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rt—PA靜脈溶栓聯合必存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

2016-10-17 04:55于志揚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腦組織溶栓靜脈

于志揚

【摘要】 目的 探討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 靜脈溶栓聯合依達拉奉注射液(必存)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單一rt-PA靜脈溶栓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rt-PA靜脈溶栓聯合必存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BI)分別為(3.24±0.21)、(89.43±7.86)分;對照組分別為(8.75±1.65)、(71.23±6.46)分。治療后兩組NIHSS及BI評分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rt-PA靜脈溶栓聯合必存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缺損癥狀,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推廣及采納。

【關鍵詞】 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靜脈溶栓;依達拉奉注射液;急性腦梗死;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03

急性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 主要是由于局部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的腦組織壞死, 是臨床上常見疾病之一, 發病率、致死率、并發癥發生率較高, 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1]。本文特選取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rt-PA靜脈溶栓聯合必存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9例。對照組年齡40~78歲, 平均年齡(60.25±0.21)歲, 男女比例為29:20。觀察組年齡41~79歲, 平均年齡(60.32±0.29)歲, 男女比例為30:19。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一rt-PA靜脈溶栓治療, 劑量為0.6~0.9 mg/kg, 總劑量為10%用于靜脈注射, 在1 min內注射完, 將剩余的90%加入至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 在60 min內滴注完。觀察組采用rt-PA靜脈溶栓聯合必存治療, rt-PA靜脈溶栓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將30 mg必存加入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 2次/d, 持續治療1各星期。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及BI評分進行對比。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NIHSS及BI評分分別為(14.54±2.64)、(37.54±8.65)分;對照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NIHSS及BI評分分別為(14.48±2.57)、(37.48±8.69)分。

治療前兩組NIHSS及BI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后NIHSS及BI評分分別為(3.24±0.21)、(89.43±7.86)分;對照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后的NIHSS及BI評分分別為(8.75±1.65)、(71.23±6.46)分。

治療后兩組NIHSS及BI評分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指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阻塞導致腦部血液中斷, 引起供血區域腦組織缺血出現不可逆的壞死。而腦組織及周圍組織, 因有側枝循環而形成缺血半暗帶, 雖然該區域神經電生理活動已經結束, 但是其仍然能保持正常的離子平衡, 若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恢復腦組織的血液供應, 能夠有效的避免神經功能缺損癥狀的進一步加重[2]。

經過多項研究證實, 早期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行rt-PA靜脈溶栓治療, 能夠有效恢復患者腦梗死區域的血供, 挽救缺血半暗帶神經元, 改善患者的預后。但是事實上, 只有少數患者在4.5 h時間窗內才能進行溶栓治療, 對于腦梗死時間較長患者, 其治療效果不顯著。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除腦缺血損傷外,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為炎癥損傷[3]。必存又稱依達拉奉, 是一種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劑, 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的作用[4]。必存的分子量較小, 能夠輕易的穿透血腦屏障, 直至腦組織, 可清除因腦組織缺血半暗帶再通產生的氧自由基, 減輕腦細胞和神經的損傷[3];必存還具有刺激前列環素生成的作用, 減少炎癥介質白三烯的產生, 從而保護神經元及消除炎癥的作用, 有效減少神經損傷, 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及預后[6]。觀察組患者治療后NIHSS及BI評分分別為(3.24±0.21)、(89.43±7.86)分;對照組分別為(8.75±1.65)、(71.23±6.46)分。治療后兩組NIHSS及BI評分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rt-PA靜脈溶栓聯合必存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缺損癥狀,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推廣及采納。

參考文獻

[1] 楊繼黨, 林清原. 靜脈溶栓對合并腦微出血的急性腦梗死后出血性轉化的影響. 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11):1785-1787.

[2] 王愛明, 王佼佼, 張鳳佳, 等. 急性腦梗死早期征象與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療效相關性分析.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5(10):1054-1056.

[3] 沈健, 白青科, 趙振國, 等. 多模式MRI指導的急性期腦梗死rt-PA靜脈溶栓后的出血轉化及相關因素分析.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3, 30(7):619-621.

[4] 任家庚, 董雷, 楊穎, 等 . 多模式CT指導的急性腦梗死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所致出血性轉化對患者臨床轉歸的影響.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3):442-444.

[5] 蘇敏, 楊衛新, 王萬華, 等 . 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致出血性轉化及其預后的危險因素分析.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1, 44(11):754-758.

[6] 魏衡, 余勇飛, 周瑞, 等 . HAT、SEDAN評分及相關腦血管病危險因素預測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轉化臨床研究.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2015, 15(2):126-132.

[收稿日期:2016-05-09]

猜你喜歡
腦組織溶栓靜脈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護理管理在急性腦梗死超早期靜脈溶栓中的應用觀察
下肢深靜脈血栓超聲診斷價值
診斷超聲輻照對子代大鼠生長發育及腦組織超微結構的影響
靜脈曲張“喜歡”誰
尿激酶對腦組織影響的研究進展
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不同宮內缺氧時程對胎鼠腦組織STAT3表達的影響
高原習服黃牛腦組織不同部位SLC25A6 mRNA絕對定量分析
負壓技術在45例頸外靜脈留置針穿刺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