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設計:資源調配的歷史與未來

2016-10-21 17:41段漢明秦泗剛樸浩黃軻
華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調配過程設計

段漢明 秦泗剛 樸浩 黃軻

【摘 要】基于地理設計即為用設計來改變地理環境的理念,認為地理設計是對地理環境的資源要素進行調配和整合、通過人類的社會活動改變地理環境的過程。以銀川平原為例,分析銀川平原在人工綠洲開發的歷史過程,是通過水資源調配的方式來改變地理環境、重新塑造自然的過程。這個過程并不是某一個設計師所能完成的設計,而是在干旱區有限的自然資源條件下,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社會政治引導下的資源調配過程,而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社會政治引導下的資源調配就是最好的設計。

【關鍵詞】資源;地理設計;銀川平原

一、地理設計的概念緣起和定義

2010年元月在美國南加州召開了首屆地理設計峰會,討論了地理設計的概念。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快速城市化的世界中,環境退化不僅影響到當地的生態環境,還影響到生物多樣性和全球氣候變化。地理設計(GeoDesign)是聯系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即為用設計來改變地理環境。麥 克 爾·弗 萊 克 斯 曼(MichaelFlaxman)認為,地理設計是一種將設計方案的提出和環境影響模擬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規劃設計方法。杰克·丹杰蒙德則認為,地理設計是對于自然的設計。地理設計的概念從學術上打破地理學、城市規劃學、景觀設計學、建筑學與土木工程學等學科之間的界限,并從技術上對人居環境規劃中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地理設計是一種設計思想。這種設計思想站在全球生態危機的高度,將設計的本質從場地空間到人地關系最終提升是對人的行為設計的哲學層面,希望通過控制人的行為,謀求一種對自然無度索取的有效解決途徑。

地理設計并不是空泛的設計理念,而是通過人類的社會活動改變地理環境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核心就是按照人類的社會需要對地理環境的資源要素進行調配和整合。無論這種調配與整合是人類精心設計還是偶然的利益驅動,對地理環境的改變卻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地理環境的資源要素涵蓋甚廣,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等諸多領域,因此,地理設計本質上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息息相關,是一個人居環境發展演替的過程,當然也包括地理景觀的改變。在這種視角之下,地理設計就被賦予了更為廣闊的外延和更有時間深度的內涵:地理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設計行為,而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更為廣泛的改變地理環境的過程,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對新的人文環境進行塑造的過程。

二、銀川平原水資源的調配和人工綠洲的開發

(一)銀川平原的自然環境

銀川平原位于賀蘭山與鄂爾多斯高原之間,是在新生代斷陷盆地的基礎上發育形成的,地勢平坦,第四紀全新世為荒漠草原。東西寬10~50公里,南北長165公里,面積7000余平方公里。海拔1100~1200米,自南向北緩緩傾斜,地面坡降由0.6~1‰不等。

銀川平原地處溫帶干旱區,年平均氣溫在5~9℃之間,引黃灌區平均年降水量180~200㎜,年水面蒸發量1000~1400㎜,年干旱指數7.8~8.0,無霜期約170天,年日照時數為2800-3000h,年太陽總輻射為130-149kcal/cm2。

銀川平原是西北干旱地區形態獨特的綠色斑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仍是多層次多重時空尺度的生態耦合系統。從大的空間尺度分析,銀川平原生態系統位于毛烏素沙地生態系統,黃土高原生態系統、蒙古高原生態系統的交織復合地帶。從略小的空間尺度分析,賀蘭山生態系統與銀川平原生態系統的關系密切。與銀川平原生態系統關系最為密切的是黃河水系,或者說是黃河上游生態系統。

