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富管理研究

2016-10-19 02:41劉冬青
中國市場 2016年35期
關鍵詞:財富管理監管

劉冬青

[摘 要]雖然我國財富管理服務市場初具規模,但是與歐美成熟的財富管理市場相比,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總體上還處于發展初期。目前,我國財富管理行業存在一系列問題亟須解決,尤其是近些年,我國高凈值人群的快速增長,向財富管理業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我國財富管理服務的基本要求出發,通過介紹和借鑒西方財富管理的經驗和模式,針對我國財富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希望人們能對該行業的認知和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財富管理;私人銀行;高凈值人群;監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5.139

1 財富管理概述

財富管理是指為高資產凈值的家庭或個人提供投資組合管理、稅務規劃、遺產規劃、信托服務、離岸資產服務、不動產管理、融資、慈善等安排的一系列服務。財富管理較傳統個人理財有以下明顯不同特征:

第一,在服務對象上,財富管理全面服務于全球各區域內頂級富豪,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個人理財,其準入門檻較高。

第二,在服務理念上,財富管理完全以客戶為中心,產品的訂制完全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做,為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個性化服務。

第三,在盈利模式和空間上。財富管理的盈利模式不是用產品的銷售利潤作為盈利主渠道,而是通過管理資產如提供財富管理方案收取費用。

第四,在隱私權上,財富管理的客戶大多坐擁億萬財富的富豪,協助管理如此龐大的財富,自然要求嚴格的保密性。

第五,從業人員的素質,為超級富豪提供全方位服務,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專業知識,因此訓練有素的專業客戶經理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2 我國財富管理發展探索

2.1 我國財富管理的現狀

當前我國財富管理行業已初具規模,財富管理機構類型趨于多樣化,基礎產品數量逐漸豐富,民眾的理財意識逐步增強,尤其是一些高凈值人群的財富管理需求日益增加。

中國財富管理業者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隨著高凈值財富人群的快速增加,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理財機構,如紐交所上市的諾亞財富和鉅派投資。其中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是財富人群選擇的主要財富管理機構。

2.1.1 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

2002年招商銀行首先推出金葵花理財品牌,面向日均存款或資產超過50萬的中高端客戶,切入了啟動階段的財富市場。2007年中國銀行推出了私人銀行業務,標志著分層次財富管理格局的產生。截至目前,在中國有100多家銀行機構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商業銀行依照資金進入門檻和風險承受度向財富客戶提供諸如傳統的現金管理工具、結構性產品、不動產基金、資產基金、信托產品、私募基金、對沖基金、QDII共同基金以及其他指數掛鉤類投資工具。

我國商業銀行面向財富客戶的這些產品和一般理財客戶的產品差別有限,且服務同質化嚴重。銷售或代銷理財產品獲取手續費是財富管理部門主要的收入來源,且財富管理的收入在我國商業銀行總收入的比例極低。

2.1.2 證券公司的財富管理

2010年廣發證券正式引入了“投資銀行財富管理”的概念。目前有十多家綜合類券商通過設立財富管理中心或財富俱樂部切入財富管理市場。同銀行的處境一樣,證券業受制于分業監管,客戶的存款、投資賬戶相分離格局短期內無法改變。由于無法為客戶提供統一賬戶下的資產規劃,券商如何開展財富業務還處于摸索階段。

2.1.3 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

所謂第三方財富管理,是指獨立于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之外,代表客戶利益,站在客戶立場,根據客戶需求,獨立、客觀、公正地為客戶進行金融資產配置和理財產品篩選的專業財富管理。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第三方財富管理應運而生。如在紐交所上市的諾亞財富和鉅派投資。自2010年諾亞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后,其所帶來的財富示范效應,加上行業準入門檻極低,使得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快速發展,目前中國大大小小的各種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數量已超過8000家。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第三方財富管理占據整個財富管理市場份額的60%以上;在中國臺灣、香港等地也占30%左右。在中國大陸,第三方財富管理占整個財富管理的市場份額非常小,占比不到5%。同時,行業發展良莠不齊,一些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違法事件甚至影響到了地方的金融穩定,也彰顯了政府監管相對滯后。

2.2 我國專業財富管理服務內在需求

2.2.1 財富管理需求持續提升

根據貝恩咨詢公司和招商銀行發布的《2015年私人財富報告》,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規模已超過100萬人。截至2014年末全國個人持有的總的可投資資產規模達到112萬億人民幣,約合2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的46萬億美元而且中國私人財富市場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和高凈值人群數量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個人財富在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迅速積累為財富管理等個人高端理財業務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高端理財業務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2.2.2 我國真正財富管理的缺失

雖然中國財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大,但由于當前中國經濟體系,金融市場成熟度和監管體系的完善程度的原因,做好財富管理的關鍵因素的現實基礎是缺失的。第一,產品機制缺乏,我國金融市場缺乏產品對沖機制,很難為資產規模龐大的私人客戶設計風險分散方案。第二,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全開放,很難做到全球資產配置,這對實現真正的財富管理是一個較大的障礙。第三,人才基礎和人才機制不完善,財富管理需要專業的人才,需要專業的一對一客戶經理,客戶經理背后也有整個團隊的支撐,中國在這方面做得不夠。第四,法規和監管的嚴重不完善,我國金融監管嚴重跟不上金融市場的需要。

3 加快發展財富管理服務

3.1 對銀行等財富管理者的建議

(1)管理觀念改變,樹立更廣泛的金融觀念。放開思想是改革的第一步。隨著金融改革,利率的放開,商業銀行單一的借貸款業務將受到嚴重挑戰,業務多元化是我國商業銀行的重要任務。

(2)體制變革,建立高效率的財富管理配套機制。商業銀行以行政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體制阻礙了財富管理的發展。高凈值的私人客戶有著復雜多樣、多層次的需求,這需要高效的資源配置機制和靈活多樣的市場,以及后續綜合管理能力。

(3)人才和服務的高要求和高標準。財富管理需要更加個性化、專業化、綜合化、信息化和私密性的服務,這就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尤其是在一對一服務的時候,不但需要專業化的客戶經理,還需要客戶經理背后的一個高素質的管理團隊的支撐。

3.2 對監管層的建議

首先,改革金融體制,給予銀行等金融機構充分的靈活性來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當前監管層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限制較多,銀行無法靈活應對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其次,完善金融法律體系,為發展多元化業務提供法律上的保護。改革金融體制,給予金融機構充分靈活性可能會滋生風險,那么此時金融法律體系的完善將是維護金融系統安全的重要武器。

最后,積極引導金融時代觀念,完善誠信制度。信用記錄以及相關評估體系的缺乏是金融道德風險的溫床,阻礙著金融高端服務業發展。引導國民誠信觀念,完善誠信制度是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一個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桂詠評,胡邦亞.個人理財[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

[2]貝恩&招商銀行.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R].北京:貝恩公司&招商銀行,2016.

猜你喜歡
財富管理監管
對強化簡易升降機監管的若干思考
青島財富管理中心金融集聚研究
監管
監管和扶持并行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