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投放,樂在其中

2016-10-08 19:09廖珍秀
考試周刊 2016年74期
關鍵詞:科學教學

廖珍秀

摘 要: 區域活動材料是孩子探究、學習和發展的刺激物與中介,是教師引發、支持孩子探究的橋梁。要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讓每個區域活起來,必須科學有效地投放區域材料,使材料具有趣味性、層次性、可探究性、有效性和更新性。

關鍵詞: 科學教學 區域材料 有效投放

材料是否有趣、可變、可操作,是否符合幼兒發展的特點,對幼兒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有很大的影響,直接關系到區域活動的成效。那么,如何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材料,促使材料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育的功能和價值呢?對此,我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研究,現談談做法與體會。

一、區域材料的趣味性

幼兒天性好奇、好動、好模仿,他們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對新鮮、有趣、好玩的材料感興趣,他們會因材料的新奇有趣而產生操作欲望,這就要求老師提供的材料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主動性,保證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

如中班數學區的分類活動,我提供趣味性且貼近幼兒生活的各種各樣的蛋,讓幼兒自由裝飾蛋寶寶,自己設計大小、顏色和不同的圖案,將大小、顏色、圖案不同的蛋寶寶進行分類,將枯燥的練習分類化為有趣的游戲,幼兒興趣頗濃。

又如在語言區,如果只是投放書本,則材料單一,就不能很好地引發幼兒的興趣。對此,我與幼兒共同布置適宜的語言環境,結合故事內容投放有效的道具。如音樂、演示箱、立體頭飾、動物、人物等指偶、背景圖等,讓幼兒自由選擇道具,充當故事中的角色,在自娛自樂中大膽表現,在情境中感受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體驗著語言交流的樂趣。

二、區域材料的層次性

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復雜,它的重要性體現在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復雜性體現在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探究,還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一致的探究結果。因此,我們在材料投放的設計上應體現層次性,即材料豐富多樣,既要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給幼兒一定的難度;既要讓幼兒獲得成功,又要讓幼兒的能力得到挑戰。在具體實踐中我注重兩個層次,即“橫向層次”與“縱向層次”,使材料適合于幼兒,服務于幼兒。

1.橫向層次

因為幼兒發展水平、方向都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在同一個班級里,同樣也需要考慮教育目標、內容和材料難度的不同。如小班益智區“夾夾子”,我為幼兒提供了不同顏色的刺猬底板,輔助投放了各種顏色的塑料夾,讓同一種材料具有不同的難度差異:按刺猬身上刺的數量夾,按刺猬的不同顏色夾,按刺猬身上的數字夾,體現一一對應。這些材料的提供既讓能力弱的幼兒吃“飽”,又讓能力強的幼兒吃“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

2.縱向層次

目前綜觀我們現有活動區的材料或是多而雜,或是少而單調,未能呈現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層次性。教師在投放材料時未能根據幼兒的差異性,使材料“細化”,分層投放。這樣就使幼兒的發展“一刀切”,能力強的幼兒得不到更高的發展空間,能力弱的幼兒無法完成現有的操作,只能望材料興嘆。長此以往,便使幼兒失去與材料互動的興趣。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投放材料的難易程度應層層遞進,讓他們慢慢地適應。要體現這種想法,我認為在具體做法上應注意:

一是一個學期同內容在不同時間段難度的層層遞進。例如娛樂區“小貓釣魚”,我投放各種顏色、大小的魚,幼兒可以隨意地玩,開始幼兒的興趣很濃,隨著玩的次數增多幼兒已經沒多大興趣了。在幼兒感知過數量大小、認識過數字后,我在“釣魚”中增加標有數字的小魚和魚缸,引導幼兒將釣起的魚放入相同數字的魚缸里;在幼兒掌握后又提升難度,將釣起的魚放入比魚身上的數字大一或小一的魚缸內,學習相鄰數等。

二是在同一時間段同一內容難易的層層遞進。如我發現幼兒對書上的走迷宮非常感興趣,玩得特別起勁。針對孩子的這一興趣點,我設計了許多走迷宮的游戲,在游戲中滲透了1到10的數序。為了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我設計的迷宮線路有多種路徑可以到達。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勇于探索到達終點的不同路徑,同時產生問題,發生爭執:“我這條路走得快!”“我最先到達終點!”……對此,我又引導他們尋找走得最快的路,把迷宮游戲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既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又使他們獲得認知上的滿足感和成功感。