(二)銀川平原水資源的調配與綠洲開發過程

銀川平原這艘綠色的大船,本質上是以灌溉渠系為骨架的人工綠洲。面對有限的自然資源,依據社會政治需要進行的資源調配就是最好的設計。水資源對于干旱區,水資源的利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銀川平原南部及黃河濱河地帶,地面坡降大,土壤顆粒粗,地下水位深,地表和地下徑流通暢,引水灌排方便而不易產生土壤次生鹽漬化,因而首先得到引黃灌溉的開發。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富平縣,城址在今吳忠市西北。為了軍事防御,駐有大量軍隊,在黃河沿岸地區進行屯墾,青銅峽附近有神泉障,陶樂縣(現大部屬平羅縣)西南有渾懷障,在青銅峽附近鑿有秦渠,引黃河水發展農業生產,雖然在較早的文獻中,找不到秦朝曾在這里興建水利的記載。

西漢時期,為對付強大的匈奴,在西北邊陲實行大規模的軍屯和移民實邊政策。元狩四年、五年(公元前119---118年),兩次向北地等郡大規模移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加大量田卒,北地郡設有主持屯田殖谷的上河農尉,其屯田城有上河城和南北兩個典農城(大致分別位于今永寧縣西南、今青銅峽市邵崗堡西、永寧縣西北)。漢武帝時在河東開鑿新渠,渠首在秦渠渠首上方,它繞過秦渠的南面和東面,到富平北面回注黃河?!端涀ⅰ芬兜乩碇尽氛f:“河水別出為河溝,東至富平,北入河?!焙笕朔Q為漢渠或漢伯渠。漢渠的溉田面積要比秦渠略大。漢渠的開鑿,促進了銀川平原南部灌溉農業的發展,與銀川平原北部的畜牧業相互補充,呈現出“邊城晏閉”、“人民熾盛”、“牛馬布野”的繁榮景象。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時有一萬六千余戶,五萬五千余人。漢成帝初年(公元前32年以后),班況和馮參等曾先后任上河農都尉,管理當地灌溉農業。上河三城(上河城、南北典農城)就是當地糧食的集散屯儲中心,后被稱為“倉城”。元帝時,內地糧食不足,還曾調運農都尉之余谷接濟。西漢盛世,包括銀川平原在內的河套地區被稱作“新秦中”。

東漢時期由于地方封建割據和羌族起義等因素,北地郡治所遷至富平縣,據統計當時北地郡有戶3122人,人口18600人,由此推算當時銀川平原地區的人口不足2萬,已大大低于西漢時期銀川平原地區的人口。順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北地、安定等郡,郡治復歸舊土,經濟又有短暫的安定發展。于是“徙者各歸舊縣,繕城郭,置后驛。既而激河浚渠為屯田,省內郡費歲一億計。遂定安定、北地、上郡及隴西、金城常儲谷粟,令周數年?!?/p>

普遍認為,在黃河西側,東漢開鑿了兩條灌渠,一條是漢延渠,東漢順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由郭璜主持開鑿。另一條由徐自為主持開鑿,在漢延渠西側,與漢延渠并行向北延伸。因為徐自為官居光祿勛,所以這條新渠為稱光祿渠。徐自為是西漢名將,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太初元年郎中令自為更為光祿勛”。

三國、西晉至大夏的400年,鮮卑、匈奴、羌等部族陸續入主銀川平原,其時牧業得到很大的發展,而不少地段水利設施廢弛,灌溉農業倒退,在水資源利用方面沒有大的建樹。

據《魏書·刁雍傳》,延和五年(公元436年),以刁雍為薄骨律鎮將,開鑿艾山渠:“平地鑿渠,廣十五步,深五尺,筑其兩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還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復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薄八畡t充足,溉官私田四萬余頃。一旬之間,則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實。官課常充,民亦豐贍?!?延和七年(公元438年)“奉詔運屯谷五十萬斛付沃野鎮(治所在今內蒙古臨河縣西南)”,刁雍利用黃河,從三月至九月三返,運送六十萬斛?!?/p>

唐代銀川平原北部引黃灌溉區再次得到大規模開發。據唐代史書記載,當時有漢渠(溉田五百余頃)、薄骨律渠(千余頃)、御史渠(二千頃)、特進渠(六百頃)、光祿渠(千余頃)、胡渠、百家渠、七級渠、尚書渠等。

