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

2016-10-14 02:21何育民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心理問題成因對策

何育民

摘 要:近年來,高校經常發生在校大學生因承受不了生活、學習等壓力的情況下做也極端行為的事件,盡管有關專家一再強調這是“專案”、“個別現象”,但沉重慘痛的現實卻為我們敲響警鐘,加強大學生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他們不健康心理狀態形成的成因進行全面分析,并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刻不容緩。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對策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TO)早在1948年成立時在憲章中對健康一詞就作了如下定義:“健康不僅僅是軀體無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也就是說,人的健康還應包括心理健康。然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情況不一的心理不適現象,如:抑郁消沉、情緒低落、孤獨焦慮、萎靡不振等。若這種心理異常不加以克服改善,長期以往,就會成為一種心理障礙。當心理障礙嚴重到一定程度便會轉化為心理疾病。因此,加強大學生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地預防大學生心理障礙、防治心理疾病,使大學生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重要使命,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

1.對大學學習生活環境適應困難

大學同中學相比,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從內容到形式均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有老師、家長的直接安排和督促,這就需要學生具有相當的獨立安排學習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學生會感到不能適應,并因此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與不安。再則,大學生普遍有著較強的優越感,他們一直是學校的寵兒、教師的驕傲、家長的榮耀,然強中自有強中手,進入大學后,面臨同學間競爭壓力加大,無形中加重了大學生的緊張感、壓迫感和焦慮感,一些基礎相對較差、能力相對較弱、個性不夠堅強又好勝自尊的大學生就可能產生各種消極情緒,如:悲觀失望、怨天尤人、憤懣、妒忌等。這些消極情緒若持續下去,便會產生多方面的心理問題。

2.缺乏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

大學實施的是既嚴格又寬松的管理體制,倡導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學生自我支配的時間較多,有很大的自主權。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合理地駕馭時間,科學地安排生活,主動學習,多方面培養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若缺乏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便會迷失方向,誤入歧途,如:迷戀網吧、沉溺錄象、癡迷賭博等。有的甚至經常逃課,癡迷上網,總是在網絡世界尋找更強勁的刺激,大量業余時間用來打牌玩樂,自甘墮落,缺乏自律。久而久之就回避社會現實,淡化現實中的人際關系,從而造成一定的性格缺陷。

3.個人心理品質的缺陷

心理品質受人的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影響,個體在氣質、性格方面的類型不同即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如:膽汁質就會存在易怒易暴缺陷,抑郁質就容易產生多疑、多愁善感的憂郁情緒。類似的這些個人心理品質的缺陷若不通過主觀努力予以克服,在受到某些外來刺激時就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4.個人生活方面的挫折

家庭的種種不幸,個人生活上的挫折,同學間相處的矛盾和壓力、考試失敗、理想破滅等等都會使一部分大學生受到嚴重打擊與挫折,因這些方面因素而造成的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現象是經??梢姷?。表現為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從而產生孤獨感、虛無感、自卑感等。如果對遇到的困難和面臨的挫折缺乏應有的心理準備,感到突然、不可理解,其挫折感也就越強烈,而忍受挫折的能力卻大大降低,這樣也就越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在大學,同學間相處的矛盾和壓力加大,人際關系顯得很微妙,倘若處理得好,無疑能促進自己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進步;倘若處理得不好,則有可能給自己或他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傷害。

5.社會環境帶來的沖擊和影響

大學生雖身在校園,但社會環境的任何變化和動向都從不同程度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如果社會政治、經濟狀況與有關政策發生迅速、巨大的變化,若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就會在心理上產生與社會不協調的感覺。如:嚴峻的社會就業形勢、社會腐敗現象等均沖擊著他們,使他們產生一些不安情緒,甚至喪失安全感與信任感等。大學生作為社會上的敏感人群,任何新鮮事物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刺激著他們。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網絡化、信息化社會,加上近幾年影視行業的迅猛發展,暴力恐怖影視與日俱增,學生很容易在網絡或影視世界尋找到色情、暴力的東西。武俠小說和暴力恐怖影視往往會促進暴戾性格的形成,加大社會的暴戾程度。學生一旦精神受挫,失去理智,就會模仿網絡或暴力恐怖影視對社會現實進行反抗??梢姸喾N社會現象、環境沖擊對人的心理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二、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1.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自我意識。

大學生能否正確地、實事求是地認識自我,與能否保持心理健康有著密切關系。既不可高估自己,自負專斷、趾高氣揚;也不可過分自卑失望。只有勇于參加各種學習、生活及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表現客觀地認識自我。同時注重與周圍人溝通交流,正確對待周圍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并適時地與他人進行比較,取長補短。如:獲成功、榮譽時與更有成績者比較,避免自我評價過高;失敗、失意時與更困難的人比較,增強自信心。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始終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態。

2.加強性格鍛煉,培養多種興趣。

大學生應正確認識自己的性格特征,主觀上加強性格鍛煉,努力發展良好的個性特征,克服個人心理品質的某些缺陷。如:外向的人要發揚善社交、愛活動、精力充沛、樂觀向上的性格;避免沖動暴躁、草率魯莽。內向型則要發展安靜、細致、謹慎穩重等特征,克服容易產生悲觀情緒的性格特點。學校、教師、乃至個人均應注重培養多種興趣,豐富大學生活,轉移消極情緒,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并不斷確立新的學習目標和個人發展理想,將已實現的近期目標、理想的成就感、自豪感化為動力,集中精力、刻苦鉆研把自己培養成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3.引導學生合理調節情緒,正確對待挫折。

不良的情緒最容易使人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而積極、愉快的情緒,則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點之一。因此,要教育、引導學生合理調節情緒,培養樂觀主義精神,保持良好的心境。當遇有不順心的事而產生不良情緒時,要及時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調節,如:與人訴說、痛哭一場或適度發怒等。以便使內心壓抑的不良情緒得以釋放。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要勇于面對個人生活方面遇到的挫折,實事求是的分析產生挫折的原因,尋找力所能及的補救措施使自己盡早從挫折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也可轉移目標,以其他方面獲得成功的喜悅減輕原先的挫折感。

4.加強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工作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預防,但對一部分已經形成心理障礙甚至引發心理疾病的學生而言,加強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工作,及時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目前,我國許多高校盡管建立了心理咨詢或輔導中心,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仍然是看重學生成績是否優秀,能否發表論文,最后能否找到工作等,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還比較薄弱。有些高校由于缺乏專職人員或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心理輔導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那么,怎樣建立更有效的心理咨詢,讓學生在遭遇精神苦悶時,能找到傾訴的對象,大膽講述自己的精神障礙?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教育界的深思。

另外,團體心理輔導的意識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也很缺乏。所謂團體心理輔導,就是面對全體學生進行一些主題明確,學生參與實踐體驗,開展游戲互動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在發達的西方國家非常普遍,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健康心理,讓他們從容面對挫折,面對人生。不是有問題的孩子才需要輔導,而是每個成長中的孩子都需要輔導。

最后,學校的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異常,關注特殊學生,應以“談心”接納的方式與他們交心,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教育批評,那樣的結果只能使學生表面應允,內心還是排斥、抵觸,不信任老師。同時,作為學校方面,在對學生作思想品德教育同時,還應進行關注生命、珍惜生命和人性方面的教育,加強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教育,使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更進一步,從而正確對待挫折,珍惜生命。

參考文獻

[1] 林正范.《大學生心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 高漢運 .《大學生心理健康概論》.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猜你喜歡
心理問題成因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說說兩種『白氣』的成因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暈紋石成因解讀(上)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關注學生的心靈花園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活動中的有效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