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融合的思考

2016-10-20 16:41曲寶軍劉艷艷
高等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習題課件物理

曲寶軍 劉艷艷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內容抽象,學生在學習時難以理解,學習難度較大。在教育信息化的環境下,通過信息技術和物理課堂的融合,可以讓物理學習更加直觀具體,讓學生真正的接受、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識。教學中教師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授課的特點與優點,找出傳統和創新的融合點,實現優勢互補。

1、利用信息化創設教學情景,提高學習興趣,讓教學目標更清晰

高中物理的中的不少概念比較抽象,不能用感官直接感受,所以需要有較強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才能形成正確的物理情景。教師授課時如果不采用形象化的教學手段,學生很難接受,教學目標也很模糊。

例如,在“靜電現象的應用”這一節中,可以通過微課和圖片介紹“靜電噴涂工藝的應用”、“靜電除塵的應用”或者是靜電現象的簡單應用。這些信息是大部分學生之前很少了解的,學生就會對此很好奇,從而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興趣。而且這些場景是不可能在課堂上演示的,這就是信息技術和傳統課堂很好的一個融合點。

2、利用信息化,豐富教學形式,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在物理的實踐教學課堂上,教師簡單的講解和分析,對學生來說,其思維想象以及思考會出現一定的局限性,多媒體課件的參與和輔助,帶給學生無限的可能。

例如,在“螺旋測微器的使用”這一節中,在實驗前展示自學任務單,讓學生自學螺旋測微器的測量原理,然后通過觀看操作微課,學生更容易掌握測量的原理、技巧以及讀數規則,同時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另外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上的練習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讀數訓練。這樣通過微課和多媒體課件,調整了教與學的資源,使以往各自獨立的教學、操作和指導環節產生了一種較為緊密的關聯,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利用信息化,化抽象為形象,提高教學效果。

物理也是一門實驗學科,知識的傳授離不開實驗演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融合也是發展的大勢所趨。

例如“回旋粒子加速器”這一節,要想形象地介紹給學生,用常規方法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利用多媒體的模擬功能,制作好課件,不僅可以方便地調節粒子、磁場、電場的相應參數值的大小,并且可以輸出即時數據,這顯然比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相應理論,讓學生自己聯想、組合取得更直觀、更形象的效果,也更易為學生所接受。又如,人造衛星繞地球運轉,環繞速度與軌道半徑的關系,可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學生就容易得出V與r的定性關系。因此,用計算機“模擬”演示,能夠使靜態實驗變為動態實驗,使間斷變為連續,而且演示節奏可以調節,增強觀察效果。

4、利用信息化,創新習題教學,提高教學實效

習題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和規律,掌握方法和技能,因此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是習題教學一個重要目標。學生解題能力實質是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具體習題中的體現。

例如,在“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一節習題課中,可以設計:求帶電粒子的半徑和周期;帶電粒子通過直線邊界磁場;帶電粒子通過圓形邊界磁場三個層次的題目。用技術手段分層次投放到學生練習終端。然后采用“闖關”的方式,依次訓練以上三個層次的題目。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提升,還能提高習題教學的針對性。

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有諸多融合點,其優勢也非常明顯。但在實踐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如在教學中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實驗一定不要全部由課件或者仿真實驗室代替,教學不能完全依賴網絡資源,讓學生盡可能的從生活中體驗物理。但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趨勢,隨著不斷探索、實踐和反思,定會提升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習題課件物理
留言板
一道課本習題“鏈式反應”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課件
初中數學教學中課件設計的重要性
對一道習題的多角度思考與拓展
關于一道習題解的討論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輪復習檢測題
WEB課件開發系統的設計思路
精簡課件,優化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