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2016-10-13 22:03張翔
考試周刊 2016年79期
關鍵詞:課外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張翔

摘 要: 課文閱讀作為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增加學生閱讀量、豐富學生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F如今,加強培養小學生的課文閱讀能力已經成了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之一。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語文課文閱讀教學的發展,教師應當打破傳統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弊端,避免“填鴨式”等落后的教學模式的出現,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本文以小學語文課文閱讀教學為主要研究目標,對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課文閱讀教學進行策略探究,以期促進小學閱讀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教學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新課標已對我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突出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重視積累,突出閱讀,積極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感知能力等。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并不是補課、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庇纱丝梢娬n外閱讀對學生發展和成長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進步的引路人,應當做到以生為本,循序漸進,幫助學生真正愛上閱讀。

一、調動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閱讀教學中獲得提升與發展。首先,作者激趣,貼近閱讀。小學生大多處在崇拜名人的階段,因此,教師便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將其與讀書結合,將學生喜愛與崇拜的相關文學家邀請到學校,以演講、座談會等形式,讓他們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中間先展開“我最喜愛的文學作者”的投票活動,然后讓學校與投票率最高的前三名作者進行協調,盡可能讓學生喜愛的作者到學校開展相關的閱讀教學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及見到喜歡的作者的幸福感都會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進而使得學生的閱讀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其次,漂流激趣,營造氛圍。何為“漂流”?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將自己讀完的書,隨意放在一個地方,然后接下來發現這本書的人可以任意閱讀,但是在閱讀完之后,要將其放在原來的位置,直到下一個讀書人的到來。這一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打破借書證、押金等外物的限制,有利于強化學生愛護公物和分享的意識、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促進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發展。

二、遵循課外閱讀教學中的三個轉化

首先,被動閱讀轉化為主動閱讀。相較于被動閱讀而言,主動閱讀更有助于讓學生感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率。在現如今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個性化閱讀已經逐漸成為學生進行主動閱讀的根本保障,為此,教師就要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課外讀本進行閱讀,并掌握閱讀進度。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地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打破自己的教學權限,給學生創造交流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中形成屬于自己的批判與質疑的精神,進而實現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其次,功利性閱讀轉化為經典性閱讀。閱讀的功利性越強,就越會阻止學生思考的步伐,真正的課外閱讀應當是以提倡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由此可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經典著作,密切學生與經典著作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真正沉浸在課外閱讀的氛圍之中。最后,孤立性閱讀轉化為拓展性閱讀。拓展性閱讀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進一步提升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進行閱讀課程的講解時,就要盡可能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時候,要學會如類比、比較等一系列閱讀方法,能夠在閱讀中比較不同作品或是作品中的人物的不同之處及相同之處,通過這樣的拓展性的閱讀,學生的閱讀意識會在無形中得到強化,同時他們對作者及作者作品中所展現的情感和背景也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和體會。

三、傳授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好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和大綱等,對學生進行相關閱讀方法的指導和教學。首先,以“選”為基礎。對學生而言,書籍是無窮無盡的,因此讓學生如何對書籍做出正確而合理的選擇,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對學生來說,像是適合學生發展、符合學生需求、學生樂于接受的書籍,基本上都是可以選擇閱讀的。例如《十萬個為什么》、《哈利波特》等。其次,以“寫”為輔助。所謂的閱讀,并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而應當是吸收書籍中的精華所在,將其內化為所有物。每天堅持寫讀書筆記,則是一種較好的吸收和回顧閱讀的方法。讀書筆記的完成步驟基本分為三步:第一,將自己喜歡的字詞句抄寫下來,先端正閱讀的態度。第二,發現抄寫句子中所展現的美,練就出能發現美的研究。第三,寫評語或是讀后感,培養語感,積累閱讀經驗。最后,以“匯”為根本。學生在閱讀之后的交流,總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文閱讀能力,教師就可以舉辦以“相約星期五”為名的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推薦喜歡的一本書,分享閱讀心得,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成長。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學生對某些書有所感悟后所寫成的小文章,張貼在一塊專屬墻上,因此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起“共生效應”。

總而言之,小學課外閱讀教學作為提高學生閱讀素養、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應當被教師和學校關注。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做到以生為本,全面貫徹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對學生閱讀的文本進行有效而合理的選擇。我們堅信,只要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相互配合,我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就一定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萬國琴.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智樹章.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5.

[3]劉麗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探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

猜你喜歡
課外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課外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