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L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的初步應用

2016-10-11 13:09張志亮
科技視界 2016年24期
關鍵詞:臨床教學

張志亮

【摘 要】PBL教學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與以往傳統教學法(LBL)相比,PBL在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優勢。我們將PBL引入呼吸病學的臨床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介紹了PBL在呼吸病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初步的體會,以期為廣大同道提供參考。

【關鍵詞】PBL;呼吸病學;臨床教學

目前在醫科院校中,呼吸病學的教學仍大多采用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即教師的主要是“教”,學生是被動的“學”,兩者缺乏互動,學生難以發揮學習主動性,當他們進入見習和畢業實習時,知識不能很好的轉化,對患者的病情不能作出正確的分析。

現代的醫學教育不僅要給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還要提倡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先進的思維模式,其中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利用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關鍵。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填鴨式”、“灌注式”已經不能滿足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需要。

1969年Barrows教授首先將以“問題導向學習的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引入醫學教育領域[1-2]。它不同于傳統的LBL教學模式,PBL是在以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導入具體病例,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自學和討論,從而解決臨床問題的教學方法,其核心內容是以學生自學和討論為中心,教師適時引導。這種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了學生探索意識,有利于高素質醫學人才脫穎而出。

1 在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PBL教學法的初步應用

幾年來,我們在本科生的呼吸病學的臨床見習和實習過程中,作了部分采用PBL的教學模式的嘗試,初步取得了一些粗淺的體會。臨床見習和實習是醫學生接觸臨床實際并從學校走向社會第一步。在這一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醫學基礎理論,具有一定的自學和綜合分析能力,但缺乏臨床實踐,對于病例的認識往往較為生疏和表淺,不能抓住疾病的特點和重點。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采用PBL教學模式,老師提前根據教學大綱,選擇合適的示教病種及見習需要的病人,讓學生事前熟悉具體病種、查找并閱讀相關文獻。課堂上,老師提示性地簡單介紹患者的病史,查體結果、生化指標、??茩z查等病歷資料,學生對患者進行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從而獲得對疾病的認識和體會,以增強其臨床鑒別和分析能力。

見習和實習醫師需要結合課堂上所學的專業知識,對理論進行復習鞏固并充分熟悉病例,圍繞臨床實際問題加以思考,這樣才能在接觸病人過程中抓住重點,有的放矢,才能有計劃的詢問病史、了解病情。例如,對于“慢阻肺”患者,布置學生要預先搜集慢阻肺相關資料,針對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做分析,由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逐一提出肯定或否定意見的依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匯報及討論,積極引導討論緊扣主題,對于學生診斷錯誤的地方,不急于否定,而是讓學生自己給予理論支持或提出問題,如學生提出對慢阻肺的進一步確診,還可通過纖支鏡活檢,并作病理檢查,教師則乘勢提出具體如何操作的問題,我們則帶領學生查閱支氣管鏡文獻,組織參觀該操作流程,最后公布慢阻肺病理檢查結果,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慢阻肺的認識;接觸具體病例時,我們帶領醫學生下到臨床,對預先溝通過的病人進行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從而獲取我們需要的臨床信息。在上述步驟中,帶教老師需要及時指出問診、體格檢查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最后,根據課前提供的相關患者的影像資料、生化檢查及病理檢查等結果,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補充和強化知識點,引導醫學生總結歸納,對重點、難點和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的關鍵點進行講評,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臨床診斷;在診斷明確后,讓醫學生根據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知識,針對該患者制定治療方案,并就各自的方案進行討論,闡述各自的觀點,加深對各種治療方案的認識。課后,我們繼續組織他們密切隨訪該病例,了解其治療效果。最終依據以上的歸納總結,從而使醫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疾病的的知識點,提高了獲取臨床資料、綜合判斷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2 在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的體會

我們在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模式的時間相對較短,體會還比較粗淺,在此愿與同道們作以交流。

2.1 PBL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的能力

PBL教學法的應用,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核心和本質是學會學習的本領。學習不僅僅學會“答案”,更重要的是學會解決復雜和實際問題。我們感到:PBL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通過PBL教學,學生對呼吸病學的學習熱情和參與意識以及學習效率,有了明顯地提高,使對知識的理解力及記憶力得到了加深,臨床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有助于醫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很快地適應臨床工作。

2.2 促使教師做到優化知識結構,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教學相長

作為PBL教學的引導者,帶教老師在教學中也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帶教老師具備敏銳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擅于引導醫學生展開各種有針對性的討論,激發醫學生強烈的進取心和求知欲;同時需要帶教老師課前充分準備教案和臨床病例資料,不斷更新知識,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帶教老師的理論基礎、教學水平、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夠在PBL教學中不斷強化提升[3-4]。

2.3 PBL教學法促進師生間互動和同學間對話交流

PBL教學模式的中心是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因此,我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教學理念要從根本上發生轉變,樹立教師是幫助學生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學習的“引導者”這一觀念[5]。教師必須通過轉變角色,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才能成為教學的組織者、知識的引導者。教師在PBL教學中通過與學生交流,才能及時發現問題,采取因材施教,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3]。

PBL教學是一種對話式的學習方式[6]。PBL教學通過對話交流,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供給他們能夠充分自由地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使學生在批判、借鑒、吸收他人的見解中,推翻或強化、整合或充實、生成或重構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建立起正確的概念。

總之,實踐證明PBL教學法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可以彌補傳統醫學教育的不足,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對臨床思維的培養也有一定的幫助;對于教師而言,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手段,加強了師生聯系,可以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提高了教學效果。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師資水平不斷地提高及教育體制不斷地改革,相信PBL這種教學模式會在更多的臨床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2]黃斌.PBL與我國的教育現實[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5,6:7-9.

[3]楊志文,金連弘,李光,等.論PBL教學改革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2:27-28.

[4]吳玲玲,侯紅英,梅志雄,等.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方法成效的關鍵因素[J].中華教育雜志,2010.30(1):88-90.

[5]李剛,王志農.轉變師生角色適應PBL教學模式[J].醫學教育探索,2008,7(2)128-129.

[6]林瑞清.對話式教育基本問題再認識[J].現代大學教育,2007,1:19-23.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臨床教學
醫患溝通能力在兒科臨床教學中的培養
醫學院校臨床教學階段學生教育管理研究
淺析醫改影響下的臨床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