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鎮后工業景觀再生策略探究

2016-10-21 10:54董翠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景德鎮

董翠

[摘要]瓷都景德鎮國營瓷廠眾多,對陶瓷文化的發展和弘揚產生過卓越的貢獻。但由于市場經濟的影響,加上自身經營不善,景德鎮瓷廠逐漸倒閉直至荒廢。在創意文化產業的推動下,部分舊瓷廠經過改造后加以利用,但僅局限于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模式。以景德鎮宇宙瓷廠改造形成的“陶溪川”陶瓷文化產業園為例,分析了景德鎮后工業景觀再生的意義以及景德鎮工業遺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工業遺址改造與景觀再生的策略,以期為保護并延續景德鎮工業遺產景觀文化特色、促進后工業景觀的多樣性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工業遺址 后工業景觀 景觀再生 宇宙瓷廠 “陶溪川” 景德鎮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053-02

一、景德鎮后工業景觀再生的意義

北京林業大學王向榮教授在《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將英文“Post-Industrial Landscape”直譯為后工業景觀,或“工業之后的景觀”。它是歐美發達國家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逐步興起并在90年代迅速發展的一個景觀設計領域,“是對工業遺址上的各種工業設施、地表痕跡、廢棄物等加以保留、改造、更新利用,并作為主要的景觀元素來設計和營造?!盵1]由此可見,后工業景觀的研究對象和設計基礎是廢舊的工業遺址或工業遺存。景德鎮制瓷業始于漢代,歷史悠久,至今仍以瓷業為主要產業,陶瓷工業遺產相當豐富。久負盛名的是建國以后陸續興建的陶瓷廠房,包括了建國、人民、新華、東風、景興、藝術、光明、紅星、紅旗、宇宙、為民、華風、雕塑、紅光、曙光等十余家大型瓷廠。這些企業現今雖已倒閉,成為工業廢棄地,但它們在幾十年的發展中,早已形成了具有陶瓷工業文化特色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如不進行保護和再利用,將會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工業遺址場地的建筑、構筑物以及工業設備等是一定區域的標識,也是我們感知歷史、追憶歷史的重要媒介。[2]景德鎮舊瓷廠是景德鎮建國以后制瓷業的見證者,也是陶瓷工業文化的傳播者,景德鎮人對舊瓷廠有著深厚的感情。據統計,截止到1965年,陶瓷企業的職工人數近兩萬人。如果對這些陶瓷工業遺址拆除重建,必將割斷瓷都人們最重要的記憶。因此,對景德鎮后工業景觀的改造與再生研究,將增強人們的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時對陶瓷工業文明的傳承和發揚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景德鎮工業遺址存在的問題

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作用下,景德鎮“十大瓷廠”紛紛開始尋求轉型之路。改造模式主要為文化創意產業園,也有少數改造為兜售陶瓷產品的商業模式。比較成功的當屬雕塑瓷廠改造而成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吸引了國內外一大批陶藝家進行國內外陶瓷雕塑藝術的交流與創作。定期舉辦的學術講座、“樂天陶社”,結合住宿、餐飲、商店等一系列服務,成為旅游者來景德鎮的必游之處,這些都使得舊廠房變廢為寶,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盡管部分景德鎮工業遺址已成功改造和再生,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問題包括:1.改造與保護模式趨同化現象較為普遍。景德鎮工業遺址的改造與其他城市大同小異,“跟風”現象突出,普遍走的是工業化旅游和創意產業結合的道路,改造模式較為單一。2.改造后的工業遺址缺乏與周邊環境的互融。只注重原有廠房建筑的保留,但它們與景德鎮的陶瓷文化氛圍不相協調,且建筑之間都較為孤立,呈碎片化趨勢,未能與其他陶瓷工業遺址形成線性的整體規劃。3.工業遺址環境設施不完善。景德鎮許多未經改造的舊廠房長期荒廢,廠區內配套的生活設施和服務設施都過于陳舊,無法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三、“陶溪川”后工業景觀再生的策略分析