唐徠渠(是薄骨律渠擴建而來,宋代、西夏時始稱唐徠渠)灌區的大規模開發,表明平原灌溉農業由南而北、進一步向地勢低洼、原有鹽堿化土壤的中部發展?!杜f唐書》卷一百三十三、列傳第八十三:元和“十五年(公元806年)六月,(李聽)改靈州大都督府長史、靈鹽節度使。境內有光祿渠,廢塞歲久,欲起屯田以代轉輸,聽復開決舊渠,溉田千余頃,至今賴之?!?長慶四年(公元824年),開鑿特進渠。寧夏北部人口由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二萬三千余人增加到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六萬一千多人(各羈縻州的人口尚不計在內)。

西夏時期對銀川平原地區興修水利、發展農牧相當重視。公元1002年,西夏境內大旱,禾麥不登,又下令番、漢人民修筑堤防,引河水溉田。還擴建新建渠線較高的渠道,如舊志記載的賀蘭山東麓昊王渠。據《宋史·夏國傳》“夏之境土,方二萬余里┄┄,河之內外,州郡凡二十有二┄┄,其地饒五谷,尤宜稻麥。甘、涼之間,則以諸河為溉,興、靈則有古渠曰唐來,曰漢源,皆支引黃河。故灌溉之利,歲無旱澇之虞?!?西夏滅亡時,銀川平原人口經濟受到重創,百廢待興。

元世祖時,袁裕為中興等路勸農使,從湖北等地遷來萬余移民,給地立屯,發展農業生產。以后又陸續派遣大臣董文用、張文謙和水利專家郭守敬前來視察水利。在郭守敬的主持下,浚修長400里的唐徠渠、長250里的漢延渠等12條干渠和68條支渠,采用滾水壩減弱水勢,筑堰提高水位,挖深原有渠道、建渠首進水閘以保證渠道有充足水量,以退水閘調節流勢,使整個灌溉系統有很好的灌溉、防洪效益,灌田萬余頃。

明初大力疏浚舊渠,開鑿新渠。其時銀川平原干渠長共約1500里,其支渠的大小斗口多達一千數百處。共屯田一萬五千余頃,超過元代一半。夏秋兩季共征糧十九萬石,平均每畝征糧一斗升五。各衛所均建有倉庫。永樂年間,何福任總兵時積谷尤多。宣德時四衛軍屯余糧三十多萬石。

三、地理設計是資源調配、改變地理環境的過程

從秦漢到清代,銀川平原完成從荒漠草原到人工綠洲的轉變,似乎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今天地理設計的視角看,銀川平原人工綠洲的建設,是黃河水資源不斷調配的過程,是通過資源調配的方式來改變地理環境、重新塑造自然的過程。這個過程并不是某一個設計師所能完成的設計,而是在干旱區有限的自然資源條件下,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社會政治引導下的資源調配過程。

參考文獻

[1] Vié J C,Hilton-Taylor C,Stuart S N.Wildlife in a Changing World-An analysis of the 2008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R/OL].[2009].IUCN,Gland,Switzerland.http://data.iucn.org/dbtw-wpd/edocs/RL-2009-001.pdf.

[2] IPCC.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II and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ore Writing Team,Pachauri,R.K and Reisinger,A.)[R].IPCC,Geneva,Switzerland,2007:104.

[3] [美]麥克爾·弗萊克斯曼.地理設計基礎[J].遲曉毅,譯.李乃聰,馬勁武,校.中國園林,2010,26(4).

[4] Transcribed by,王璐琦,Luqi WANG等.2013地理設計國際會議特別報道[J].景觀設計學,2013(6).

[5] [英]邁爾-舍恩伯格,[英]庫克耶著,盛楊燕,周濤譯.大數據時代一一生活、工作與思維方式的大變革[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調配過程設計
PDCA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兒科非整支用藥調配干預中的應用
中藥處方的調配差錯原因以及防范分析
BUBA臺燈設計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有種設計叫而專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張馨予調配
圓滿的過程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