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素質建設

2016-10-21 10:54單桂志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職業素質新聞編輯新媒體

單桂志

[摘要]新媒體帶來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新聞報道要求更加迅速、及時、準確,對報紙等傳統紙媒新聞形成了強烈的沖擊,這是不可逆的社會趨勢。那么,作為傳統報紙行業的新聞編輯,不僅要進一步提高業務素養,還需要隨時隨地培養自己敏銳的新聞捕捉能力,不忘作為新聞編輯引導社會輿論發展的職業責任,以維護新聞媒體公信力為己任,堅持做純潔新聞的“衛道士”,成為新聞傳播的“把關人”。

[關鍵詞]新媒體 新聞編輯 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061-02

新媒體時代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由長篇累牘轉向碎片化閱讀,由紙媒、視媒拓展到網媒。多元化的信息來源,也加劇了傳媒行業的競爭,尤其新聞行業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盡管人們依舊熱衷于新聞事件的解讀,但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時效性、簡明性和價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能否應對大眾輿論對新聞報道的新要求,適應新媒體環境,成為當前考驗報紙新聞編輯的試金石。

一、報紙新聞編輯應具備的職業素質

新聞不同于一般性文章,它是通過電視臺、電臺、報紙、互聯網等媒介傳播信息的。[2]從傳播介質來看,新聞走過了傳統的紙媒和視媒階段,如今又增加了互聯網這個新興渠道,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加深遠。隨著互聯網渠道的興起,大眾輿論的焦點被互聯網吸引,紙媒和視媒新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但并不表示報紙新聞失去了大眾需求。相反,報紙新聞以其可保存性、新聞價值高、真實性強[3]等互聯網新聞所不具備的優勢,仍然牢牢抓住了大眾的輿論訴求。

然而,不得不承認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是多元化的,獲取新聞的數量是量販式的。也就是說,作為報紙新聞編輯人員則面臨著較之傳統紙媒時代更大的從業壓力。那么,報紙新聞編輯需要哪些職業素質來應對新媒體環境的變化呢?

一是職業道德。新聞編輯是一個對職業道德要求較高的職業,作為大眾輿論的引導者,自身正,才能教人身正。而報紙又是黨和國家發布施政方針、通達政策法規的主渠道之一,作為新聞把關人的職業道德標準要高,遵紀守法是第一要素,發揮黨和人民群眾溝通的紐帶作用,是分內之責。

二是知識素質。作為新聞編輯需要廣闊的知識面,因為新聞報道可能涉及各行各業,需要各種各樣的理論知識。尤其在進行問題分析時,不僅僅需要獨特報道視角,還需要從大局去分析局勢,透過現象闡述本質,這是作為新聞編輯獨具慧眼的能力,也是構建在豐富知識基礎上才能實現的。

三是職業技能。報紙新聞對編輯職業技能要求較高,作為出版物,既需要專業知識,又需要良好的業務能力。因此,報紙新聞編輯多由??迫瞬艙?。在當前這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鑒別有價值信息、篩選新聞線索、選取報道切入點,都需要專業技能,且需要能夠應對新聞報道對時效性和簡明性的要求,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超強的組稿能力。

四是創新意識。新聞的本質是真實性,但也需要報道角度的創新,以及策劃采編的創新。新媒體時代的顯著特征是新聞信息的量販化,當海量信息同時充斥大眾輿論時,哪一篇報道具有獨到之處,就能脫穎而出。而報紙新聞報道在海量化和時效性方面比拼不過網絡新聞,故而需要在采編的整個過程中貫穿創新意識,通過獨樹一幟的標題和報道內容來吸引受眾的眼球。

五是態度嚴謹。嚴謹是新聞出版單位一貫堅持的工作作風。作為紙媒新聞的代表,一個細微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報紙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受損,甚至對輿論引起負面影響。所以工作嚴謹、反復校對,是報紙新聞編輯必備的職業素質,也是多年來,報紙新聞贏得黨和人民信任的關鍵因素。

