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患者常見皮膚問題及護理措施分析

2016-10-09 15:38陳麗梅
中國醫藥科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護理措施針對性護理重癥

陳麗梅

[摘要]目的分析總結重癥患者的常見皮膚問題,提出相關護理措施,以達到促進患者康復,減輕疼痛及負擔的目的。方法納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間收治的242例重癥住院患者為調查研究對象,回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總結重癥患者的常見皮膚問題及護理措施。結果242例患者中,發生皮膚問題者23例,所占比例為9.5%。通過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所有患者皮膚問題均得到解決,未出現皮膚有關并發癥,并未影響患者臨床治療及康復進程。結論分析掌握重癥患者的常見皮膚問題,并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有效防治皮膚問題的發生,優化護理質量,促進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重癥;皮膚問題;護理措施;針對性護理;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3-151-04

由于重癥監護室是作為對危重癥患者進行治療和監護的特殊病房,所以治療這類患者的主要目的以及關鍵任務是挽救其生命,因此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具體情況進密切觀察是極為重要的,也是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的首要任務。因患者需長期臥床,從而易處于長期被動或被迫臥位,同時患者自主活動能力差,存在意識不清、局部皮膚摩擦等,所以患者出現壓瘡等皮膚并發癥的概率較高,一旦有這種并發癥情況出現,會對患者疾病的治療造成阻礙,同時使其疾病更加嚴重,甚至還會使患者治愈的時間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如果病情嚴重還可能會繼發感染而威脅生命。所以加強重癥患者皮膚問題護理對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間242例重癥住院患者臨床病例資料,其中發生皮膚問題者為23例,占9.5%。男15例,女8例;年齡28~75歲,平均(65.7±3.2)歲;疾病類型:其中有6例患者疾病為腦出血,5例疾病為腦挫傷,另外有4例疾病為腦腫瘤,3例患者患有胸部外傷腫瘤,3例患者患有盆骨骨折,剩下的1例患者骨折類型為肋骨及股骨粗隆間骨折,除此之外,有1例患者行胃癌根治術,1例患者行心肺復蘇術?;杳哉?例、清醒者18例。皮膚問題分類情況:有14例患者出現壓瘡的情況,出現濕疹以及紅色丘疹的患者各為2例,出現營養不良性大皰表皮松懈癥以及軟組織感染和水皰的患者各為1例,皮炎1例、局部擦傷1例?;颊叱霈F皮膚問題部位分別為:有6例患者皮膚問題發生于腰背部,5例發生于臀部骶尾部,有4例發生于足跟,發生于電極及傷口敷料粘貼處以及足背踝部的各2例,發生于小腿,前臂以及肛周的各1例。

1.2方法

1.2.1濕疹及藥疹護理停用可能引發藥疹的藥物,并使用哈西奈德(廣東華潤順峰藥業有限公司,H44023372)聯合爐甘石(常熟市星海制藥有限公司,H32025258)涂抹于患者患處,2次/d;壓瘡:及時翻身,清潔創傷處,保持創傷處干燥、清潔,每1-2小時1次。水皰:水皰<0.5cm者可采用敷料保護,避免其破裂;>0.5cm者可通過無菌技術以及操作手法,進行抽水皰護理,另外還要對患者創面進行包扎,使用的敷料必須要保證經過消毒以及殺菌處理,以此來降低感染的發生率。如果患者的皮膚損害是由受到電極及敷料粘貼的影響造成的,那么要立即停止該導致并發癥的電極以及敷料的使用,并選購更合適的電極以及敷料。除此之外,在患者進行黏貼的過程中,需要將位置進行相應更換,避免加重皮膚損傷。

1.2.2加強營養支持加強重癥患者的營養支持,并根據患者病情采用鼻飼或靜脈滴注營養,為患者提供充足能量,并及時補充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以維持及改善患者器官、組織等功能代謝,提高抵抗力。鼻飼期間需加強腹瀉管理,可給予患者加熱鼻飼液,做好腹部保暖措施。長期腹瀉者可加強患者肛周皮膚護理,必要時可處懸空通風,保持患者局部皮膚清潔、干燥。