(一)項目的平面布局

“陶溪川”是景德鎮“陶溪川·CHINA坊”國際陶瓷文化產業園的簡稱,主要改造部分是在原十大瓷廠之一的宇宙瓷廠上重新打造的。盡管宇宙瓷廠現已衰敗,但產品制作區的主休建筑按照原料加工和存儲、成坯制作、燒煉成瓷和彩繪包裝的工業流程從東向西順序布置[3],這些連同饅頭窯、隧道窯等工業設施一起,都保留得十分完整,形成為了后工業景觀改造的基礎。景德鎮“陶溪川”陶瓷文化產業園的整體項目規劃理念是“一軸四片六廠”,意在將周邊的歷史區域、科技文化片區、為民瓷廠、宇宙瓷廠、雕塑瓷廠、建國瓷廠、景陶瓷廠、藝術瓷廠等一并打造。目前,主要改造區域——宇宙瓷廠已基本完工,在其改造過程中保留著原始老建筑、原始窯房、作坊、煙囪等,以陶瓷文化創意基地為目標,既包括了用于展覽的博物館建筑、藝術家工作室,也包括工藝品銷售商店、住宿、餐飲等配套的服務性建筑。在宇宙瓷廠的平面布局中,一條寬闊的景觀大道貫穿了南北大門。這條景觀大道結合了原生植物、具有現代設計意味的幾何形水景進行了布局,并設置有三處文化廣場,保留了反映歷史工業痕跡的高大煙囪、廠房裸露在外的管道結構、隧道窯遺址,使得傳統與現代很好地進行了對話。其他在原址基礎上保留和改造的建筑物,如陶瓷工業博物館、大師工作室、藝術家工作室、咖啡店、酒吧、酒店、陶瓷燒制服務中心,等等,均是對廠區建筑進行綜合評估后,按照功能需求改造和利用空間,對稱布局在這條景觀大道的東西兩側。

(二)建筑外觀改造與再生的手法

對舊建筑的保護和再利用是后工業景觀改造中的首要問題,對于主體建筑的改造手法是盡可能地保留那些體現工業歷史痕跡或符號的內容,必要的時候融入一些現代元素加以改造和更新,注重“新”與“舊”的融合及其過渡的合理性。宇宙瓷廠很多主要建筑都有著典型的“人”字形屋頂式樣,代表著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工業建筑風格,對此應加以保留,以維持建筑原貌和外觀形態?!疤障椖俊睂@些建筑的處理是保留建筑物的原始結構和材料,遵循“整舊如舊”的原則,并采用老舊窯爐的過火磚對舊廠房進行更新,既是對廢舊材料的重新利用,也突出了建筑物新舊肌體的協調與統一。此外,建筑的采光使用了大面積的透明玻璃和簡潔的鋼架結構形式,實現了建筑外觀“實”與“虛”的對比,新的形象使得舊建筑的生命在美學層面和人文層面上得以延續。(如圖1)

(三)舊建筑室內空間的改造手法

后工業景觀的再生不僅要對舊廠房建筑外部及其環境進行保留或更新,更要對工業建筑的室內空間加以改造再利用。原有的建筑功能早已不符合現代空間的需求,如何將新的功能融合于舊廠房之中,是舊建筑室內空間改造首要解決的難題。宇宙瓷廠的舊建筑內部空間往往具有高層高、大跨度、大柱距的特點,使得其空間靈活自由,重新劃分空間的阻力較小??臻g可塑性較強;且建筑結構堅固,承載力較強,使用年限不長;此外,建筑的內部結構、管道都裸露在外,具有工業美學價值,這些都為舊廠房內部空間的再利用提供了無限可能。因此,“陶溪川”項目對宇宙瓷廠建筑空間的改造呈現多樣化趨勢,可商用,可成為博覽場所,也可居住。對于一些高大的主體建筑,“陶溪川”項目將其改造為博物館,供藝術家展覽之用;對一些小型的低跨度、空間靈活的鋸齒形建筑,則可以改造為藝術家工作室,對其他一些建筑體量小、零散分布的小廠房和原有辦公樓改造為餐飲空間或陶瓷品銷售展示空間。以改造成的陶瓷工業博物館為例(如圖2),空間內保留了陶瓷工業生產管道,采用機械設備作為景觀小品,頂部采用大面積的鋼架結構,結合LOFT風格中的“黑白灰”色調,塑造了濃厚的陶瓷工業風格的室內界面。