六是奉獻精神。在新時期,傳媒行業發展迅速,從業人員眾多,能夠擔任報紙新聞編輯必然是經過層層選拔,故而在專業技能、職業素養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礎,但講到奉獻精神則并不是所有從業人員都具備的。新聞采編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敢于迎難而上,因此需要從業人員具備無私奉獻精神,能夠為工作、為他人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新媒體環境對報紙新聞編輯職業素質的影響

所謂新媒體是專指運用數字技術的“第五媒體”,如數字報紙、數字雜志、數字電視、手機客戶端、互聯網,以及觸摸媒體等。[4]新媒體是針對于報紙、雜志、電視、戶外屏幕等傳統傳播媒介而言的。而新媒體環境,則是指運用新媒體技術作為介質的大眾傳播環境。[5]新媒體環境的最大特點是基于數字技術,因而快捷、及時、互動性強是其優于傳統媒體的優勢。但同時這些優勢也對新聞報道構成了沖擊。特別是對作為貫穿紙媒時代新聞先鋒的報紙新聞形成了較大影響,進而對報紙新聞編輯的職業素質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來自新媒體技術的挑戰。這是目前紙媒行業普遍遇到的困境。新媒體技術的核心是數字技術,它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人們不再需要長篇累牘,或是身上隨時都帶著一份報紙,而是通過手機、分眾傳媒、互聯網等快捷渠道獲取新聞,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這是對紙媒行業的最大挑戰。怎樣將大眾的關注度重新吸引到報紙上,是當前報紙新聞編輯首當其沖要解決的難題。

其次,新媒體縮短了新聞報道的時效。新媒體迅速、覆蓋面廣、傳播能力強等特點,對傳統紙媒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報紙從新聞采編到印刷,再到上市,最快也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而新媒體技術只需要幾分鐘,甚至更短。時效性的劣勢讓報紙新聞走入尷尬境地。

再次,報紙新聞編輯的新媒體技術還不嫻熟。為適應時代發展,很多紙媒推出了數字報紙或手機客戶端,通過即時發布新聞的模式來吸引受眾。但大多數的數字報紙實質上只扮演了紙媒新聞數字版的角色,而并沒有結合新媒體技術推出數字報紙的特色。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報紙新聞編輯對新媒體渠道還不熟悉,能夠采取的技術還不嫻熟。當然,不排除一些報紙新聞編輯再學習能力差,或是年齡較大,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度降低等原因,故而形成當前數字報紙缺乏獨立性的現象。

三、新媒體環境下報紙新聞編輯職業素質的建設

不可否認,新媒體環境給報紙新聞編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挑戰總是與機遇相伴的。作為合格的報紙新聞編輯,是站在媒體前沿的人,也是擁有超前新聞嗅覺的人,應當與時俱進,隨著傳播環境的改變而轉變,不僅要適應傳媒技術發展的大趨勢,更要搶先一步,提高職業素質,以備挑戰。

(一)堅守政治素養

報紙新聞是政府的思想武器,是大眾輿論依賴的導向。報紙新聞編輯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才能真正肩負起監督社會輿論,并將輿論引向正途的重任。這是報紙新聞編輯必需時刻堅守的職業素養。在新媒體環境下,報紙新聞編輯在采編新聞的同時,仍然要保持警惕,洞悉大眾輿論思潮的動向。作為合格的報紙新聞編輯,還應深入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凡對大眾輿論存在潛在社會危機的信息,違反法律法規的報道,都需要堅決杜絕,還大眾輿論一片澄澈的天空。

(二)拓展知識面

在多元化的新媒體環境下,新興行業逐漸增多,除新媒體技術、新媒體傳播知識、新媒體新聞資源采集等與新聞編輯息息相關的知識外,還包括來自不同行業的新知識,都是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涉及到的。不斷拓展知識面,成為新媒體時代考驗新聞編輯采編能力的重要指標。在新媒體時代,超前獲取新聞資源已不再是新聞編輯采編的主要方式,而是要培養新聞編輯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在看似紛繁零亂的媒體信息中捕捉新聞線索,挖掘出立意新穎報道的職業素養。