三、區域材料的可探究性

探究是兒童在動腦思考基礎上的動手操作,是兒童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交織進行的活動。不能讓幼兒開動腦筋思考的動手操作活動,那不是有效的探究活動。因此,我們在材料的提供上,還應密切注意材料投放的可探究性。

如科學區制作“我的小飛機”,讓幼兒探究不同紙質的紙張和不同的折疊方法折出的不同飛機對飛行的影響。具體活動時,我給每位幼兒人手一張同一種紙質的長方形紙,讓幼兒自由折,折疊后比賽飛行??匆豢?,誰的飛機飛得更平穩、飛得更遠。想一想,我的為什么飛不遠呢?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然后用相同的紙張換過一種折法,折疊后,比較哪種折法的飛機飛得更平穩、飛得更遠。幼兒通過實踐發現不同折疊方法折出的不同飛機,飛機飛行的速度不同。接著讓幼兒用同種方法折疊不同紙質的飛機,探究哪種紙質的飛機飛得更平穩、飛得更遠。最后讓幼兒猜想,紙質的不同會影響飛機飛行嗎?這樣讓幼兒在好奇中產生探索的欲望,并在探索中發現有趣的現象和規律。由此可見,投放的活動材料,是否具有可探究性是極其重要的。

四、區域材料的有效性

1.豐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

材料的豐富多樣是滿足幼兒各種需求的保證。我們在力求讓每一種活動材料有趣好玩的同時,也要注意并不是材料越豐富,越多越好。有的教師為了豐富活動區材料,傾其所能,聚齊所有,投放的材料可謂五花八門,不斷地添加材料,以為這樣便可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其實過多過雜的材料反而會干擾和限制幼兒的游戲,容易造成幼兒的分心和花眼。我們知道,幼兒注意力具有不穩定性,如果讓幼兒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只學會了拿起一物——擺弄片刻——丟棄——另換一物,不能專一地進行活動,則其收獲平平。顯然,這與我們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時,應考慮材料與活動目標的關系,材料與幼兒需求的關系,做到有的放矢,根據幼兒的活動需要,進行定期補充。

2.有價值的材料不是越美越好

精美的材料能吸引幼兒,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但不能僅看材料的外表,如果只是好看,拿著玩玩,厭之而后棄之,那么,再精美的玩具又有何用呢?因此,投放的材料要盡量有價值,少提供成品材料,多研究開發一些半成品材料或原始材料。如美工區用種子、碎布粘貼的蛋糕盤,用毛線、橘皮制作的菊花,用玉米、花生制作的鳥巢,以及用顏料繪制的瓦片、酒瓶等。這樣提供材料,幼兒才有事可做,有動腦思考的空間,操作活動才有真正意義。

五、區域材料的更新性

材料是游戲的前提和基礎,有了必備的材料,才能引發幼兒游戲的興趣和愿望,但材料的投放并非一次性完成的工作。只有不斷補充更新材料,才能滿足與保持他們渴望活動與操作的興趣。有些老師會問:“你們班的區域活動材料怎么一直在變?!蔽艺J為這是一個教師對區域活動重視后的必然結果。當你投放區域活動材料之后,經過一段時間便會發現,孩子對這一些材料玩的水平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這時,材料再不調整更換,行嗎?這將對他們的發展起到一個阻礙的作用。材料只有按幼兒的發展水平不斷地調整、更新,對他們各方面的發展才會起到推進的作用。

總之,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的是一個寬松、自由、平等的環境,它融入了生活的藝術、交往的藝術、審美的藝術。教師既要使材料真正成為幼兒發展中“不說話的老師”,又要在區域活動中“把自主還給每一位幼兒,讓他們個性張揚;把空間留給每一位幼兒,讓他們自由翱翔;把時間送給每一位幼兒,讓他們任意遐想”。讓每一位幼兒在探索中獲取知識,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在游戲中感受愉悅。

猜你喜歡
科學教學
淺談素質教育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
莫讓小組合作陷入虛假的圍城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探討
培養數據處理能力 提高科學實證意識
生本課堂,于細微處見精彩
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科學的思考與實踐
微課與翻轉課堂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研究
從實驗材料操作談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