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的特色化探索

2016-10-17 17:25袁敏
科技視界 2016年21期
關鍵詞:教學體系城鄉規劃實踐教學

袁敏

"

【摘 要】結合長沙理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教學探索與實踐,以新形勢下城鄉規劃專業教學調整為契機,以實踐教學的特色化為突破,建立“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強能力、專方向”的實踐教學理念。通過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法的調整,在理論課程的實踐環節、設計課程的課題實踐、實習課程的專題實踐三個層次逐步深化實踐教學,并形成“詳細規劃+建筑設計”的微觀設計特長,以及“社區規劃+村莊建設”的基層管理特長。

【關鍵詞】城鄉規劃;實踐教學;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經濟發展至21世紀,中國的城鎮化率已超過50%,城市化進程開始增速減緩,因此城鄉規劃建設市場變化,城鄉規劃人才需求量減少;同時在此新形勢下,城鄉規劃類型也開始由增量規劃轉至存量規劃,城鄉規劃專業的知識重點也需要調整。就業人才需求減少和專業知識重點調整,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面臨辦學挑戰。順應時代變化,并且形成專業自身特色,才是地方高校的生存之道。

1 新形勢下地方高校的特色化教學之路

相較于教育部屬重點高校的優勢資源,地方院校特別是中西部院校,受限于地方經濟財政等原因,資源優勢不明顯,則更需要突出其專業教學特色化理念,才能使學生在就業市場和執業初期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根據《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13年版)的指導,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體系框架已定,相應的知識點與指導教材也已達到共識,那么基于不同高校不同辦學背景條件下的專業建設,唯有通過實踐教學環節才能形成差異化及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2 以“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強能力、專方向”的實踐教學理念

長沙理工大學城市規劃專業于2002年在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成立,開始四年制招生。2008年由于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城市規劃專業劃歸于土木與建筑學院,同時開始五年制招生。同一學院的相關專業有建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等,因此依托于建筑學與地理學專業背景下的城鄉規劃專業,結合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要求,形成“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強能力、專方向”的實踐教學理念。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長沙理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的實踐教學通過理論課程的實踐環節、設計課程的課題實踐、實習課程的專題實踐三個層次逐步深化實踐教學,并形成“詳細規劃+建筑設計”的微觀設計特長,以及“社區規劃+村莊建設”的基層管理特長。

3 優化實踐教學,突出辦學特色

根據《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以下簡稱《城規專業規范》)要求,城鄉規劃專業實踐包括認識調研、規劃設計、規劃管理三個領域。每一個實踐環節有相應的知識點和技能要求。通過實踐訓練,培養學生具有現狀調研、規劃設計和規劃管理的能力。

3.1 實踐教學體系調整

長沙理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在《城規專業規范》基礎上,通過多樣化的實習課程提供,讓學生根據自己興趣與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發展方向實踐課程。

通過古建測繪實習、認識實習、社會調查,以及總規實習及詳規實習調研等階段,訓練現狀調研能力;通過美術實習、總規實習、詳規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訓練規劃設計能力;通過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社會綜合實習等階段,訓練規劃管理能力。其中生產實習與畢業實習是根據實習單位實習項目要求,既可能是規劃設計能力的培養,也可能是規劃管理能力的培養。

表1 長沙理工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實習實踐領域構成

而由于專業教學是由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組成,且相輔相成。理論課程為實踐課程提供理念基礎和內容支撐,而實踐課程的設置將為理論課程的實踐提供可能。結合實踐課程的前置理論課程也為其特色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我校結合建筑學辦學背景,就業崗位適應性,以及面對往屆學生的就業實際,設置中國建筑史、建筑力學、建筑材料、建筑構造等課程的選修,以突出學生的建筑設計能力。通過規劃時序的調整,在高年級階段強化城市詳細規劃實習、景觀設計等課程選修,著重鍛煉學生的微觀規劃設計能力。通過第二課堂公共課、公務員基礎知識、名城名鎮名村、房地產開發與經營、鄉村發展與村鎮規劃等選修課程,強化學生的社區規劃與村莊規劃與管理能力。

