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福平聯合阿奇霉素治療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研究

2016-10-09 15:16林順利陳偉雄謝城
中國醫藥科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利福平阿奇霉素不良反應

林順利  陳偉雄  謝城

[摘要]目的觀察和研究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RMPP)應用利福平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n=39)和觀察組(n=39),對照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治療,給予10mg/kg阿奇霉素+25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觀察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聯合利福平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10mg/kg利福平口服治療,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總結臨床治療有效方案。結果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較對照組患兒總有效率82.05%顯著提高(P<0.05);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咳嗽癥狀消失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3.53±1.11)d、(4.11±1.22)d、(14.34±2.82)d、(9.76±2.21)d,與對照組患兒(5.68±1.56)d、(6.59±1.75)d、(17.89±4.63)d、(12.45±3.76)d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6%,與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12.8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采用利福平與阿奇霉素聯合治療,有利于改善臨床癥狀,縮短體溫恢復時間,促進炎癥吸收,減輕患兒不適感,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性高,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升患兒生活質量,促進其健康成長。

[關鍵詞]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利福平;阿奇霉素;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3-118-04

支原體肺炎(MPP)是兒科臨床常見疾病,好發于5~15歲兒童,主要病因為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頭痛、咽痛,伴有皮疹、貧血、血尿、肺部濕噦音等,給患兒身體健康、生活、學習等造成嚴重的影響。以往臨床認為肺炎支原體肺炎具有自限性,無需特殊處理,癥狀和病情即可緩解,或采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臨床療效顯著。近年來,有報道顯示,常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RMPP)病例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其發病機制和病情較為復雜,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長期使用易產生耐藥性,加上小兒用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治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隨著我國臨床對RMPP研究不斷深入,新上市的治療藥物層出不窮,在治療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探討阿奇霉素聯合利福平治療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我院針對78例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78例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均為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期間收治,均符合診斷標準:(1)病情嚴重,出現嚴重肺外并發癥者;(2)單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7d無明顯改善者;病程≥30d遷延不愈者;結合臨床癥狀,經x線和實驗室檢查,均符合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心、腎、肝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既往有支氣管哮喘、免疫缺陷疾病、反復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者,肺結核傳染病史者,對所用藥物過敏者,近期使用過糖皮質激素者。我院采用隨機分組法將78例RMPP患者分為觀察組(n=39)、對照組(n=39),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8個月~13歲,平均年齡(5.7±2.3)歲;病程6~15d,平均病程(8.3±2.1)d;體溫37.5~39.0°C者13例,>39.0°C者26例,合并癥(可兼有):皮疹20例,胸腔積液13例,心包積液8例,肝脾大4例,中樞神經系統病變8例。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7個月~14歲,平均年齡(514±2.4)歲;病程7~15d,平均病程(8.2±2.2)d;體溫37.5~39.0%者14例,>39.0%者25例,合并癥(可兼有):皮疹19例,胸腔積液14例,心包積液9例,肝脾大4例,中樞神經系統病變7例。對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本組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治療,根據患者體重給藥,給予10mg/kg阿奇霉素(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050648)+250mL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滴注,每日給藥1次,持續治療5~7d后,停藥3d,再持續治療5d。

觀察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聯合利福平治療,阿奇霉素給藥方法和劑量與方法一致,根據患兒體重給予10mg/kg利福平(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H44020771)口服治療,每日最大劑量不可超過0.3g,早餐前服用,持續給藥7d。

1.3評價指標

參考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療效評估標準,規定顯效:患兒經臨床治療后,咳嗽等癥狀基本消失或顯著改善,體溫恢復正常,經x線或CT胸片檢查,肺部炎癥明顯吸收,肺部濕噦音和喘鳴音消失;有效:實施治療后患兒咳嗽癥狀有所好轉,體溫基本恢復正常,經CT或x線胸片檢查,肺部炎癥明顯吸收,可聞及較少的濕噦音和喘鳴音;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x或CT胸片無明顯變化,肺部濕噦音和喘鳴音無明顯變化,或病情加重。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本組研究總例數×100%。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包括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等。統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將本組研究數據收集整理后錄入Excel,建立數據庫,此次數據處理工具為SPSS20.0統計學軟件,研究數據在其中進行處理并分析,計數資料通過[n(%)]描述,數據比較經x2檢驗;應用(x±s)表示計量資料,樣本獨立采用t檢驗,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與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82.0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失時間、住院時間等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出現5例不良反應,其中惡心嘔吐2例,腹痛1例,腹瀉1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82%(5/39)。觀察組患者出現4例不良反應,其中腹瀉1例,惡心嘔吐1例,皮疹1例,腹痛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6%(4/39),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3210,P=0.5710)。出現腹瀉和嘔吐的患兒,可給予蒙脫石散治療,皮疹未做處理可自行緩解。兩組患者不良反應輕微,均未對治療造成一定的影響。

