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嘆調《為藝術為愛情》的藝術分析

2016-10-27 15:34楊育玲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音樂特點

楊育玲

摘要:在西歐歌劇史上,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是一位卓越的藝術大師。他所創作的真實主義歌劇一直受到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并影響至今,如《曼儂》、《藝術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在世界歌劇舞臺上久演不衰,享有極高的聲譽。其中選自《托斯卡》中的詠嘆調《為藝術為愛情》是歌劇舞臺上最為經典的唱段之一。

關鍵詞:為藝術為愛情;音樂特點;藝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J64.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35-01

詠嘆調《為藝術為愛情》是歌劇《托斯卡》中的精美之作,也是意大利現代歌劇藝術中最為優美的詠嘆調。在這首詠嘆調中,歌劇大師普契尼一方面傳承了民族音樂的傳統創作手法,使詠嘆調與宣敘調交替出現,把歌劇抒情傳統和方法發展到一個新的境界;另一方面積極借鑒新的音樂創作手法,推動了浪漫主義手法向“真實主義”轉變。

一、演繹背景

從19世紀末至歐戰前,隨著民主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以浪漫主義風格為主的藝術發展潮流逐步被以“真實主義”流派為代表的現實主義潮流所替代,普契尼的歌劇創作有著真實主義的傾向?!锻兴箍ā肥瞧掌跄釀撟鞒墒炱诘木拮?,被認定是真實主義風格的典范作,而《為藝術,為愛情》則是其中最最著名的“沖突性詠嘆調”。

在該劇中,作曲家從人物設計到戲劇情節都是圍繞社會下層的普通人物鋪展的,“把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命運視為己任,力求真實地反映他們的貧苦生活和他們的悲歡離合,以此暴露社會的黑暗面”。作品以意大利大革命為背景,以歌頌愛情與正義為主題,以托斯卡追求幸福與愛情為主線,有力鞭撻了社會黑暗,深刻表達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與同情。

從歌劇《托斯卡》來看,作品記敘了托斯卡的戀人因幫助政治犯安格羅蒂逃跑而被警察逮捕入獄,托斯卡因救助戀人妥協讓步,最后跳崖自殺的悲劇故事。該作品把音樂與劇情緊密結合起來,打破了宣敘調與詠嘆調涇渭分明的慣例,創造性地把抒情色彩融入宣敘調之中,把對白般的旋律融入詠嘆調之中,并使二者自由轉換,形成了獨特的宣敘調、詠嘆調融合交替的音樂風格。

二、音樂特點

《為藝術為愛情》的曲式結構分為A、B兩個樂段,其調性布局、節奏變化、伴奏織體、旋律發展等頗具匠心。

A段主要由a、b、c等3個風格不同的樂句構成。a樂句的旋律動機呈4個音下行,發出兩個平靜而壓抑的低沉的長音,仿佛兩聲長嘆抑或死亡的鐘聲,起句不借助前奏做過多的渲染,只以簡潔的器樂演奏背景略加引導,歌唱幾乎是立即進入。歌詞第一個字起唱是在有一定高度的兩個元音“i”上,并以P(弱)的力度出現,因此演唱時應深掘曲作者獨具匠心的音樂構思,發音之前就要作好情感上、技術上的充分醞釀,深入了解曲作者的音樂構思,捕捉到與人物此時此刻相一致的心態,運用聲音控制技巧發出柔和、細膩的音色。

b樂句的旋律仍然以下行的方式前進,但作者在此連續使用了3個三連音,同時采用了單獨的柱式和弦伴奏,使女主人公的唱腔有一種頓挫的感覺,仿佛是其在默默向上帝訴說著心中的委屈和凄苦;之后,加入1個重復a樂句的樂句,其目的在于與之后的c樂句形成對比,或者促使c樂句以8度大跳的形式步入高音區,使得悲苦的情緒經過a、b兩個樂句的積蓄欲要爆發出來,揭示了女主人公異常憤懣而又不得不竭力控制的矛盾心態。

