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在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中質量的控制對策

2016-10-18 00:12沃野
科技視界 2016年22期

沃野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指數的穩定增長,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為了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對陸路交通建設的需求,加快道路工程施工,實現各地區的互聯互通就成為了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環節的重要工作。但是,在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設中,瀝青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問題一直影響著道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對道路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造成了影響。因此,本文將探討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對策。

【關鍵詞】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裂縫;早期剝離;質量控制

0 引言

道路工程施工建設中大量的使用了瀝青混凝土材料,但是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后發現,瀝青混凝土路面極易出現裂縫等病害現象,如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必然會影響道路工程的整體使用效果。因此,本文將針對道路工程中瀝青混凝土施工的病害問題以及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簡要的分析,為改善相關問題提供一些建議。

1 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出現的病害問題

1.1 瀝青混凝土道路裂縫問題

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裂縫主要由橫向裂縫、縱向裂縫、網裂構成。

橫向裂縫主要是由于基層水泥穩定砂礫中的大顆粒砂礫數量太多、含水量控制出現問題、水泥砂礫攪拌均勻度不夠、舊路基層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等原因造成的;縱向裂縫:縱向裂縫主要產生在自來水管道溝位置,主要是由于管溝位置的壓實度不足造成的。由于受自來水管線埋深的影響,大部分采用水撼砂的處理方法,但控制方法不當時易發生“漂管”現象,造成水撼砂密度不夠,導致日后不均勻沉降,致使路面在管溝邊緣部位產生裂縫;網裂:主要是由于道路疲勞耗損嚴重,出現漁網狀的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混凝土材料攪拌時意外添加了泥灰,使瀝青混凝土結構發生改變,導致其水穩定性下降。也可能是在進行混凝土配置時未能選擇科學的水灰配合比,導致道路抗裂性能下降,產生網裂。也可能是在橫縱裂縫出現后未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最終在車輛負荷與雨水的滲透下,演變成網狀裂縫。

1.2 瀝青混凝土的早期剝離

瀝青混凝土早期剝離現象表現為瀝青和骨料分開,骨料表面的瀝青由于彼此之間喪失了表面粘結力,從而發生脫落、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是施工時材料選擇出現問題,施工質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其次是外部原因:在通車后車輛負載的影響下,道路承受的壓力超過了預期載荷。然后是內部原因:主要是由于骨料的性質以及瀝青的粘結度不達標等造成的。也可能是受到了外界氣候變化等影響造成的。

2 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中質量的控制對策

2.1 對質量要求分析

瀝青混凝土道路建設要滿足道路建設五點要求。第一點是承載力要求:瀝青混凝土道路必須能夠承受設計的在中負荷,施工時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要求施工,避免載荷過大造成的道路質量問題。第二點是抗疲勞要求:瀝青混凝土道路通車后,需要能夠承受規定設計的載荷,且在常年的使用中要保證瀝青混凝土道路性能不發生改變,從而避免疲勞破損問題的發生。第三點是高穩定性要求:受到高溫天氣等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會發生融化,這對道路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一旦這種現象發生,在通車后會破壞瀝青混凝土內部結構,影響路面的穩定性能,所以施工時必須確保其溫度穩定性控制在要求范圍之內。第四點是抗裂要求。當天氣溫度發生較大溫差變化的時候,瀝青混凝土路面就可能發生熱脹冷縮現象,從而使瀝青混凝土材料發生變形,演變成道路收縮裂縫。因此有必要提高路面的抗裂效果。所以在施工中要重點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收縮特性及抗拉強度等進行控制,提高其抗裂能力。第五點是防滑要求:道路防滑性能是道路施工建設中必須考慮的因素,所以在進行瀝青混凝土材料的選擇中要以耐磨性能耗且具有棱角的集料為施工材料,從而提高路面的防滑性。

2.2 裂縫控制對策

若瀝青混凝土裂縫在2毫米之內無需進行修復,若裂縫是2~5毫米之間的縱向裂縫,在處理前需要用刷子清掃縫隙雜質,然后用空氣壓縮槍清理灰塵,最后在使用乳化瀝青進行裂縫修補即可。若縱縫進一步發展,出現啃邊、錯臺且裂縫寬大于5毫米,則需銑刨上面層和中面層(銑刨寬度為裂縫兩側各1米,并對裂縫必須先行填實,沿縱縫鋪設抗裂貼,攤鋪中面層,然后在中面層上沿縱向每隔5米設寬為1.2米的抗裂貼,最后再攤鋪上面層。對于基層開裂引起的反射裂縫及瀝青混凝土溫縮等引起的橫向裂縫,如縫寬較小可不予處理,若大于2毫米,應該對裂縫縫隙向進行衛生清理,在用空氣壓縮槍吹塵,最后使用乳化瀝青對裂縫進行修補。如果路面出現了錯臺、裂縫在5毫米以上的橫向裂縫,其原因又是由于地基沉降造成的,此時應在橫向裂縫兩側50~100厘米的范圍沿線開槽,避免裂縫擴大,然后使用乳化瀝青進行修補。另外要做好車輛載重的控制,確保道路不會發生疲勞性損傷。若路面發生網裂,此時要及時進行修補。若在修補檢查過程中發現了不穩定結構夾層,此時要及時鏟除該層。若網裂原因是因為結構夾層積水引發的,待夾層清除后,要對路面積水進行快速排除,然后向夾層部分填充混合料。如果路面強度達標,但是瀝青混凝土層厚度不足,導致路面裂縫,此時要通過銑削網裂面層的方式,清理裂縫,然后在添加混合料修補。在修補厚度的控制中,應基于設計要求進行,從而確保道路修復后與建設時道路標準的一致性。

2.3 預防早期剝離的施工控制措施

水的表面張力變化以及超大載荷車輛的碾壓是使瀝青與集料粘結力下降、使瀝青與集料剝離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講,當瀝青混凝土與骨料與水發生接觸的時候,在載荷的強大碾壓下,就會使動水壓力對瀝青混合料造成強烈沖刷,使二者之間的粘結力迅速降低,最終導致骨料上的瀝青混合料剝離。在水與車輛負荷的共同影響下,路面極易發生水損害。此時要做好瀝青混凝土早期剝離的預防工作,其中關鍵就是對水的控制。首先,可以采用遮水法:可以使用砂礫、石灰或者瀝青、礦粉的混合料為瀝青混凝土層制作一個遮水層,在施工中遮水層的厚度要小于2.5厘米且空濾要小于1%。其次,在瀝青混凝土的下部,要選擇孔隙率大、熱穩定性好的瀝青混凝土作為隔水層,通過發揮其空隙率大能夠產生毛細管效應的特點,實現水面上升瀝青剝離后,瀝青骨料粘合度不變的目的,進而提高瀝青混凝土的穩定性。最后可以采用排水法:在瀝青混凝土路面兩側可以適當的建立滲水井等排水設施。也可以選擇滲水、透水性能好的路基材料進行施工,提高道路排水效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質量控制過程中出現的病害以及質量控制對策進行了簡要的分析。面對相關病害對道路瀝青混凝土質量的影響,只有在施工過程中嚴格的遵守施工工藝要求及施工技術規范、做好裂縫及早期剝離現象的重點控制及預防工作,面對突發問題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才能夠更好提高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凱.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3(01).

[2]薛曉穎,姜曉明.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J].技術與市場,2012(12).

[3]候智勇.淺談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J].中國城市經濟,2010(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