1.2.3加強脫水治療與日常皮膚護理(1)水腫者需加強脫水治療,脫水將患者水腫部位抬高,加速靜脈回流,防止患者水腫部位摩擦或長期受壓,避免皮膚摩擦或損傷。(2)長期臥床者需要加強觀察及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受壓處皮膚,如發生皮膚損傷,需及時消除并做好保護措施。保持患者肢體處功能位,避免其受壓或僵硬;使用氣墊床替代普通病床,并在患者骨隆突處墊棉墊或枕頭,進而減輕皮膚受壓。定期對患者翻身,在翻身同時可倒少量酒精在手中,然后按摩患者受壓處皮膚,以加速血液循環。加強對皮膚色澤及溫度等觀察,受約束者應保持約束部位的合理性并且松緊度適宜。(3)及時清潔患者床單,減少尿不濕的使用率;使用透氣性能好的毛巾等代替尿不濕;發熱者可采用物理降溫,并及時觀察冰袋或冰帽等與患者皮膚接觸處情況,降溫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凍傷其局部皮膚。大量出汗者也應及時更換床單及被單等,勤擦洗患者腋窩等處,以免患者皮膚長期受汗液刺激而受損。(4)長期腹瀉或大便失禁者可加強其肛周的處理,并同時給予藥物治療。清潔患者肛周皮膚時需采用柔軟紙巾輕輕擦拭,避免用力過度損傷其皮膚,并可使用百多邦等實施保護性治療。肛周皮膚潮紅者可使用醫用吹風機進行持續性通風;壓瘡或皮膚破損者可采用紫外線治療儀治療,加速創傷愈合。

1.2.4心理護理

因為情緒對疾病治療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心理護理。首先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皮膚損傷的原因,同時囑咐其相關注意事項,消除其恐懼感,使患者建立疾病治療的信心。另外,護理人員要讓患者了解到對其進行定期翻身能夠有效預防壓瘡等皮膚并發癥的產生,降低感染發生率,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除此之外還要囑咐患者家屬定期對患者皮膚進行清潔,保證皮膚的干燥,提高其護理配合度。

1.2.5氣管插管皮膚損傷護理為了防止氣管插管以及切開患者出現感染以及皮膚損傷的癥狀,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首先,護理人員要定期清潔患者的面部以及頸部皮膚,使其保持干凈及干燥的狀態,同時對患者的鼻腔分泌物進行及時清理,以免出現呼吸道堵塞或者呼吸系統感染,除此之外還要對患者的系帶進行定期更換,一旦發現其受到污染,要及時更換干凈無菌的系帶。其次,可以使用無菌紗布墊于患者頸后,使用過程中要盡量控制系帶的松緊程度,并對氣管創口周圍的皮膚情況進行密切地觀察,一旦出現感染的趨勢,要及時告知醫生,并使用抗生素以及消炎軟膏(紅霉素或者百多邦)等藥物進行處理,最后護理人員要定時更換患者創口敷料,并保持其處于干燥的環境中。

1.3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調查患者中發生濕疹及藥疹、水腫引起的皮膚摩擦、壓瘡、肛周皮膚潮紅或損傷、氣管創口周圍皮膚損傷等皮膚問題的比例。

2.結果

242例患者中,發生皮膚問題者23例,所占比例為9.51%。常見皮膚問題主要包括:濕疹及藥疹、水腫引起的皮膚摩擦、壓瘡、肛周皮膚潮紅或損傷、氣管創口周圍皮膚損傷等。皮膚問題發生比例具體見表1。23例患者通過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所有患者皮膚問題均得到解決,未出現皮膚有關并發癥,并未影響患者臨床治療及康復進程。

3.討論

3.1重癥患者皮膚問題發生原因

3.1.1營養缺乏使皮膚易損傷

因患者消耗量大,且營養利用度低,因此易致其缺乏營養而逐漸消瘦,從而使患者局部皮膚出現肌肉缺乏而使脂肪組織無保護,最終使皮膚易損傷。

3.1.2水腫造成皮膚易破損

患者因機體水腫而增加外周阻力,使組織代謝發生障礙,增加皮膚緊張性,同時使皮膚變得更薄,降低其抵抗力,因此易發生破損。

3.1.3長期臥床皮膚易出現潮紅或水泡

由于患者體質虛弱,所以需長期臥床,且其自主活動能力差或完全消失,部分患者需接受特殊治療及采取保護性約束等,從而致患者處于被動或強迫體位,當患者翻身或活動不及時,此時可能會使患者皮膚長期處于受壓狀態,最終導致血液循環受阻而使組織缺氧、缺血,皮膚將失去原有正常功能,所以出現潮紅及水皰。

