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

2016-11-24 18:49陳玲王宇紅
2016年33期
關鍵詞:創新創業能力大學生

陳玲 王宇紅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的關系,分析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提出以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創新創業能力;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大學生

一、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對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

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意指大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知識,結合現實情況和具體問題,提出新方法或者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體現了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是指大學生具有發現的眼光和創新的智慧,能夠從已有的領域中發現新的商機,并將新的商機投入運營且產生經濟效益的能力。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都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兩者相輔相成。[1]

知識產權知識和技能貫穿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始終,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駕護航:

(一)創新創業認知階段

在創新創業認知階段,大學生首先需要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在此過程中儲備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學習創新創業的相關教育課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同時能夠運用專利檢索功能,提前對可能申請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進行檢索、查重,就可以有效避免重復研發,真正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二)創新創業籌備階段

大學生在創業之初進行項目規劃與組建團隊時,企業或者團隊成員往往掌握著對企業或者創業至關重要的一項或多項秘密,比如策劃創意、創新技術、獨特的生產工藝等。如果不了解如何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沒有和相關人員簽訂商業秘密保護合同,一旦出現知曉重要商業秘密的員工跳槽事件,就可能給剛剛成立的公司帶來嚴重的后果。

(三)公司成立階段

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后進行商標注冊時,必然用到知識產權法中商標法的有關知識。我國《商標法》第8條規定了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的構成要素,第10條界定了不能作為商標使用注冊的標識范圍,為大學生申請商標注冊提供了明確指南。如何進行商標注冊、如何保護自己已經注冊的商標,發生商標糾紛時如何處理等等,都離不開對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制度的學習。

(四)公司運營階段

在公司正常運行、業務范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加盟與合作的重要性開始顯現。但是由于創新創業大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比較淡薄,少有在加盟或者合作合同中明確約定一旦產品或技術做大或者發生利益沖突時應如何保障自身利益。因此,對于發明、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的權屬、使用期限等都應該事先達成合意。類似的知識在知識產權教育中都會涉及。

二、目前高校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不足之處

(一)高校對知識產權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自1978年、1980年、1985年商標局、專利局、版權局先后成立后,中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與執法體系才漸趨完善;1994年6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發表《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詳細闡述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基本立場和態度。1996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成立知識產權審判庭,負責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指導監督全國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直到最近幾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并分別在2014年11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部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助力創新創業、升級“中國制造”,在2015年9月10日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提出中國政府將盡最大力量保護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才逐漸得到全社會的認可。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4年11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其目的就是要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和創新性人才的培養,為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但落實到高校層面,教務、學生管理部門、專業院系以及大學生自身普遍認為知識產權屬于法學專業教學內容,與非法學專業學生沒有多大關系。在這種意識主導下,知識產權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多數高校沒有設置相應的知識產權教研機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研究也很粗淺,與外界的知識產權實務部門更缺乏聯動,不能及時為大學生提供相關政策和知識及實務咨詢,導致大學生對知識產權教育開展的認知度不高,給高校創業型大學生的培養造成不利局面。[2]

(二)高校知識產權教育資源匱乏,教學手段單一

知識產權教育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既需要大學生熟悉知識產權的相關理論知識,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在實踐中如何去運用它們。例如:在研發出一項新技術、新產品后如何判定它們是屬于哪種專利,是屬于職務發明還是非職務發明,應該如何進行專利申請,申請的一般過程是什么,提前都需要準備哪些相關資料等;在現實生活中被他人侵犯了專利權后,應該通過何種方式向哪些部門提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訴求;如何避免無意識地侵犯他人權利等等。真正將知識產權法帶出課堂、帶進生活,切實地為大學生們的創新創業保駕護航,才是最受學生們歡迎的教學方式。

(三)師資力量不足,教師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當前,知識產權課程主講教師普遍精通法理,但缺乏實踐經驗;法學專業背景的老師不懂科技和理工科知識,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的教師又不精通知識產權的運營管理和法律制度。[3]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需要更多跨學科背景、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

三、加強知識產權教育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措施

(一)加大高校知識產權教育資源投入,力求教學形式多樣化、實踐化

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以及傳授知識產權的相關理論知識外,要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論壇、知識產權征文、知識競賽等活動,宣傳普及知識產權文化。全面運用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等手段,增加實訓內容,必要時也可帶學生旁聽知識產權案件的庭審,拓展視野。

(二)提高知識產權教師整體素質

在提高高校知識產權教師整體素質方面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邀請國內外的知識產權教育專家與教師進行交流,分享他們的教育教學心得,對教師在知識產權教育中產生的困惑進行解答,并向教師介紹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知識產權師資的整體教學水平。其二,鼓勵知識產權教師兼任知識產權領域的社會職務,豐富知識產權的實踐經驗。[4](作者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4JZ028):理工科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研究;西安理工大學教學研究項目(xjy1510):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理工科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研究——以校選課《知識產權法》教學改革為切入點

參考文獻:

[1] 錢趙華.大學生創業素養多層次培養體系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27).

[2] 徐阿進.浙江省高等學校知識產權教育現狀與對策[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2,(3).

[3] 郭秋梅,楊曉研,牛廣召.高校知識產權教育狀況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高教研究,2009,(5).

[4] 楊琳,盛艷,董斌榮.高校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知識產權教育架構研究[J].職教通訊.2014,(36).

猜你喜歡
創新創業能力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試論高校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路徑
校園環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