3.2 實踐教學內容調整

在設計課程實踐階段結合教學大綱,根據現階段實際工程項目,在詳細規劃課程里面,安排社區規劃與建筑設計的內容;在城市設計課程里面加入景觀規劃的內容。一方面能保證到高年級階段因大部分學生選修學分已滿,而致使一些專業選修課因為選課學生少而不能開課的情況下,這些專業知識能夠在一些相關設計課里面體現。同時也是因為學科知識的關聯性,且更能體現實際規劃項目發展的需要。

在實踐實習課程內,在社會調查內引導學生關注社區規劃。在生產實習階段,針對非規劃設計或管理崗位的情況,學生也能結合建筑設計知識,能夠從事小型公建或住宅方面的設計。

3.3 實踐教學方法調整

目前的教學方法分為教師中心法、相互作用法、個體化方法、實踐法。而實踐教學方法中大部分校內實踐采用教師法、作用法與個體法;而校外實踐則多采用實踐法。

作為實踐課程的基礎部分,即理論課程,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加上小組討論,針對一些特殊的案例教學時,還可引入情景模擬、或角色扮演等方法,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也加深了學生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中,可引入電視法制節目分析,讓學生分組體驗開發商、政府職能部門、設計工作者等不同角色,并在案例中分析不同主體在城鄉規劃中應承擔權利與義務,以及如何實現。

作為設計類課程的實踐環節,通過教師講授、小組討論、個人設計等方法實現。例如城市設計課程,在小組討論中除了要表現出自己小組的設計意途,同時其他小組也可扮演其他專家、市民、政府等不同群體來質疑其方案,從而訓練多角度思考的思維習慣。

4.1 堅持實踐育人,通過高校思政實踐將理論和實際結合,用行動引導信仰

為幫助大學生了解國情,認識社會,增強愛國主義意識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魯南高校充分發掘本土紅色資源,把高校思政理論與學習英雄人物、楷模事跡相結合,以沂蒙精神為重點,帶領學生走進孟良崮、走進大青山,把政治理論知識帶到戰役紀念地、帶到紅嫂的家鄉,同時,鼓勵大學生做力所能及的實踐,通過身體力行的活動來落實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4.2 堅持主流信仰,用馬克思主義引領和整合社會多元信仰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批判精神、創新態度和超越意識的等理論品質,支撐了當下國家發展與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論自信。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我們應當把馬克思中國化的內涵繼續深入,把符合國家利益的信仰拉進學生的寢室、課堂,讓馬克思主義的精神焦點融化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實踐活動中體現,在理論課堂上討論,在交際活動中穿插,在日常行為中監督。教師當以時事引導學生信仰的樹立,用輝煌成就說明觀點,用即時事件解釋內涵,用案例故事揭示真理,用身教行動引領示范。

4.3 堅持新媒體教育,積極利用新媒體手段豐富教育形式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在大學生生活中的滲透,使得它成為高校信仰教育不可或缺的平臺與資源。高校應充分豐富信仰教育形式,將新媒體和信仰教育有效結合起來[4]:利用微信平臺等移動客戶端,將信仰教育的宣傳主題及電子教材推送到學生生活的時時處處,實現“教育+生活”無縫對接;通過貼吧、論壇、博客等渠道,帶動學生對社會熱點、學校話題進行理性討論,積極把政治、時事與生活、休閑結合起來,鋪墊學生信仰的思想基礎;利用微電影、隨手拍、專題APP等,拓展信仰教育的影音空間與原創形式,強化高校信仰教育的效度。

【參考文獻】

[1]梅萍,梁明明.大學生人生信仰狀況的調查與啟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5):104-105.

[2]黃展.大學生宗教信仰的狀況及其心理過程探究[J].心理教育,2012(5):59-62.

[3]張果,李家富,孫楚航.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現狀、原則及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88-91.

[4]肖曉哲,劉正球.當代大學生信仰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4(7):121-122.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教學體系城鄉規劃實踐教學
論當前城鄉規劃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城鄉規劃中常見問題與解決措施探討
基于CDIO模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改革
虛實結合和科教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城鄉規劃
三維仿真在城鄉規劃全過程管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