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國社會“排華”沒那么夸張

2016-10-21 08:09劉戈
環球時報 2016-10-21
關鍵詞:排華烏蘭巴托蒙古國

劉戈

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蒙古是我們陌生的鄰居。聽過“烏蘭巴托的夜”的人與熟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數有天壤之別。

媒體報道的少,去過的人也少,但作為一個從中國版圖中分離出去還不到一百年的國家,人們內心深處對蒙古尤其是蒙古人對中國的態度又比較關心。所以,一些聳人聽聞的信息很容易被廣泛傳播,又很少會得到及時糾正。在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中描述:在蒙古,中國人每天出門都會面臨著挨打的風險,只要是中國企業肯定會遭受不平等的待遇。

以至于得知我要去蒙古的消息后,家人和朋友都是百般叮囑,告訴我不要單獨行動,晚上不要出門,盡量不要說自己是中國人等等。這導致驗證這些傳聞成為我去蒙古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在同駐蒙中國企業家交流的時候,他們普遍認為國內的類似傳聞是不客觀的,嚴重夸大了蒙古民間對中國人和中國企業對立情緒。在他們的親身經歷中,前些年的確發生了一些針對中國人的挑釁或者攻擊事件。尤其是在換屆競選的時候,有一些黨派會利用蒙古和中國的歷史糾葛煽動反華情緒,渲染所謂中國對蒙古的資源掠奪。這種言論誘發了一些直接針對中國人的攻擊。

一小部分蒙古國人對中國的敵視有著非常復雜的歷史和現實背景。在中蘇交惡后,澤等巴爾長期執政時期,蒙古政府完全倒向前蘇聯,將中國視為敵國。1990年民主化后,蒙古國力求改變對中俄的依賴,全面倒向西方,試圖將美國作為“第三鄰國”。再加上歷史上和中國的糾葛,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造成了部分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對中國的敵視。

但隨著近幾年中國和蒙古貿易的進一步增長,蒙古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兩國間的商貿、文化交往越來越頻繁,尤其是習近平主席對蒙古的成功訪問之后,蒙古國百姓對中國的友好態度明顯進一步改善,針對中國人的攻擊已經大量減少。

在烏蘭巴托的街頭很難看到中國字,即使是中國人開的酒店和飯館也不允許標示漢字。晚上出門的時候,你可能會受到喝得爛醉的年輕人莫名其妙的挑釁或攻擊。無論是餐廳的服務員還是商店的售貨員,你碰到的大部分也是端著一副比較冷漠的面孔。如果你在蒙古待得不夠長,以前也不太了解蒙古族文化,很容易留下這個國家的人對中國人很冷淡,不友好的印象。

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街頭看不到漢字,是因為蒙古國規定,不允許用蒙古語和英語之外的文字標識商家名號和發布廣告。

絕大多數酒鬼的挑釁其實也并不是專門針對中國人。烏蘭巴托現在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城市,大量年輕人涌入,只能住在山坡上大片的蒙古包和簡易房里,巨大的貧富差距,導致烏蘭巴托社會治安不是很好。在烏蘭巴托,只從外表和穿著是很難辨認誰是中國人、誰是當地人。蒙古朋友告訴我,他們晚上出來看見酒鬼也要遠遠的躲開。

在烏蘭巴托市中心的高檔商場

里,很少看到中國貨,但你到普通人經常光顧的市場里面去看,就是中國產品的天下了。烏蘭巴托市民日常消耗的水果蔬菜也基本來自內蒙古的二連浩特市。

至于很多人對服務員們冷臉很惱火的原因,是由于大部分中國人對于蒙古族人的性格特點不熟悉。作為剛剛踏入商業社會草原民族,不太會有很強烈的服務意識,更不會有把顧客當上帝的想法。這一點我在內蒙古也是會經常遇到的。但實際上他們內心非常熱情,中資企業的人告訴我們,在草原上,車停下來,總會有當地人上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幫忙之后也不會接受任何報酬。

蒙古推行所謂“第三鄰國”戰略,出臺《限制外國投資法》后,外國直接投資暴跌了85%,中國企業的投資也大幅降低。蒙古國產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和貨幣貶值問題。被嚴峻的事實教育后,蒙古國朝野重新認識了中蒙關系的重要性,對中國企業的態度明顯改觀。中國幫助改造的中國大使館目前的道路被烏蘭巴托市政府命名為“北京路”,豎起了漂亮的中式牌樓,掛上了漢字“北京路”的金色牌匾,這是中蒙關系升溫最真實的寫照。

蒙古國人口只有不到300萬,很多中國企業對這個小規模市場興趣不大。但如果我們不僅僅把它當成一個市場,而把它放在歐亞大陸重要通道的位置上看,蒙古的價值不容小覷?!?/p>

(作者是央視財經頻道評論員)

猜你喜歡
排華烏蘭巴托蒙古國
警惕借疫情“排華”
蒙古國被列入反洗錢“灰名單”
烏蘭巴托市空氣污染成因及對策
烏蘭巴托市空氣污染成因及對策
蒙古國也想接辦美朝峰會(相關鏈接)
烏蘭巴托
蒙新總統提“第三鄰國政策”
淺析印度尼西亞獨立后的排華原因
梁誠護僑活動研究
蒙古國任命新總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