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改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2016-10-09 08:23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

虎彪

摘 要: 新課改是根據當前社會的世紀發展和需要制定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制,摒棄原有的陳舊、落后的教學體制和內容。新課改的目標是滿足學生的意圖,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培養,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小學語文作為重要的基礎課程,是學生在日后發展過程必須認真對待的學科。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與時代脫節,教學方法陳舊落后,難以追隨時代的步伐,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階段。

關鍵詞: 新課改 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研究

新課改的最終目的是滿足時代發展對于人才的需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專項技能和實踐操作水平的人才,不是具備理論值基礎,只會考試的機器。本文側重分析了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變革等問題,介紹了新課改的實施背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性地提出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改革的有效途徑,希望通過本文能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變革。

1.新課改的實施背景

1.1新課改的必要性。

所謂新課改指的就是變革原有的陳舊、落后的教學體制和內容,根據當前社會的世紀發展和需要制定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制。從新中國成立始,國家已經開展過多次的課程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有特定的社會背景和實施目標,當前的新課改目標是為了滿足學生的意圖,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培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專項技能和實踐操作水平的人才,不是具備理論值基礎,只會考試的機器。小學語文作為重要的基礎課程,是學生在日后發展過程必須認真對待的學科。當前的學制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與時代脫節,教學方法陳舊落后,難以追隨時代的要求。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階段。

1.2新課改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

新課改的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體,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和較高的實踐水平。新課改的最終目的是滿足時代發展對于人才的需要。新課改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幾點:(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與教學相關的活動和實踐都要以學生為基本參考點。(2)新課改的實施要通過具體的教育教學方式和內容改革實現,小學語文是重要的基礎環節,其改革重要性不言而喻。(3)新課改的順利實施需要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基礎,學生要跟隨老師的腳步,老師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問題,雙方互相尊重,增進交流。

2.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存在的問題

2.1教師專業素質不達標,忽略實際重要性。

老師對于新課改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到最終的實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新課改的不斷演進的確會對傳統的教學方式產生打擊,會使老師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新課改的實施是對傳統教育的顛覆,老師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掌握和學習,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為了更好地達到新課改的要求,老師們的專業素質也需要提高,明確新課改的重要意義。上述內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實際的調研基礎上的,是教師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老師在新課改過程中充當的角色是引導者,只有充分掌握情況才能促進學生的更好發展。

2.2教學方式落后,阻礙學生發展。

當前,受到多年以來傳統教育的壓制,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陳舊落后,難以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實現預期教學目標。新課改的實施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因此要摒棄落后的教學方式。傳統體制下的教學方法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死氣沉沉,老師只會照本宣科,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毫無興趣可言。

2.3學生脫離實際,理解體會能力下降。

語文是一門多元化的教學門類,其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同時又以傳統的文化和文學藝術為基礎。小學生正處于培養自身品格和情操的關鍵時期,語文承擔的作用就是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但當前的語文教學方法下,課本內容與實際存在一定的脫節問題,小學生并不能根據自身的情況掌握和理解文章中的內容,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問題。

2.4師生存隔閡,交流中斷。

師生之間存在隔閡使得正常的教學活動出現了異常情況,老師不能全面客觀地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不能完全跟隨老師的腳步學習。新課改的實施重點是以學生為中心展開的,如果學生與老師之間存在隔閡,學生就無法發揮實施主體的作用,新課改就無從談起。

2.5教學缺少實踐。

無論是哪一門學科都需要具體的課外實踐,課外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上提到的內容和知識。語文教學在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下,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教學缺乏實踐環節。所以,語文課程以課堂、作業、考試為主,學生能力難以在實踐中得到培養。

3.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改革的有效途徑

新課改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志。小學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關鍵時期,因此,一定要通過前期內容引導的方式完善教學方法。所謂前期內容引導就是在實際開課前,老師要根據下一堂課的內容給學生做出必要的前期鋪墊和任務安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情況。課本內容是聯系老師和學生的橋梁,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感觸就需要和老師進行必要的探討,進而融洽師生關系。

完善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小學生更喜歡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和自由、歡樂的課堂氛圍,當然在這個環境中要體現出必要的啟發性原則、引導性原則和學術性原則。

4.結語

上述內容側重分析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變革等問題,介紹了新課改的實施背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性地提出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改革的有效途徑,希望通過本文能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變革。

參考文獻:

[1]魏聰輝.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方法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2(11).

[2]楊瑞芳.探究小學語文開放性閱讀的教學方法[J].學周刊(教育科研),2013(08).

猜你喜歡
新課改小學語文
緊跟新課改新布局,提升一輪復習效率
新課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創新實踐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