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研究

2016-10-19 05:02殷燦彬余方
中國市場 2016年36期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協同創新產學研

殷燦彬 余方

[摘 要]文章以“校企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為切入點,研究了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的內涵和特點,深入討論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的建設,為基于“卓越工程師”導向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理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產學研;協同創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191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教育改革項目,也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白吭焦こ處熃逃囵B計劃”圍繞工程能力這一核心問題,對人才培養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進行了全方位改革。將學生的大學學習階段分為校內學習和企業學習兩個階段,實行“3+1”的人才培養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即學生在校內學習3年,在企業學習時間累積不少于1年。在校內學習階段,學校在加強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為核心,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強大學生的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訓練。在企業學習階段,主要是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感受企業文化,深入開展工程實踐活動,“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工程項目開發。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同時,更加注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成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信念。

1 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的內涵

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在國際上又稱為“合作教育”。它有別于強調知識傳授和理解的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開放式的教育模式。

2 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的特點

為了更加確定地認識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概念及內涵,下面本文將從它的特點入手進行分析,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開放性

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是產業界與教育界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開放式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了學校和企業、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打破了高校封閉式的“象牙塔”的教育格局,豐富了單一的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雙方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共同對學生進行指導、共同考核評價學生的生產實踐成果,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符合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

2.2 教育性

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人才培養,雖說有企業的參與,但它仍具有教育屬性?!敖逃痹谶@一模式中處于核心地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人才培養是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的結合點:學校關心的是通過與企業的合作能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等綜合能力,而企業最關心的是學校能否給他們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同時,這就要求學校必須要適時地調整培養方案,適應企業對人才的不同需求,以調動企業參與的熱情。②學校是合作的主體。產學研合作教育基本任務是培養人才,這同時也是學校的主要職責,企業的參與主要是實現經濟利益以及職工的培訓等目的,所以合作教育具有教育屬性。

2.3 實踐性

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要求學生完全以一個職業人的身份到企業或科研所進行一定時間的崗位工作或科研。在這段時間里,學生除了完成學校的教育教學要求,還要完成企業交給的工作任務,參加一定的科研、工程項目。通過實際的工作或科研,將理論應用于實際,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彌補和鞏固;在實際的工作或科研中遇到困難,經過努力解決困難,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通過在實際工作或科研中與他人合作,使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加強。實踐已證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僅靠課堂內的教學是不夠的,還必須到實踐中去鍛煉,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無疑是一種較好的教育形式。

3 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建設

3.1 轉變人才培養理念

明確高等院校教學改革應以學校多年積淀的辦學理念、辦學經驗和辦學特色與優勢及行業和社會的影響為基礎,以學校傳統、優勢、特色的專業為依托,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借鑒世界先進國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經驗,通過教育和行業、學校和企業的密切合作,統籌規劃學校學習和企業學習所應達到的培養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3.2 創立專業人才培養標準

在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通用標準的指導下,按照行業專業標準的基本要求,結合高等院校的辦學特色、辦學理念、人才培養定位和專業優勢,制定高等院校各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如工科學生的培養標準為:①要有必要的基礎科學知識;②要有本專業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工程實踐能力;③要有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識以及項目的參與能力;④要有較強的交流、溝通和協調能力;⑤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3.3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改革在校學習方式,實行“3+1”校企聯合培養方式。即前3年在校內學習,最后1學年在企業學習。在校內學習階段改革傳統的以知識系統化教育為目標的教學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重組優化教學內容,建立以能力系統為依托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從學生能力培養要求出發,統籌規劃學生的知識、能力以及素質培養體系,將能力培養貫穿于各教學環節的始終。其次,強化“工程應用”,注重開設能培養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選修課程,構建以培養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按照基本技能層、綜合應用能力與初步設計能力層、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層的“三層次”培養目標,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企業學習階段主要采取“輪崗實習”和“項目設計”相結合的培養方式,針對企業生產環節,對學生進行多崗輪訓,完成與專業相關的多方面知識能力的訓練。同時,以項目貫穿于一年的學習中,在第七學期設置項目設計環節,在學校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指導下,使學生接受項目設計初步能力的訓練,獲得初步的工程項目實踐能力。畢業設計安排在第八學期,課題來自工程項目的實際,學生在校企雙方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并由學校導師與企業導師共同評定成績。

3.4 優化教學內容

在校內培養方案中,將根據行業對工程師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確定相關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將與培養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和與企業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知識有關的相關課程納入培養方案中,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增加與工程相關的課程。

3.5 師資隊伍建設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于教師,關鍵是看我們能否建設一支滿足工程人才培養要求的高水平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①建立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建立一支既懂理論又懂工程實踐,既有工程科學知識又懂教育理論與方法的“雙師型”教師隊伍。②提升專職教師工程能力素養,強化工程背景。一是著力從企業、科研院所引進有工程經歷的教師;二是鼓勵學校教師參與科學研究,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教育,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實踐能力;三是派遣中青年教師進企業實踐進修,實施不少于一年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計劃。③校企合作。在企業學習階段,學校從企業中聘任有豐富工程經歷的、有扎實理論基礎的和受過大學教育的具有工程師以上職稱的技術人員,與學校派出的導師一起,聯合指導學生工程實踐和畢業設計。

4 結 論

以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契機,借鑒世界先進國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經驗,以校企聯合為平臺,以工學交替為手段,以課程體系改革為核心,積極建設校企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

參考文獻:

[1]杜蘭英,陳鑫.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理與模式研究——以中小企業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29(22):103-107.

[2]聶淼.企業基于吸收能力的產學研合作模式的選擇研究[J].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4.

[3]崔旭,邢莉.我國產學研合作模式與制約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業、高校三方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3,30(6):45-47.

[4]曉川.合作技術創新-大學與企業合作的理論和實證[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

[5]朱秀靈,戴清源,季長路.影響我國產學研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其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2(2):18-19.

猜你喜歡
卓越工程師協同創新產學研
精益求精產學研 繼往開來朝陽人
完善轉化機制 推動產學研融合
紡織摘獎項目產學研居多
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車輛工程專業企業培養方案研究
國際化、大工程背景下機械類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
土木工程專業對外交流項目初探
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