(三)適應新媒體環境

新媒體環境在帶給傳統新聞媒體沖擊的同時,也促進傳統新聞媒介轉型。報紙作為傳統媒介的代表,面對新媒體環境大潮,國內各大報刊也紛紛開設了數字版和手機報紙客戶端,以迎合大眾碎片化閱讀習慣。而這一舉措也給報紙新聞編輯帶來了新的挑戰。一方面要不斷鞏固、夯實報紙新聞編輯的業務技能,培養其捕捉新聞的敏感性,還需要新聞編輯適應數字報紙、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媒介。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報紙新聞編輯采編新聞的價值性和真實性,這兩點恰恰是網絡新聞編輯所缺乏的。

(四)報道要獨樹一幟

前面我們提到報紙新聞作為政府的喉舌,有義務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監督并引導大眾輿論走向,但并不是讓報紙新聞編輯去跟風報道。我們并不反對報道同一事件、同一主題的新聞,但可以從不同側面去報道。首先,給予報紙新聞編輯寬泛的選題空間,提倡獨樹一幟、另辟蹊徑,突出立意的創新性,而不是一味迎合大眾輿論訴求。其次,給予欄目設置自由空間,提高新聞報道的創意和創新精神,避免新聞報道走入乏善可陳的歧路。

(五)報道內容嚴謹客觀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報紙新聞報道與網絡新聞報道最大的不同在于校對環節。增加了這一道環節,使大眾讀者對報紙新聞的真實性、價值性有了較高的信賴。故而,在報紙出版前,需要對新聞報道內容反復核實,嚴格把關,層層審查,以確保媒體公信力。而在新聞報道過程中,作為編輯需要站在客觀角度上,不帶有一絲主觀色彩。而在編輯日常工作和培訓中,也應時常叮囑、自查、互查,以確保報紙新聞編輯的專業性和職業素質。

(六)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在新聞采編報道過程中,包含了線索捕捉、主題篩選、采訪策劃、組稿以及后期加工等多個環節。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的時效性要求更高、新聞量大,新聞報道工作的各個環節已不可能由一人全部完成,而是由一個團隊通力協作完成的。故而要求新媒體時代的報紙新聞編輯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無論外勤人員還是內勤人員,應當統一思想觀念、統一任務目標,合力為完成一篇新聞報道而努力。應當定期為新聞報道各個環節的采編人員進行團隊精神培訓,在團隊內部提倡為報紙新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結語

無論紙媒時代,還是當前多元化的新媒體時代,新聞的魅力和對大眾輿論的影響力從未削減半分。相反,人們在新媒體時代對新聞的需求更多。但由于無良從業者在商業利益驅使下進行虛假報道、刻意引導輿論走向歧途等做法,使得原本追求真實性、簡明性、及時性和價值性四大原則的新聞編輯不得不向社會風氣低頭,直接導致了我國新聞價值大幅降低。故強化報紙新聞編輯的政治素養、知識水平、專業技能、創新意識、工作作風,甚至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在紛繁的新媒體環境下保證新聞報道的內在價值。

【參考文獻】

[1]焦憲杰.淺談新聞報道的存在的問題與方法[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3(07):264.

[2]李璐璐.淺析新聞的基本特性[J].西部廣播電視,2013(08):60.

[3]丁潔.報紙新聞的采編與受眾吸引力提升策略探討[J].媒體時代,2015(09):106.

[4]李春燕.贏在新媒體時代[J].新聞研究導刊,2013(02):26-28.

[5]包達.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報道策略的變化綜述[J].新聞研究導刊,2015,7(18):214.

責任編輯:張麗

猜你喜歡
職業素質新聞編輯新媒體
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的電氣設備課程模塊化改革與實踐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方法和技巧
淺談報紙新聞編輯的新聞策劃意識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