3.1.4發熱增加皮膚濕度,微生物易滋生對于發熱患者來說,當其使用通透性較差的尿不濕時,因患者大量出汗,增加皮膚濕度,因此易滋生微生物,降低患者抵抗力。

3.1.5腹瀉或大便失禁易造成肛周潮紅、皮損大便及腹瀉失禁者,因患者肛周皮膚常處于糞便及潮濕侵蝕,從而使患者皮膚阻止外界有害物質的能力下降,同時因人為擦洗等而使其皮膚失去皮脂膜保護及滋潤,并增加局部摩擦力,最終易引發局部皮膚損傷。

3.1.6水泡與壓瘡如果水皰以及皮膚顏色的改變發生于患者的臀部或者是其他容易受到壓迫的位置,那么這種皮膚損傷很難與壓瘡區別開,因此在對皮膚損傷進行治療前,首先要對患者并發癥的引發原因進行準確判斷,避免混淆不同原因引發的皮膚損傷。護理人員要知道,除了受到壓迫會引發患者皮膚損傷之外,病情加重,使用相關藥物等也會使患者出現皮膚損傷。壓瘡主要是患者局部組織長期處于受壓或被迫狀態下而導致其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最終致其營養無法達到皮膚以及皮下組織處,導致皮膚的正常功能因為沒有營養支持而喪失,進而發生組織壞死等。所以,待患者入院后需加強全身護理評估,并全面了解患者情況。待患者入院后需對患者活動能力和營養狀況及潮濕度等實施調查及評估。

3.2護理措施及效果

如果患者患有危重癥,那么對其進行護理和治療的首要任務就是挽救其生命,同時保證其重要器官組織以及功能的穩定,但在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壓瘡等皮膚損傷并沒有進行廣泛的關注。此次研究中,重癥患者中皮膚問題發生率為9.5%,結果預示著對危重患者皮膚問題應需予以重視,并需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加以干預,以促進患者康復。因部分患者拒絕接受護理人員幫助,且不習慣護理人員幫助,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并做好相關解釋,同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安撫。護理人員可通過視診及觸診來評估患者皮膚情況,同時加強對患者皮膚溫度和濕度及厚度等評估。為患者提供私密空間以方便其擦浴,擦浴前可關閉門窗,同時拉好窗簾,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適時遮蓋處擦洗以外部位。

不能自理及意識喪失者可加強安全管理,避免患者墜床。清醒患者可鼓勵患者擦洗或沐浴過程,在患者所需幫助時,由護理人員給予協助,促進患者自理能力恢復,同時提高患者自信心。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注意關閉門窗,及時調整好室內溫濕度,減少空氣對流?;颊咂つw潮濕時,因空氣對流可致其身體大量熱量喪失,因此需關閉門窗。擦浴過程中可減少患者身體暴露,防止患者受涼而感冒等。根據患者喜好或皮膚情況來選擇合理的清潔用品,同時需對清潔用品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并根據使用效果及目的來選擇合理的洗浴產品及護膚產品。爽身粉可減少患者皮膚摩擦,同時可吸收過多水分,并可較好地抑制細菌生長。但使用時需控制量,以免于患者皮膚皺褶處糜爛而損傷皮膚,因此使用過程中需注意正確使用。如患者存在全身性疾病者,可加強管理,并給予外科換藥,防止感染。如患者存在大面積皮膚損傷,換藥時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并發癥發生。此外,需根據患者皮膚情況來選擇藥物濃度,以免敷用時間過長而發生藥物中毒等。皮膚瘙癢者:如患者清醒可告知患者盡量不要抓、撓搓等,同時避免使用肥皂或熱水擦洗;昏迷者:做好保護性措施,并采用手套式約束帶,防止患者于昏迷躁動期發生皮膚損傷。傷口或壓瘡者可加強保護性治療,并讓患者傷口處于干燥或氧氣充足環境中,同時還需使用濕性敷料加以保護。

以加強重癥患者皮膚護理,預防與減少皮膚破損、壓瘡的發生為目的的質量管理是護理研究的重點問題,我科在近年來護理水平與責任心不斷加強,使各項護理工作都落實到位。通過對重癥患者皮膚問題的觀察,及時查找原因,采取科學有效的皮膚護理,能夠在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同時提高疾病治療效果,同時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提高其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護理措施針對性護理重癥
優化急診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中的應用
全方位促醒護理在重癥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上海此輪疫情為何重癥少
輸尿管撕脫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的臨床特點與護理體會
重癥肝炎的早期信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