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中的作用

2016-10-27 15:28袁樹成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創設信息技術

袁樹成

(寧夏鹽池縣第四小學,寧夏 鹽池 751500)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中的作用

袁樹成

(寧夏鹽池縣第四小學,寧夏 鹽池 751500)

信息技術的設計非常具有人文性,不僅使老師的課件制作更簡單、便利、實用,也更好的體現了課程標準所倡導的“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個整合多種信息技術手段的信息交互平臺,內容豐富、分類細致并可以根據需要不斷擴充資源庫。更為重要的是,信息技術操作簡單,只要我們把所需要的資源輸入到資源庫中,就可以根據需要生成我們所需要的不同的“課件”,把老師從艱苦的、繁瑣的制作課件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信息技術走進教室,使我們數學學習的過程更加精彩。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小學階段的兒童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上直觀的模仿勝于理性的思維,形象的接受勝于抽象的理解。信息技術資源豐富,交互性強,操作簡單,不僅是教師教的工具更是學生學的工具、認知的工具也是情感發展的工具,課堂上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和諧生動的情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例如,教學六年級下冊《比例尺》課本上呈現的情境是地圖是靜態圖片,運用信息技術就會把靜態的圖片變成動態的演示。教師從資源庫中先拖出地圖,又依次標出北京、上海位置,在拖出一只螞蟻。這樣就使數學知識變成動態化,可以激發孩子對數學的熱愛,引發他們展開想像的翅膀不斷思索與追求,在打好基礎與追求創新中不斷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的、現實的問題情境

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明確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教師應該將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設計成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有價值、適合于學生發展的數學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創設富有情感色彩的學習情境。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年齡、經驗決定他們獲得的絕大部分數學知識是在對生活中具體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礎上逐步抽象出來,從而形成概念。教學應通過豐富的實例引入數學知識,從現實生活中創設學習情境,使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學生學習的背景材料越貼近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就越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產生學習的欲望和熱情。因此,學生學習的背景材料,從內容上要求與學生生活經驗貼近,與所學知識的聯系緊密。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把任何資源根據格式和類別存儲在背景庫、網格背景庫、圖片庫、文本庫、形狀庫、線條庫、注釋庫、聲音庫、掛圖庫、頁面庫、字條庫、貼土庫、視頻庫和學習活動庫,上課時根據課堂進度靈活調用。如,在學習第一冊第三單元的“比大小”時,教師就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的童話情境。教師先從背景圖庫中拖出一張美麗的大森林的圖片,然后拖出3只小猴,師說:“3只小猴在美麗的大森林里玩耍,中午,它們要共進午餐,你們看,它們的午餐是什么呢?” 這時,教師從圖庫中拖出梨、桃子、香蕉的圖片,凌亂地放到背景圖上,然后問:這幾種水果夠它們吃嗎?學生有的說夠,有的說不夠,老師繼續問:怎樣擺一眼就能看出哪種水果夠吃,哪種水果不夠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用電子筆在白板上把凌亂擺放的各種水果分類擺好,形成課本上的像形統計圖,然后進行比較。這樣的情境有情節發生、發展的過程,相比以前利用其它軟件制作的課件,更簡便、更利于學生參與、演示、更接近現實生活,學生更感興趣,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三、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動態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過程與方法同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在總體目標中,增加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過程性動詞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因此,有效的師生互動應該有“經歷”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的特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化難為易,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教學過程的理解和加深記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在其自身與知識內容之間建立可體驗的事實材料。信息技術能更好地讓學生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如,上述“比大小”的實例,不僅為學生創設了現實的問題情境,而且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經歷了擺一擺、比一比的過程。再如,在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加減混合”的教學中,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一般是用兩幅圖來描述一道加減混合的算式,這樣對初學者來說不容易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直觀地演示問題形成的過程。教師先從圖庫中拖出4只蝴蝶,再拖出3只蝴蝶,最后用電子筆選中2只,旋轉一下方向,然后一拖,就產生飛走的效果,然后讓學生描述老師操作的過程并提出數學問題。這樣,運用信息技術創造出一個連貫的動畫情景,使簡單的圖畫變成了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的動畫,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四、運用信息技術創設開放性的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課程標準中對于解決問題明確指出: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時,應豐富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提出問題是思維活動的出發點。利用信息技術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不僅可以利用白板,拖動圖片來呈現數學問題,還可以創設開放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操作,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總之,信息技術的設計非常具有人文性,不僅使老師的課件制作更簡單、便利、實用,也更好的體現了課程標準所倡導的“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它的使用,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使靜止的問題動態化,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求知欲,使學生有更多的動手、動腦、互動探索的機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具有能動性。

[1]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OL].2012.

[2]白蓮花(導師:代欽).中美數學課程標準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05-15.

G623.5

A

1671-864X(2016)09-0145-01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創設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