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語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教與學”的最佳方式

2016-10-09 11:25
考試周刊 2016年77期
關鍵詞:教與學創新教學教學方式

秦榮榕

摘 要: 新課改理論指導下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不僅要有效靈活地傳授知識,還要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之間要進行情感交流,教學互動,因此,在組織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與學,讓學生期待上英語課,使他們愿學、樂學、勤學。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創新教學 教學方式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素質教育觀念下的英語教學應該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隨著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棄舊汲新,培養出有扎實基礎、有創新精神、有開拓能力的年輕一代,是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

一、激發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興趣對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主動參與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主動性等有很大作用。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多設計一些活動與游戲,使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

1.活動與游戲的多樣性

如果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千人一面”,缺乏合理的變化,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無形之中鑄成了學生的厭學情緒。因此,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的最佳途徑就是每天反思自己的課堂設計并有新的創意。如在Guessing games中,教師就可以采用缺字母定格猜詞、手寫口猜、背部書寫猜詞、看口型猜詞、氣球猜詞等多種方式。

2.活動與游戲的難易度

活動與游戲難度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的熱情,并隨時注意控制活動與游戲設計的難易度,使課堂處處充滿懸念與挑戰,使學生在嘗試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如果難易度太大,就很難面向全體學生;如果難易度過小,就會失去挑戰性,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創新

通過語法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語言規律,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等實踐,更好地培養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正確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有了語法規則才能完整地表情達意,才能使語言成為人們可以理解的“特質”。因此,我們必須更新觀念,正確領會新課程標準關于語法教學改革的精神,使語法教學真正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服務。在教學時,應摒棄“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語法教學與閱讀、聽力、口語和寫作等技能訓練相融合,將語法內容自然地滲透其中,從而更好地促進閱讀、聽力、口語和寫作教學。

對于初中英語的學習,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了解英語語言運用的規律,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包括考試能力,要做到把語法知識的傳授貫穿在課堂交際之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做事我們必須抓住重點與核心,分清輕重緩急,排好輕重順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對于語法學習也是一樣,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弄清楚英語語法教學的重難點。針對英語語法的學習,我們首先要掌握哪些是常用的基本語法,針對難度系數較大、運用頻率較低的語法,我們可以有選擇性地學習。如初中英語教材中五個基本時態(the presen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he past tense, the future tense)是教學的重點,要求學生領會五個基本時態的概念、含義、動詞結構等,并通過訓練能熟練運用。對不要求掌握的項目應讓學生了解熟悉其意義,做到心中有數,碰到能認即可,如其他三個時態(the past perfect tense,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in the past)就屬這一范疇,只要了解就行了,隨著學習的深入,可以慢慢地掌握??傊?,要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性。人的學習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教師必須突出重點,掌握重點知識。

三、實現教師角色轉變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是導演而不是主演。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新的教育形勢要求教師必須實現角色的轉變。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實踐證明,有效教學不在于教師講得多么精彩,也不在于教師講了多少內容,而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多少,學會運用多少。因此,教師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時刻記著學生,面向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設計活動,使他們變成主動的語言實踐者,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教師實現角色的轉變,對打造高效課堂是非常重要的,是農村英語課堂教學新思路。

四、開發學習潛能,發展自學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潛在的。作為人師,其有責任挖掘和開發學生的這種潛能。怎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是挖掘這種潛能的關鍵所在。

1.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閱讀課的最終目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尤為重要。在每次的閱讀課上,我都會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教學仁愛版英語九年級上冊“Chinas Large Population”為例,我先展示幾幅中國春運的圖片給學生看,詢問他們這是什么情景。有幾個學生立刻能反映出這是春運的情景。我又問:“為什么中國的春運會是這樣的?”有同學回答說“因為集中出行”、“因為中國人口多”……我接著問:“中國人口多,除了造成類似春運的交通問題,還造成了別的什么問題?”“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全班同學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非常熱烈,為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做充分的準備。

2.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學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使學生讀懂簡單的文章是教學的主要目的。怎樣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學習方法的指導。閱讀前要給學生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比如在教學“Noise Pollution”的時候,我先設置兩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做第一遍閱讀。

A. What is harmful to humans hearing?

B. Why many teenagers in America can hear no better than 65-year-old people do? 這兩個問題相對簡單,學生通過閱讀能很容易地找到答案。然后我讓他們做第二遍閱讀,找出這篇文章的Topic Sentence,替換文章里的詞組“is harmful to”,并完成三個填空練習:How does noise harm peoples health?

A. People often ?搖 ?搖.

B. People often feel ?搖 ?搖 and ?搖 ?搖.

C. People may become ?搖 ?搖 or ?搖 ?搖.

最后我讓學生做第三遍閱讀,并根據文章完成一篇Fill in the blanks。三遍閱讀都有不同的任務,任務由易而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能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能力。

總之,狠抓課堂改革,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新思路,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的新形勢下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銳意改革,積極進取,打造高效課堂,開創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新天地。

參考文獻:

[1]曹俊福.淺談初中英語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

[2]徐躍英.談陶行知創造性教育思想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

猜你喜歡
教與學創新教學教學方式
楷書的教與學
教與學
讓“預習單”成為撬動教與學的支點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創新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實施才情個性化教學
基于身體與職業素能的中職體育創新教學研究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高中數學高效教學方式與方法優選例談
高中化學教學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