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借疫情“排華”

2020-03-02 02:28雷墨
南風窗 2020年5期
關鍵詞:排華天花恐慌

雷墨

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面臨的外部壓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壓力,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向多國蔓延的事實造成的恐慌,另一方面是民眾恐慌被政治利用,進而轉化為“隔離中國”的政府政策。

這第二點很容易被人理解為“陰謀論”,把某些國家的“政治利用”視為中國的“過度解讀”。但是,只要理性分析疫情防控現狀,以及近年來國際政治大氣候,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警惕借疫情“排華”并不是“過度解讀”,這種擔憂主要是基于國際政治的運作邏輯。

不一樣的“過激”

隨著疫情的蔓延,有些國家采取了撤僑、削減甚至中斷航班,限制中國人入境的措施。對于其他國家的反應,中國官方的態度,一方面是表示理解,另一方面也主張不要過度反應。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面對疫情,一些國家采取必要、恰當的防控措施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不贊成采取過度限制措施,更反對個別國家借此進行政治操弄?!?/p>

馬朝旭說:“世衛組織明確提出,不贊成對中國采取國際旅行和貿易限制。令人遺憾的是,少數國家采取不合理的極端舉措,這種做法極不友好,也非常不負責任,不符合世衛組織提出的建議,無助于疫情防控,也損害了雙方互信和合作?!?/p>

但在輿論場上,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把中國“反對過度反應”視為“有失大國風范”。其理由是:中國在國內大搞省際、市際甚至村際的限行,“我們自己也在限制國人出境。為什么我們就不能理解和尊重別國的選擇呢?”

這種觀點,乍一看,簡直無懈可擊,而且還帶有滿滿的政治道義—既然中國在抗擊疫情中采取了“過激”的措施,有什么理由反對他國的“過激”做法呢?事實上,這個邏輯里充滿了邏輯漏洞。

首先,這是把“虛假事實”(或者說部分事實)當作“全部真實”。對于別國的反應,中國并沒有全部反對,馬朝旭把話說得很明白,對于一些國家采取的必要、恰當的防控措施表示理解。這樣的表態怎么能說是“小肚雞腸”呢?比如,對于某些國家的撤僑行為,中方是全力配合的。

其次,把中國的“自我隔離”與某些國家對“隔離中國”混為一談,這是邏輯硬傷。中國的“自我隔離”是疫情防控問題,其他國家的疫情的反應,更多的是政策選擇問題。換句話說,武漢、湖北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中國的“自我隔離”是不得已的選擇,但其他國家對疫情作何反應,肯定比中國的政策選擇要多。

為什么這么說?人類與瘟疫斗爭數千年,“隔離”向來都是主要手段之一。在現代醫學誕生前,甚至是唯一的手段。但是,隨著現代科學、醫療技術的發展,“隔離”的內涵和效率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具體地說,目前可以做到歷史上做不到的相對“精準”隔離。

從科技角度說,如今的基因技術可以“捕捉”到導致流行病的致命病毒,追蹤到病毒的原始宿主、傳播路徑和規律?,F代醫療技術,可以做到在一定的時間里大致監測出受感染人群,鑒別出病毒的傳染性和致命性,以及病毒的潛伏期。

恐懼是人的本能反應??只怕又畷r,別高估了人的理性,別低估了恐慌裹挾下“民意”的力量。美國研究“恐懼政治”的學者阿拉什·賈瓦巴克特曾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有不同的功能,而恐懼則經常繞過邏輯?!罢秃兔襟w經常用恐懼來繞過我們的邏輯?!?/blockquote>

也就是說,現代科技可以幫助人類大致“看清”病毒的蹤跡和蔓延趨勢,從而為更有效的“精準隔離”提供政策依據。這一點,已經為近年來防控埃博拉、登革熱、塞卡病毒流行所證明。

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截至2月19日,中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4280例,其中湖北61682例,其他25個國家累計報告病例382例(??咳毡镜摹般@石公主”號郵輪上確診病例542例)。湖北是疫情重災區,感染人數占全球的82%,客觀上導致當地醫療機構“系統過載”,采取“封城”的做法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目前疫情蔓延的其他國家,現階段都不存在醫療機構“系統過載”的問題,絕大多數都有較為充足的醫療能力和政策手段做“精準隔離”。比如,這些國家可以對來自中國的人做病毒檢測,對疑似人群做醫療隔離,而不是“隔離中國”—一刀切地限制所有中國人入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說中國“不夠大度”的觀點,犯了常識性的錯誤。在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疫情防控,早已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

英國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專家Heidi J. Larson,在2018年10月《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主張把社交媒體上大量相互矛盾、扭曲失真以及人為操弄的信息,視為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大威脅。事實上,她的這個觀點已經是世衛組織在應對疫情問題時的政策建議之一。

顯然,從政策行為角度看,讓專業、權威的信息占據話語主導權,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恐慌,美國的科技巨頭谷歌、臉書、推特,在社交媒體上都做了一些技術性的調整,在搜索結果上把專業、權威的信息“前置”,以期達到緩解信息失真、網絡謠言造成的社會恐慌。

很難否認,扭曲的信息與“過激”的政策,對疫情防控的負面效應,在邏輯上存在相似性。在疫情蔓延時,某些國家能否把相對理性的政策反應“前置”,使理性占據話語主導權,讓國際社會少一份恐慌?