B段的調式由降e小調轉換成降E大調,旋律線條逐漸拉長并舒展開來,反映了女人公愈演愈烈的憤懣與愁苦情緒。該樂段主要由帶有前奏的兩個樂節構成:在前奏部分,樂隊運用三連和弦伴奏織體,奏出的音樂主題舒緩而柔和,旋律的風格由A段的傾訴變為真誠的祈禱,增強了音樂的悲劇色彩。在第1樂節,打破了前面旋律的平穩性,音樂和旋律意味深長。如主人公先后兩次詠唱的“永遠是虔誠的信徒”,其曲調和力度并不完全一樣,前一次詠唱較為柔和,似乎是女主人公對藝術和愛情追求的傾訴;后一次詠唱則加強了力度和氣息,表達了女主人公對藝術和愛情至死不渝的追求。在第2樂節,音樂從一個弱起小節開始,而后使用了三連音節奏,使得旋律呈較大幅度的跌宕行進,反映了女主人公憤懣愁苦的情緒由壓抑到爆發的簡短過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該作品通過嚴謹的曲式結構、獨具匠心的調性布局,以及伸縮性的節奏、或強或弱的力度、或暗或明的音色的靈活運用,生動展示了女主人公哭泣掙扎、憤怒抗議的悲劇場景,揭示了女主人公極度復雜的心理變化,成功塑造了一個心地善良、性情剛烈而又機智勇敢的音樂形象。

三、演唱技巧

由于藝術修養、演唱風格以及對聲樂作品的理解與感悟不同,每個演唱者對聲樂作品的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但是不管怎么處理,都要把自己融入歌劇、融入人物角度和聲樂伴奏之中,以獨特的唱歌感覺和精湛的處理技巧演繹這首歌曲,把鮮明的音樂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首先,演繹好《為藝術為愛情》應以分析作品為基礎。對作品分析是否透徹、理解是否深刻直接決定著演繹聲樂作品的優劣。就《為藝術為愛情》而言,演唱者要從當時的時代背景和音樂文化發展趨勢來分析作品,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風格特征。

其次,演繹好《為藝術為愛情》應以把握演唱處理方法為重點。演唱時要求音準清晰、呼吸沉穩、腔體統一、情感把握得當。如在演唱“為什么上帝啊”時,應運用強有力的氣息支撐,使“啊”字由強至弱,把女主人公無比痛苦的聲音形象表現出來;在演唱“vis-si”時,應把氣息調控得飽滿有力但又不十分強烈,促使聲音在平穩的氣息襯托下舒緩地流露,真實表現出女主人公那種凄苦無助的神態。

詠嘆調《為藝術為愛情》具有曲式結構嚴謹細致、調性布局獨具匠心、旋律跌宕起伏等特點,它不僅是歌劇《托斯卡》中的精美之作,也是國內外諸多優秀女高音歌唱家競相演繹的經典聲樂作品。演唱者只有加強對該作品創作背景、音樂特點的分析和理解,把自己融入女主人公的角色和具體劇情之中,并認真學習與掌握具體的演唱處理方法,才能將該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復雜的音樂形象、細膩的抒情風格更加完美地演繹出來,真正達到以聲傳情、以情動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湘林.《女高音詠嘆調“為愛情為藝術”的演唱風格》.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

[2]章安琪.西方文藝理論史精讀文選[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85

[3]朱振山.外國歌劇選曲:下[C].北京:人民音樂出版,1999:28

[4]張寧和,羅吉蘭.音樂表情術語字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134

[5]世元.普契尼———不朽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95

猜你喜歡
音樂特點
歌劇《唐璜》中仆人萊波雷洛人物形象分析
論《美麗家園》的情感處理
談赫哲族民歌與創作歌曲的音樂特點
淺析江西上高縣道情戲的音樂特點
中國流行音樂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中美日動畫電影音樂之比較
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的藝術特色
論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的分類及其音樂特點
作品賞析——芭蕾舞劇《天鵝湖組曲》
簡析民族器樂的歷史進程及音樂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