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高校學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2016-10-14 19:24邵君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學籍管理以人為本

邵君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加快,教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尤其高等教育發展更是迅速。學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完善學籍管理工作,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教學管理適應當前教育發展形勢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高校學籍管理工作存在的基本問題,并對高校學籍管理如何踐行人為本理念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幫助高校教育工作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 學籍管理 管理隊伍

一、以人為本的學籍管理理念實質

在教育活動中,學生既是教育的主體,又是教育的目的,這就要求教育必須以人為本,注重人的主體地位,充分解放學生的思想,保證學生的潛能得到全面的開發。近年來,隨著辦學規模迅速擴大,高校的學籍管理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對學生的人性關注,在管理過程中,往往只重視教務管理工作,過于強調制度化和命令式,忽視了學生的自我管理。同時,某些管理制度過于死板落后,靈活性不足,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無法適應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任何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都應該圍繞該目的進行,學籍管理工作也必須緊緊圍繞“育人”這一中心思想開展,從學生需要和社會需求出發,注重學生在學籍管理中的主體地位。

二、建設以人為本高校學籍管理制度的建議

1.完善學籍管理制度

回顧學籍管理工作發展歷史,從2001年國家實行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制度,到2004年開通學歷電子注冊圖像校對系統,再到2011年教育部啟動學籍學歷信息管理數字密鑰工程,保障學生學歷信息的機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等。這些重大舉措,無一不對學籍管理工作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高校在建設學籍管理制度時,要結合我國的教育政策方針和制度,在教育主管部門的統一指導下,改變思想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從而保證建立的制度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大學生是一個向往自由的群體,追逐個性的特點尤為突出,所以學校應表現出更多的人文關懷,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學習、成長,激發學生創造性。同時,高校在建設學籍管理制度時,也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合法權益,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和保障,積極號召學生參與到建設學籍管理制度工作中,從而制定出更加合理民主、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學籍管理制度。

2.建立以人為本的學籍管理機制

學籍管理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而健全的管理機制則是學籍管理的重要環節,關乎教學秩序的穩定與否。高校在進行學籍管理工作時,應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努力建立健全的學籍管理機制。首先,高校對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視應上升到學校層面,成立由校、院(系)兩級領導的工作小組,各部門共管齊抓,院(系)教學秘書和輔導員(班主任)具體落實,同時爭取讓全校師生參與學籍工作的監督,不斷完善工作運行機制。同時,高校學籍管理應本著“管理者即負責者”原則,建立管理分級責任制,明確管理人員工作責任。如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完善由誰承當,組織和人員的統籌、協調和監督該誰負責,具體的執行工作又該如何分配角色等。只有明確了職責,健全了責任制度,學籍管理工作才能規范、高效。再次,建立健全的學生申訴機制。不管是基本的學業記載、信息異動、在校期間獲得的榮譽或受到的處分等都對學生的就業、未來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認為不公平的處理結果應給予學生申訴的權利,如成立校長信箱、院長開放日,設立舉報箱等,讓學生有良好的渠道表達訴求。

3.提高學籍管理人員水平

學籍管理人員不僅需要較強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也要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一方面學籍管理人員除了認真學習和研究各項政策和規定,還需自覺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以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和業務素質。如利用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學籍管理業務培訓來交流管理經驗,學習業務技能,取長補短;此外,學籍管理人員要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在繁瑣枯燥的學籍管理工作保持高度責任感,承擔起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同時在行使管理權利時,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解決困難,樹立主動服務意識,把“管理即服務”的思想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高校也應制定行之有效的學籍工作獎懲措施,定期對學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以考促學,拓寬學籍管理人員知識面,提高工作效率。

4.完善學籍管理系統

a建立完善的學籍系統管理平臺

首先,完善學籍管理系統的功能。完善“學籍管理”“注冊流程管理”“學生管理”“學生證明管理”“通知書管理”等學籍管理系統功能模塊的設置,并根據需要不斷調整和設置新的管理功能。其次,維護學籍管理數據庫的正常使用。學籍數據庫是基礎數據庫,學籍管理系統必須做到實時更新學籍數據才能保證教務系統正常運行,財務系統正常收取學生學費,圖書管理系統正常借還書等。最后,做好學籍系統管理平臺與其它數據平臺的對接工作,實現學籍信息的兼容,優化學籍信息資料檔案管理,減少重復勞動。

b充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和網絡手段,促進學籍管理信息化

建立從新生報到入學、繳費注冊、學年注冊、學籍異動、獎勵、違紀處分、畢業審核、學歷電子注冊等信息化管理手段。通過校園網,讓學生隨時可上網查詢自己的信息、成績、學分、選課、繳費等情況,對自己的成績和學籍信息有異議的可及時反映,還能查詢到學籍管理的規章制度,了解期末考試總體安排,掌握轉專業、提前就業、考勤、考試、領取畢業證書等有關規定,甚至能自助進行休學、復學、課程免修、免考、保留學籍申請,通過信息化、網絡化管理,盡最大可能為學生提供服務支持平臺。

5.注重管理理念的靈活性

學籍管理作為一項政策性較強的工作,要求實際工作中要努力遵循相應的規章制度,但基于教育管理的客觀規律和人本理念,學籍管理工作必須靈活化。首先,學生對教育的選擇具有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要求,靈活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如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在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多樣化,學生可按規定選擇提前或延遲畢業。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學習需求和學習節奏來安排大學生活,把學生從大學課程的接受者變為決策者。其次,要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和興趣。如轉專業,一來學校應根據社會對人才需求情況的發展變化,經學生同意,必要時適當調整學生所學專業;二來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等自主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學籍管理的靈活化深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和人性關懷,有助于學生將學籍管理上的規定轉化為學習的內在動力,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高校傳統的學籍管理工作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因此高校在學籍管理制度、理念和人員等方面必須進行改進,尤其要把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融入學籍管理工作當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提升服水平,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利保障,從而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婧賢.試論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籍管理[J].現代企業教育:學術·理論,2014(10):129.

[2] 李江.關于高校學籍管理工作探討[J].鴨綠江,2014(11):342.

猜你喜歡
學籍管理以人為本
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改革成人教育學籍管理的研究
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思考
計算機應用技術在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中應用策略
高校學籍管理問題探析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對憲法沿革的幾點思考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