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新方法探究

2016-10-27 22:33張紅振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方法

張紅振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不但會計算,還能夠熟練、靈活地運用到學習和日常生活中。計算題是數學知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知識,幾乎所有的數學知識都需要通過計算來得出結論,計算是奠定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工程,抓好對計算題的教學,對學生未來的工作、生活、發展都會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诖?,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旨在拋磚引玉,對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方法的提升搭橋鋪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76-01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要部分。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計算教學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應避免繁雜的運算,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 計算數學是一個啟發的過程,特別是小學生,思維定向單一,啟發的潛力巨大,教師教給學生什么方法,學生就會掌握什么樣的知識。因此,教師在計算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把科學、簡便的計算方式向學生傳授,啟發學生運用數學計算規律找出簡便的運算方法算法,關注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根據新課程標準有關要求,教材在計算的教學內容安排上,更多的設置了一些適合學生探究、經歷、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計算內容。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有著廣泛的口算空間,可以自然的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數學的思考,從而潛移默化的使學生感悟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一)算法多樣化與算法最優化的巧妙融合。

在口算教學中,口算結果的正確性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學中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口算過程,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分析,靈活選擇口算方法,讓學生能理解并掌握這些方法與思想,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合理引導,使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巧妙融合。例如,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44 +38”時,學生想到了以下下這樣幾種方法:

1.個位上數字4加8得12,寫2進1,十位上相加得7,加上進位1是8,個位十位合起來是82;

2. 40 +30= 70,4 +8 =12, 70 +12= 82;

3. 44+ 30= 74, 74 +8= 82;

4. 40+ 38=78, 78 +4=82。

綜合來看,第一種方法是用筆算的思路來進行口算,而后三種方法有相似之處,都是采取“分解”的思路進行的。通過交流調查發現,前面兩種學生用的較多,這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后面的兩種方法是怎樣想的,引導這些算法進行了概括總結。本以為學生已經完成的很好,準備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這時一個學生怯生生地說出了這樣一種方法:44 +40= 84, 84 -2= 82。顯然這個方法非常新穎,很有創意。于是,我在肯定這個學生的基礎上讓大家都來用這種方法試試,學生通過嘗試交流很快明白丁哪來的40,為什么要減2等,這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逐步掌握了這種算法,知道了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二)采用多樣化的口算練習形式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對學生來說單純的口算練習是枯燥無味的,采用多樣化的口算練習形式可以有效地保證口算的效果??谒憔毩晻r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形式:

1.口算比賽。讓學生在書上口算練習題的后面直接寫得數,比賽后組織校對、評價。

2.看口算卡片直接寫得數。教師一一出示,學生依次寫出得數,最后出示口算題組織學生校對、評價。

3.看口算題直接口答。讓每個學生白己先口算一遍后再指名口答。

4.聽算。教師念口算題,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聽算結束后出示口算題,組織學生校對、評價聽算的結果。

二、重視培養小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勞動和科學實驗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估算能力是計算能力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新課程重視估算,主要原因在于估算是解決實際問題常用且有效的策略與方法。有人統計日常生活中進行估算的次數,遠比精確計算的次數多。因為許多實際問題并不要求十分精確的結果,只需對結果的范圍作出大致的判斷,估算能便捷地解決問題。另外,估算是數感的表現,能促進數感的發展。盡管對較大數的計算呵以用計算器方便地完成,也可以不厭其煩地用豎式計算,但是,能不能估算、愛不愛估算對思維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估算較差的人傾向于精確計算,而精確計算的方法單一,結果唯一,思維比較呆板,數感較弱。估算較強的人,在估算時會靈活應用不同的方法,思維比較開放,數感較強。

在當前,估算對學生的正確計算,提高計算正確率也起著重要作用:一是在計算之前,通過估算,推斷處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以提高計算結果的可信度;二是在計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為檢驗手段,對結果進行估算。例如,計算“376 +480”,通過估算能知道其結果必然大于700而小于900,如果不在這個范圍,計算肯定出現了錯誤;再比如計算“39×69”,先估算,把39看成40,把69看成70,40×70= 2800,那么39 x69的結果接近2800而小于2800,如大于2800必定錯誤。

估算需要對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和思考,估算過程也就是邏輯思維的過程,從而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加強估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要加強筆算能力的培養

筆算能力是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筆算能力的培養既要重視算理與方法的理解,有效建立算理與算法的溝通,還要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經歷、體驗感悟計算的過程。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師們在教學筆算的過程中已經充分重視學具的利用,尤其是在低年級的計算教學中經常設計“擺一擺、畫一畫、比一比”等實踐操作活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具,使學生通過操作學具,經歷數學計算的過程,感悟計算的規律原則和技能技巧。操作能啟動思維,推進思維,是應用直觀手段抽象出符號語言的過程。在我們的計算課教學中,那些抽象的計算原理和計算過程正是通過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等活動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學習計算的。

參考文獻:

[1]新課程下的計算教學[OL].小學教學設計網;2011.

[2]齊彩鳳.加強估算在計算教學中的運用[J].青春歲月;2012-(05).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方法
學習方法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