的的教學模式依然是課堂教學的主流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不足。主要問題如下:

1.缺乏靈活的課前導入

在課堂教學中,課前導入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環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而對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而言,靈活的課前導入是提升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課前導入的重要性,開堂時開門見山,直入主題,使得很多學生在思想上沒回轉過來,教師已經開始重點知識內容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生硬,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生活實踐能力提升。

2.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

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而言,教師內容的選擇應當立足于課本。但是,這里所謂的立足于課本,并不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講解的知識內容完全建立在課本知識基礎上,而沒有任何有效地拓展。當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很多教師由于對生物學科不夠重視,致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解的教學內容完全是對課本知識的“照本宣”,沒有任何延伸,沒有任何拓展,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教師講解的內容并不感興趣。針對這樣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圍繞課本內容,滲透一些豐富多彩的案例,使課堂教學變得更豐富多彩,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開放性。

3.教學手段單一

當前,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很多便利的條件。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手段,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豐富教學內容。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由于惰性或者自身綜合素質的影響,并沒有將心思花在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夾著一本書,就開始給學生講解。教師的不重視,使得很多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缺乏興趣,嚴重影響初中生物教學改革發展。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分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上,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生活化教學在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意義。針對這樣的教學現狀,筆者提出以下教學方法,希冀借此為初中生物教學的改革作出貢獻。

1.利用生活熱點問題進行課前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熱點問題和生物科學知識有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這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課前導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講解生態環境等方面問題時,可以借助時下最熱點的話題:霧霾。霧霾當前很多大城市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環境問題。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霧霾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普及霧霾產生的相關科學知識,對人類的危害,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當怎樣做,以保護環境,減少霧霾的產生,等等。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將生物科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

2.利用多媒體技術滲透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近年來,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給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帶來便利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將很多具有生活化的知識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很多生活中的生物科學視頻,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全面提升生物學科的教學效率。

3.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是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鞏固。對于任何一門學科教學而言,適當的課后作業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生活化課后作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后作業布置上,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具有生活趣味性的課后作業。如教師給學生講解生物的生長變化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后作業:每名學生發給一顆植物種子(可以多樣化),要求學生將種子種下去,然后觀察種子生長變化的整個過程,并形成相應的記錄報告。這樣的課后作業,一方面可以鞏固教師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生物是一門源于生活的學科。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思想和理念,立足于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實現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耀方.初中生物生活化作業的研究與實踐[D].蘇州大學,2014.

[2]王全萍.優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實施方法的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

猜你喜歡
教學現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
彝漢雙語教學的現狀和策略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