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肢體功能改善中的作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2016-07-05 10:44韋獻萍岑婉平胡雪玲黃玉嬋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3期
關鍵詞:肢體功能腦卒中

韋獻萍 岑婉平 胡雪玲 黃玉嬋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肢體功能改善中的作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120例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60例。研究組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干預,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肢體功能評分(FMA)、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FMA評分、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肢體功能, 提高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肢體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72

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是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并發癥, 患者表現為肩部疼痛性功能障礙和肢體運動功能障礙[1, 2]。如何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 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 減少患者痛苦受到醫學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本研究選取本院120例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旨在探討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肢體功能改善中的作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 均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議的相關診斷標準[3], 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60例。研究組男36例, 女24例, 平均年齡(72.5±7.6)歲, 左側偏癱31例, 右側偏癱29例;對照組男38例, 女22例, 平均年齡(73.3±7.2)歲, 左側偏癱33例, 右側偏癱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均給予常規內科治療, 改善血液循環, 根據患者病情控制血壓, 降血脂。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包括:①心理護理:多與患者溝通, 平復患者煩躁、焦慮心理, 減少患者因肢體功能障礙和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緒。②輸液治療時選擇健側輸液, 避免發生患側水腫進行性加重。定時更換患者體位, 避免患側長時間受壓。③康復性鍛煉:患者平臥, 雙手掌心相向, 手指交叉握緊, 患側拇指在上, 用健側手臂帶動患側手臂舉向頭頂?;颊咦?, 在患側上肢無痛感運動范圍內充分活動, 堅持10min/次, 每天多次進行。④注意患者肢體活動范圍, 避免因范圍過大引起疼痛, 帶來不良反應, 24 h后給予熱療, 如紅外線、激光等照射治療。⑤對于部分肢體失去活動能力的患者, 加強意念運動, 至少堅持意念運動10 min/d。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VAS評分:畫1條10 cm橫線, 一端為0分, 表示無疼痛, 另一端為10分, 表示劇烈疼痛?;颊吒鶕约旱闹饔^感受, 在橫線上取點表示疼痛程度, 越靠近10分疼痛越劇烈。FMA評分:對患者上、下肢不同部位進行多組運動功能監測, 對每一項功能檢測分別打分, 將各項得分相加, 得FMA總評分, 評分越高, 肢體功能越好。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量表對比患者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前后VAS、FMA評分比較 護理后, 研究組患者VAS評分為明顯低于對照組, FM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 腦卒中患病率越來越高, 腦卒中偏癱患者越來越多[4, 5]。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一般出現在患者腦卒中后1~3個月, 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肢體功能障礙和疼痛, 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影響[6]。對患者輸液時, 一定要避開患側肢體, 因為患側肢體因偏癱造成血管神經性水腫, 血液流通不暢, 多次穿刺易加重水腫[7]。指導患者進行康復性鍛煉可以改善關節活動情況, 促進血液循環。在鍛煉時, 避免出現疼痛-制動-活動障礙-疼痛的惡性循環[8]。本研究中分別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措施, 旨在探討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肢體功能改善中的作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V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 FMA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證實了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 對腦卒中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肢體功能, 減輕疼痛,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體驗,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舟軍, 劉曉虹, 張麗平, 等.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與其肢體功能康復進程的相關研究.中華護理雜志, 2012, 47(5): 440-442.

[2] 許鳳蓮, 葉蘭芬.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吉林醫學, 2013, 34(1):163-164.

[3] 朱業智, 魏進蓮, 余秀萍.中醫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病人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護理研究(上旬版), 2012, 26(10):2647-2648.

[4] 陳蘭英.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響.安徽醫學, 2012, 33(8):1082-1084.

[5] 李娜.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響探討.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7):103-104.

[6] 王素花. 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中風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效果分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5(4):154-155.

[7] 閆瑋娟, 代新年, 劉杰, 等.康復護理評估在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任務導向法訓練中的應用.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4, 31(8): 71-73.

[8] 胡曉芳. 優質護理模式在腦卒中致偏癱患者早期康復中的臨床應用.中國醫學工程, 2011, 19(11):125.

[收稿日期:2015-12-18]

猜你喜歡
肢體功能腦卒中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內側柱支撐重建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效果
卒中單元康復管理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的影響
淺析早期健康教育對促進腦血栓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臨床有效性
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社區綜合康復的療效觀察
康復介入時間對小兒中重度顱腦損傷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