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常規檢查中膽紅素對參數的影響

2016-10-09 15:55郭曉丹
中國醫藥科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膽紅素血常規

郭曉丹

[摘要]目的探討血常規檢查中膽紅素對參數的影響情況。方法選擇我院生化檢測中40例膽紅素異?;颊?,與同期40例健康者對照研究。檢測研究者的血常規,分析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等的變化,此外檢測觀察組0.5、1、2、4h的血常規,進一步分析血常規檢查中膽紅素對參數的影響。結果觀察組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血小板計數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血細胞比容、平均血小板體積、平均血紅蛋白濃度、血小板壓積、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常規檢查中膽紅素作用時間對參數無影響(P>0.05)。結論膽紅素增高會導致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出現假性升高,血小板計數出現假性下降,血常規檢查中膽紅素作用時間對參數無影響。

[關鍵詞]血常規;膽紅素;參數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3-179-03

膽紅素是一種膽色素,醫院在日常檢驗中,高膽紅素血液標本所占比例較高,高膽紅素吸光度強,會對此次檢測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到血細胞的特性,血常規的檢測是以血細胞數量大小作為基礎,所以對血常規檢查中膽紅素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尤為重要。為此我院系統性分析了膽紅素對血常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就診患者中總膽紅素超過171umol/L的4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年齡34~49歲,平均(41.9±6.4)歲;男22例、女18例;其中,21例患者為肝癌、10例患者為黃疸肝炎、9例患者為肝硬化。同時選擇40例身體健康的人員進行對照研究,年齡34-48歲,平均(41.9±6.9)歲;男21例、女19例。所有人選患者均無近期外傷史以及血液病。此次研究均得到了研究者及其家屬的同意,并通過了我院倫理研究會的批準。兩組受試者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清晨空腹時收集受試者2mL靜脈血,通過乙二胺四乙酸進行抗凝,血常規的檢查采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北京中西遠大科技有限公司,型號:NPlXFA-6000),試劑由北京中西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嚴格按照檢測說明書執行。觀察組在0.5、1、2、4h后檢測血常規。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血小板體積分布濃度、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血細胞比容、平均血小板體積、平均血紅蛋白濃度、血小板壓積、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體積等參數的變化,以及0.5、1、2、4h膽紅素對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血小板的影響。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l8.0統計數據,計量資料數據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常規測定結果分析

觀察組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血小板計數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血小板體積分布濃度、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血細胞比容、平均血小板體積、平均血紅蛋白濃度、血小板壓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觀察組膽紅素作用不同時間對血常規的測定結果影響分析

觀察組各時間點白細胞計數、紅細胞及血小板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紅細胞衰老后崩解會產生大量的膽紅素,其次造血過程紅細胞出現過早破壞也會產生一定量的膽紅素。若體內的膽紅素過高,則會導致高膽紅素血癥,臨床上一般采用血液凈化的療法。因此我們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膽紅素在血常規檢查中各種計數的變化,才能在今后的臨床中得到更好的應用。膽紅素分子結構分析中x線衍射結果顯示,存在于膽紅素分子中的氫鍵結構分子呈現出特定的卷曲結構,單鍵連接了Ⅲ、Ⅳ吡咯環。所以,形成了六個氫鍵,這六個氫鍵分別是連接了Ⅱ環與Ⅲ環亞氨基上的氫及其Ⅱ環羰基、Ⅲ環丙酸基上的羧基、氫鍵也連接了Ⅳ環丙酸基上的羧基、Ⅳ環與I環亞氨基上的氫及其I環羰基;整個分子為呈穩定卷曲的構象,在分子內部形成被封閉的極性基因,使膽紅素呈現出疏水、親脂特性。然而在在有氧環境下,膽紅素則能夠形成穩定的自由基,若膽紅素含量過高能夠與細胞發生結合致使細胞膜磷脂出現過氧化,進而對細胞的骨架造成影響。而磷脂類的雙分子層形成紅細胞生物膜骨架,主要對紅細胞雙曲圓盤形狀進行維持,而且參與了多種生理功能反應,具有較高的粘質性,其抗拉能力較強。

相關研究顯示,溶血劑具有的溶血效果與溫度有關,進而使細胞分類的計數受到影響。此外,我院的研究中,血紅蛋白在高膽紅素患者中的含量也出現異?,F象,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為系統檢測對血紅蛋白吸光度是540nm,而與膽紅素400~600nm的吸光度范圍有一定差距,檢測時受到了干擾。有研究說明,這是導致曲線漂移機制吸收狀態的原因。多項研究證實了,血小板膜由內膜與外膜組成,其中外膜形成了漿膜,是因為外膜包圍了,另一方面,血小板外膜還能夠產生出微小管,且游離端伸展向外,在血小板周圍,呈現出絲狀偽足吸附著,此時則會產生可逆的血小板聚集體,大小與淋巴細胞體積相似。阻抗法在白細胞計數中,使這種可逆的血小板聚集體不受到溶血劑的溶解,它產生的淋巴細胞樣脈沖在計數中被計入白細胞小細胞群,對白細胞計數造成干擾。而對膽紅素在不同時間對血常規的測定發現,白細胞計數、紅細胞及血小板在1、2、4h均無顯著差異。為了進一步對膽紅素對血常規的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血小板計數是否會有影響進行研究,此次我院對血常規的檢測,分別將標本置于不同室溫下對比,結果顯示,與時間并無明顯的關系,說明血常規中影響膽紅素的主要原因與時間無關,是因為濃度。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白細胞計數原則是在白細胞計數池中通過溶血劑進行紅細胞的溶解,通過電阻抗的原理進行計數。我院的研究結果顯示,膽紅素異?;颊哐t蛋白、白細胞計數均顯著高于健康者,血小板計數低于健康組。由于血常規檢測結果不能對白細胞分類進行顯示,在直方圖的分析中,中間、小細胞峰之間發生的異常峰分析中,再將膽紅素的性質加以綜合,說明這一結果的形成中膽紅素濃度較高結合了紅細胞膜的表面蛋白,改變了紅細胞膜原有的骨架結構,使之不易發生溶解,進而紅細胞存在白細胞計數池中,使白細胞計數出現假性增高現象。

總之,光學變化原理項目的影響和自身生物特性的干擾均會對血常規檢查中膽紅素對參數的結果的干擾,所以,通過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時要注意分析環境、人員、試劑及分析儀器等因素對結果造成的影響,同時也要對被檢標本自身因素的干擾進行分析,仔細對直方圖進行分析,避免檢測中假性升高與下降。由于在檢測中我們異常的白細胞不能顯示出分類,我們則要通過手工方式進行再次檢測。

綜上所述,膽紅素增高會導致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出現假性升高,血小板計數出現假性下降,血常規檢查中膽紅素作用時間對參數無影響。

猜你喜歡
膽紅素血常規
血清膽紅素、糖化血紅蛋白聯合血脂檢驗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體會
血常規檢測結果對鑒別診斷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價值觀察
新生兒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值與血清總膽紅素值的對比
總膽紅素偏高,需警惕肝臟疾病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血常規檢驗科普小常識
血常規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如何在血常規檢查中發現危急重癥的征兆
血常規檢驗的六大誤區
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新生兒黃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