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2016-10-20 20:17羅歡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1期
關鍵詞:心理教育高校大學生

羅歡

【摘要】高職學生心理教育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如何有效地實施心理教育,及時發現和化解高職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是當前高職院校開展穩定工作面臨的一個難題。本文從存在的問題出發,探討提高大學生心理教育的方式。

【關鍵詞】高校 大學生 心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206-02

一、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型,招生數量和辦學規模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與此同時,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凸現,有心理障礙和問題的學生在高校學生群體中所占的比例不斷提高,嚴重的還導致了惡性事件的發生。我國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因此,研究高校學生的心理特征,加強高校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研究高校學生心理教育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開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實踐來說,在大學生中加強心理教育是由現代社會的客觀條件和大學生自身特點決定的。大學作為人生的重要階段,充滿機遇和挑戰。求學、就業、交友、戀愛等使大學生面臨多維的人生選擇,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際關系紛繁復雜,而校園與社會的聯系直接、迅速、頻繁。大學生思維活躍,情感豐富,但缺乏社會經驗,其思想處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時期,很容易受到社會思潮和社會變革的沖擊,這些都會使大學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困擾。

因此,消除大學生的心理障礙,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引導大學生在社會變革中主動適應社會,對于培養大學生成為真正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服務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和環節。

三、高職心理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階段,高職院校要提質增效,由規模發展向質量內涵發展轉軌,必須把心理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但總有許多高職院校更多地將心理教育停留在“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其質量效益不高、受眾面不廣也是不爭的事實。造成這種境地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其實施方式單一狹窄。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實施方式的單一導致許多學生處于心理教育的盲區。通過選修課、心理咨詢等方式來開展心理教育工作,即便是在其本身質量能夠保證的前提下,其受眾也相當有限,絕大多數學生也不能擁有心理教育的機會。這種情況與高職院校沒有把心理教育納入人才培養計劃是分不開的。

其次,多數高職院校心理教育的實施方式主要局限在心理咨詢、講座、選修課渠道,加之這些方式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也時常不通暢、質量效益得不到保證。如心理咨詢在場所布置、人員配備、制度建立等方面尚不完備,很多時候心理咨詢工作是有名無實的。又如,選修課方面,盡管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選修課,但并未把選修課納入必修課的管理,學生出勤率不高、重視程度不夠,教師教學隨意性相對較大,其質量大打折扣。

結合這些實際情況,順應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要進一步增強高職心理教育的實效性、擴大其受眾面,必須轉變心理教育理念,用系統思維統領其工作開展,又好又快地開發出相對較完善的心理教育方式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高高職心理教育的方式對策

1.多元化心理教育方式

心理教育工作應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預防。學校要加強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善待人生,要采取選修課、講座、心理輔導網站、熱線電話等形式,對高職學生進行宣傳,普及應對心理危機的基本知識,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危機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防范心理危機的意識,幫助他們提高應對心理危機的能力,使他們能以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面對困境,并懂得當靠自身不能解決心理危機時如何尋求幫助。

2.加強高校心理咨詢工作人員的培訓

雖然在高校中已經普遍開設了心理教育課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詢中心,但很多從事高校心理咨詢的工作人員主要由輔導員或德育工作者擔任,他們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心理學培訓,缺乏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專業素養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心理咨詢工作人員的培養教育沒有納入到正軌。高校要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就必須對心理咨詢人員開展系統化、有針對性的培訓。

3.心理健康檔案完備化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是高職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基礎工作。學校心理健康檔案是指對個體心理發展變化特點、心理測驗結果、學校心理咨詢與輔導記錄等材料的集中保存,這些資料應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組成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體系,如實地反映學生的心理面貌。學校心理健康檔案為學生個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條件。

4.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評價、預防及治療體系

針對高校學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評價及治療體系已迫在眉睫,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狀況有個大致的了解,也可以從中發現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從而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及有針對性的治療。對高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評價,不僅有利于掌握高校學生總體的心理變化趨勢,也有利于把握學生個體的心理變化歷程,針對個體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培養目標。

5.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高校學生的課外空余時間相對較多,且他們往往對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充滿了興趣。學??梢越洺P缘慕M織一些針對高校學生的心理教育講座,也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心理健康研討會、社會公益活動等。通過心理健康課外活動讓學生體驗、反思和反饋思想情緒的變化。與此同時,學校也應該建設好校園文化氛圍,辦好宣傳欄、做好宣傳廣播等,使學生時時處處接受熏陶。

6.加強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的良性互動

影響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學生個體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內在原因,因此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才能發揮積極效應,學生才能取得職場的成功。

高校學生心理教育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個人的成長,關系到學生家庭的利益,也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因此重視高校學生的心理教育,針對高校學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評價、預防及治療體系是高校心理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

總之,大學生職業心理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強、時間跨度大、社會化程度高,且十分緊迫的工作,需要高校對其進行系統研究,全面推動。高校應當對學生未來職業所要求的心理素質進行系統的研究,建立在校大學生職業心理教育的內容體系,把職業心理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教育整體規劃加以實施。

參考文獻:

[1]銀星嚴.高校心理課體驗式教學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9

[2]楊春萍.高校心理健康課參與式教學模式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1.4

猜你喜歡
心理教育高校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淺談中職電工電子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淺析贊賞教育在中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于高校貧困生心理教育的幾點思考
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設計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