(四)廠區原有資源的整合與利用

工業遺址物質層面的形態是后工業景觀形態的創作基礎,包括了地形地貌、水體、植物在內的自然形態,以及建、構筑物、機械設備等在內的人工形態等,是最能再現歷史痕跡、最能觸動人心、最能渲染場所精神的景觀要素。但對這些要素的利用,不僅僅是直接運用,而是要結合場地環境、周邊區域進行資源的整合,再加以取舍,最終運用到場地的室外環境中。以植物為例,它們在幾十年的生長期里,已適應當地的土壤環境和氣候,對場地的生態環境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在進行后工業景觀改造時,應盡可能地保護工業廢棄地的原生植物,比如宇宙瓷廠內的古樟就作為主干道的行道樹,成為珍貴的喬木資源。此外,對那些承載了歷史記憶的符號,應進行藝術化加工加以運用。例如,對一些廢棄使用的陶瓷機械設備可化身為景觀小品直接使用,而對那些舊瓷廠獨有的高大煙囪、隧道窯、饅頭窯等具有獨特歷史氣息的構筑物,都可經過一定的處理加以保留,盡可能恢復原貌,喚醒人們對歷史痕跡的追憶,彰顯場地的歷史工業文明特色。

(五)多樣性保護,創造宜人的公共空間

景德鎮舊瓷廠受文化創意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雙重影響,絕大多數都被改造為文化創意產業園,成為外地游客觀光的地方。與本地人的生活相去甚遠,開放性不夠。但陶瓷廠房是許多瓷都人工作過的地方,也給予現在的瓷都手藝人很深遠的影響,因此,承載著許多瓷都人的記憶的陶瓷工業遺址應該塑造成一種開放性的空間,這種空間可以讓每一個當地人都愿意參與進來,感知這歷史的沉淀和記憶深處的文化歸屬?!疤障ā钡亩ㄎ浑m然也沒有脫離文化創意產業園這一層面,但場地內的空間層次卻相當豐富,不僅有大面積的水景融入、與本地人產生情感共鳴的高大煙囪,還設有幾處文化廣場和配套的公共設施,甚至每周六下午還在步行主干道上設立了陶瓷集市,成為了景德鎮人休閑游玩的好去處?,F在,“陶溪川”的改造,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參與性強的開放性空間,吸引了眾多當地人的參與。每到晚上和周末,許多大人和孩子就會結伴到此游玩,這比營造單一的文化創意空間更具有現實意義,也正是凸顯了后工業景觀所強調的“與人的融合”“與城市的互融”等特質。

四、結語

景德鎮以宇宙瓷廠為基礎的“陶溪川”陶瓷文化產業園,在對舊瓷廠的改造與再利用過程中,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將“新”與“舊”合理過渡,從整體園區規劃到建筑室內外,再到室外環境、景觀小品等方面,都充分體現了對原有場地的尊重,也詮釋了后工業景觀在對場地改造過程中如何進行“取”與“舍”,又如何保持后工業景觀的多元化發展,從而創造了一個宜人的、具有陶瓷工業文明特征的景觀空間。

【參考文獻】

[1]胡燕.后工業景觀設計語言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4.

[2]馬建業.城市閑暇環境研究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4-19.

[3]張杰,賀鼎,劉巖.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城市復興——以宇宙瓷廠區的保護與更新為例[J].世界建筑,2014(08):100-103.

責任編輯:張麗

猜你喜歡
景德鎮
《景德鎮陶瓷文化概論》前言
至精至美,“瓷都”崛起
我的家鄉景德鎮
《形式上的鈍感》
我的“陶朋瓷友”
Understating of EFL teachers
景德鎮陶瓷文化資源整合開發機制
2017“小獼猴歡樂行—景德鎮陶瓷文化之旅”
江振聲
景德鎮寫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