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糖平和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研究

2016-10-17 04:41孫科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實驗組血糖差異

孫科

"

【摘要】 目的 探討拜糖平和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方法 86例2型糖尿病患,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3例。實驗組給予拜糖平治療, 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不良反應發生狀況。結果 治療后兩組相對于治療前FBG、2 h PBG和HbA1c均明顯下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治療后, 實驗組2 h PBG比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0.01), 對照組FBG下降更明顯(P<0.01)。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28%, 對照組為13.95%,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拜糖平和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無顯著差異,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 且無明顯差異, 兩者均可應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

【關鍵詞】 二甲雙胍;拜糖平;2型糖尿??;療效;藥物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87

糖尿病是由于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體內糖類代謝紊亂的終身性內分泌系統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較高, 約為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 其發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同時胰島素抵抗, 目前主要采用藥物控制血糖[1]。臨床上廣泛使用二甲雙胍和拜糖平進行治療, 通過控制血糖防治病情惡化, 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本研究主要探討探討拜糖平和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 為臨床用藥方案提供依據。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3例。實驗組男28例, 女15例, 年齡34~72歲, 平均年齡(48.2±8.0)歲, 病程1.8~5年, 平均病程(3.5±0.9)年。對照組男27例, 女16例, 年齡33~74歲, 平均年齡(47.8±8.2)歲, 病程2.1~5.2年, 平均病程(3.2±1.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含著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 已排除嚴重臟器病變者、其他代謝疾病患者、不愿參與整個研究過程者等。

1. 2 治療方法 實驗組給予拜糖平片, 3次/d, 50 mg/次, 口服;療程為3個月;觀察周期為3 d。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 3次/d, 0.25 g/次, 口服;療程為3個月, 觀察周期為3 d。根據觀察結果調整藥物劑量。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BG、2 h PBG和HbA1c變化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颊逪bA1c <7.0%為治療有效, FBG處于3.9~7.2 mmol/L視為治療有效, PBG≤10.0 mmol/L視為治療有效。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療效 治療后兩組相對于治療前FBG、2 h PBG和HbA1c均明顯下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治療后, 實驗組2 h PBG比對照組下降更顯著,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對照組FBG下降更明顯,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 2 不良反應對比 實驗組出現1例輕微腹瀉, 6例腹部不適,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28%(7/43);對照組出現2例輕微腹瀉, 4例腹部不適,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95%(6/4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8>0.05);兩組不良反應均經治療后恢復并繼續治療, 對治療過程無嚴重影響。

3 討論

2型糖尿病屬于終身性慢性代謝疾病, 難以根治, 臨床上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效果不佳容易引發心臟病變、肝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 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目前臨床上2型糖尿病的治療比較明確, 即通過藥物控制機體血糖, 預防血糖升高, 臨床常用降糖藥物有二甲雙胍、拜糖平、格列奈類及各種胰島素藥物制劑等[2]。拜糖平是一種α-糖苷酶抑制劑, 其主要通過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的產生從而有效抑制雙糖、多糖等糖類的分解和吸收, 降低機體血糖水平[3]。二甲雙胍是一種主要通過抑制肝糖輸出控制和預防機體血糖升高, 同時可以有效降低HbA1c水平。相關研究表明拜糖平和二甲雙胍應用于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本研究旨在進一步確認拜糖平和二甲雙胍療效, 同時對比藥物不良反應情況, 為臨床治療用藥提供依據。

本次研究中,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別使用拜糖平和二甲雙胍進行治療, 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輕微腹瀉或腹部不適, 均能夠控制且對患者的繼續治療無嚴重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拜糖平和二甲雙胍均能夠有效降低機體FBG、2 h PBG、HbA1c水平, 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效果, 其中拜糖平降餐后2 h血糖效果較好, 而二甲雙胍降糖化血紅蛋白效果較理想, 綜合來說兩者療效略同。

綜上所述, 拜糖平和二甲雙胍應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均可以取得良好療效, 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臨床上都可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小紅. 幾種治療2型糖尿病藥物的療效及用藥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2, 10(20):30-31.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4, 88(8):26-89.

[3] 張建. 治療2型糖尿病藥物的用藥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4(20):36.

[收稿日期:2016-05-05]

猜你喜歡
實驗組血糖差異
相似與差異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論下肢力量訓練對拉丁舞的重要性
減肥好難!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餓
找句子差異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SHR主動脈結構重構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機制
糖友:記得做好血糖日記
趣味 “課課練”對城鎮小學四年級肥胖男生的體重和BMI的影響
在高中數學中滲透“解題差異論”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