政治邏輯

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全球公共衛生學者黃嚴忠近日撰文稱,病毒的迅速傳播的確是對當前的一個即刻威脅,這些威脅為那些在正常的政治程序之外所采取的行為提供了合理性?!斑^度恐慌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社會上不同人群間的疏遠,加劇對某些群體的排斥和非人道化的待遇?!彼绕涮岬搅丝謶忠l的“排華”情緒。

這絕非危言聳聽。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在澳出現確診病例后,網絡上出現了限制中國人入境的請愿書。澳政府出臺的限制中國留學生入境的政策,很難說與“網絡情緒”沒有關系。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疫情有利于制造業回流美國,美國參議員湯姆·科頓惡意揣測病毒是中國的生物戰計劃,呼吁“封殺中國”。這很難不讓人想起借恐慌搞政治操弄的動機。

恐懼是人的本能反應??只怕又畷r,別高估了人的理性,別低估了恐慌裹挾下“民意”的力量。美國研究“恐懼政治”的學者阿拉什·賈瓦巴克特曾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有不同的功能,而恐懼則經常繞過邏輯?!罢秃兔襟w經常用恐懼來繞過我們的邏輯?!?/p>

從近年來中美關系的現狀以及整個國際政治氣候的變化來看,美國的“過度反應”顯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中國的“過度解讀”。事實上,目前的國際政治現實,比冷戰結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可能催生“過度反應”的政策,乃至將病毒政治化的社會土壤。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鄭永年,近日在《如何理解西方的新一波反華浪潮》一文中寫道,“人類歷史就是一部不斷與病毒作斗爭的歷史”,“但是,正需要國際合作的時候,在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針對中國或華人的種族話語和行為也在快速死灰復燃”。他認為,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的對華“隔離”政策和過度反應,也不言自明地隱含著濃厚的種族主義因素。

作為知名的國際問題學者,鄭永年教授把西方國家對疫情的反應與“種族主義”苗頭聯系在一起,只要認真閱讀了他的文章,你很難認為他的觀點是“陰謀論”。他提到,如今歷史上的“白人優越論”已經成為西方的主流意識形態。

歷史淵源

“白人優越論”是否已占“主流”暫且不論,但關于瘟疫防控與“白人優越論”之間的關系,是有歷史依據的,而且帶有獨特的“中國因素”。

1881年5月,一艘名為“格拉密斯城堡號”的客船,抵達澳大利亞悉尼港附近,船上有814名來自中國的乘客。這是一群為了躲避晚清國內戰亂而“下南洋”謀生的中國人,這些人一下船就在當地引發了騷亂—他們遭到當地人的辱罵和毆打。理由是,那些中國人可能攜帶天花病毒。

一百多年后,為何仍需警惕西方的“種族主義”?因為,在中國抗擊疫情時,西方社會需要以更多、更理性的行為,來證明它們防范的是病毒,而不是中國。

澳大利亞研究澳華人歷史、白澳政策的學者格雷格·沃特斯,在研究論文中對那段歷史作了詳細的分析和解讀。他寫道,那時澳洲的民眾一般都覺得天花病在中國人中嚴重泛濫,在更“文明”的歐洲卻很少見,悉尼的很多人甚至認為,天花是一種“中國病”。

正是某些政客“天花是中國病”這種政治操弄,孕育出了“白澳政策”的政治土壤。那年11月,澳大利亞政府通過了對中國人帶有種族歧視的移民條款。直到1972年,澳大利亞政府才取消了反亞洲移民(主要是來自中國的移民)的“白澳政策”。

沃特斯在文章中引用了1881年《悉尼先驅晨報》的一段評論:“其實,并沒有證據證明是中國人將天花帶到了澳大利亞,亨利·帕克斯(當時澳洲新南威爾士政府領導人,借天花“排華”的主要政客)不但不推行限制疫情的計劃,反而利用天花產生的恐慌來推動人們針對中國人的情緒不斷高漲,煽動這個國家里的無知之人?!?/p>

19世紀的美國舊金山有這樣一段歷史,當地政府出于對天花和霍亂疫情的擔憂,對當地華人強制隔離,對唐人街的華人強制接種疫苗,而白人則可以自由出入,自由選擇是否接種疫苗。1882年,美國通過了《排華法案》,那是美國通過的第一步針對特定族群的法案。二戰期間的1943年,美國才廢除這一法案。

一百多年后,為何仍需警惕西方的“種族主義”?因為,在中國抗擊疫情時,西方社會需要以更多、更理性的行為,來證明它們防范的是病毒,而不是中國。德國《明鏡》周刊稱新冠病毒“中國制造”,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為“亞洲病夫”,這很難不讓人聯想起種族主義。

澳大利亞政客把“天花是中國病”的政治操弄,成功地轉化為政府政策。一百多年后,如果有西方國家把新冠肺炎疫情當作詆毀中國投資環境、惡化中國對外開放環境的政策行為,并非絕無可能。

當然,一百多年里人類文明的進步、國際政治的進化,或許能讓人稍感寬慰。但是,不要高估了這些進步和進化。20世紀最偉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馬丁· 懷特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國際政治里,沒有進步是存在可能的。如果遠古時代的人回到現在,看如今的國際關系,他們會被現實與他們記憶的相似性所震驚?!?/p>

疫情引發恐慌時,理性是稀缺品。警惕借疫情煽動“排華”情緒,就是一種理性,不是被“陰謀論”綁架。

猜你喜歡
排華天花恐慌
天花寺
“本領恐慌”與“看家本領”
天花,肆虐地球3000年
繩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領恐慌”
天花與清人日常生活
蒙古國社會“排華”沒那么夸張
淺析印度尼西亞獨立后的排華原因
戰后東南亞排華運動再探析:基于種族支配的視角
MERS可防可控別恐慌
梁誠護僑活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