3.討論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體(MP)感染所致,支原體肺炎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間質性肺炎,可并發支氣管肺炎,被稱為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臨床癥狀較輕,可表現為發熱、咳嗽、頭痛等,缺乏一定的特異性,容易被患兒家長所忽視。小兒支原體肺炎具有發病急、病情變化快、復發率高等特點,若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可導致嚴重的后果。臨床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以藥物為主,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常見藥物,臨床效果顯著。但就多數研究表明,部分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合理服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后,臨床癥狀并未得到改善,病情仍處于進展中,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呼吸窘迫、感染性休克等,直接危及患兒生命安全,多數專家學者將其稱為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RMPP)。RMPP發病原因和機制較為復雜,可能與肺炎支原體肺炎本身發病機制密切相關,特別是免疫因素、混合感染、患兒耐藥性等有關,易發生誤診和漏診事件。由于常規抗生素治療RMPP患兒療效欠佳,必須探尋一種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以此減輕患兒不適感,提高疾病治愈率。

臨床治療感染性疾病多根據藥敏試驗和細菌培養結果,科學地選擇抗生素,由于小兒患者血培養陽性率較低,難以獲得合格的痰標本,且不宜應用常規支氣管肺泡罐洗,增大了檢測病原菌的難度,那么血清特異性抗體及病原體培養相對落后,經驗性治療顯得尤為重要。以往常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紅霉素,由于其不良反應多且嚴重,逐漸被新上市的抗生素所取代,阿奇霉素是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半衰期長、吸收好、抗菌能力強、藥物濃度高等特點,對細菌蛋白質合成具有較強的阻礙作用,進而使細菌生長處于靜止狀態,抑制細菌合成細胞壁;同時阿奇霉素服用后滲透性較強,組織和吞噬細胞濃度高,持續給予3d后,組織有效濃度可維持10d,這種獨特的治療效果對致病菌具有較強的消除和抑制作用。近年來,阿奇霉素廣泛應用,對多數RMPP患兒效果顯著,但部分病例療效欠佳。針對RMPP病例使用阿奇霉素無效或療效不佳時,需考慮聯合用藥。利福平是一種抗結核藥物,也是一種半合成類抗生素,對細菌內核糖核酸聚合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對蛋白質代謝、核糖核酸合成過程進行干擾,以此達到阻礙細菌滋生繁殖的作用;因利福平抗結核能力較強,對支原體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同時,利福平口服吸收好,服用后90min~4h,藥物濃度可達高峰,患兒根據體重給藥,可減輕不良反應。因此采用利福平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療效顯著,可明顯緩解患兒不適感,縮短病程。

在本組研究中,觀察組RMPP患兒采用利福平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對照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87%,比對照組82.05%明顯提高。采用聯合用藥方案時,仍有部分病例治療效果欠佳,筆者分析可能與RMPP多種發病機制有關,目前尚未完全明確。那么聯合用藥治療RMPP時,應綜合考慮全身炎癥反應、支原體血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耐藥等因素,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適當選擇糖皮質激素、丙種球蛋白等聯合抗菌,可取得更高的治療有效率。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縮短(P<0.05),同時不良反應少,提示利福平聯合阿奇霉素治療RMPP患兒,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愈率,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兒痛苦,不良反應少,療效安全可靠,進一步體現了聯合用藥的優勢,可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利福平阿奇霉素不良反應
異煙肼聯合利福平治療初次肺結核發病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療68例沙眼患者的臨床療效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嬰幼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左氧氟沙星與頭孢呋辛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療效比較
分析阿奇霉素聯合痰熱清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分析及療程
利福平:多面手的抗菌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