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食用菌的發展現狀及再資源化培養料的研究概況

2016-10-27 04:31王新星曾習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食用菌可持續發展

王新星 曾習

摘要:習近平主席強調,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食用菌在農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既具有食用功能又有保健功效。且食用菌的生產本身便具有占地少、用水少、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本文將基于當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一種新型的再資源化的食用菌培養料——烹飪廢料。以及對未來利用烹飪廢料制作食用菌培養料進行展望,為未來利用烹飪廢料栽培食用菌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烹飪廢料;食用菌;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O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97-02

引言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發布,文件中提及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食用菌雖然只是整個農產品的其中之一,但是它在農產業中的地位卻是不可忽視的。中國作為世界第一食用菌大國,對于食用菌的栽培路線逐漸趨向于可持續發展道路。其中,培養料的選擇顯得格外重要。如果能夠找到一種可循環利用的培養料,將會對整個農業的物質循環和綠色發展添上重要的一筆。

一、中國食用菌的發展現狀

(一)中國食用菌生產的發展狀況。

從1986年起,中國食用菌的生產量就穩居世界第一,維持至今。目前,中國食用菌的生產量約占世界總量的75%[1]。通過對比近年來中國食用菌總產量的情況,2014年食用菌總產量已經是2000年食用菌年產量的5倍左右,且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正在逐年提高,處于穩步增長趨勢,即見表1。

可見中國食用菌的生產量不斷增長,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不斷提高,中國食用菌的需求也不斷增多。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落實發展新理念,破解發展新難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中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更是注重農業的發展。隨著食用菌每年的總產量提高,提高食用菌產量的栽培方法也顯得格外重要。

(二)中國食用菌的外貿市場。

隨著食用菌產業的不斷發展,中國食用菌的外貿市場也在不斷擴大,中國對外銷售的食用菌出口量也逐漸增多,在中國整個外貿市場中占有一定的經濟比重,且中國2002年至2011年的平均出口量在40-50萬噸,出口額大體上卻呈現增長趨勢,即見圖1。

這說明食用菌的價格在對外貿易過程中不斷提升,在中國對外貿易市場上占有很大比重。中國作為世界上食用菌生產排名第一的國家,食用菌對外貿易的出口量占世界食用菌貿易總量的48%以上[3]??梢娛秤镁馁Q易市場廣闊,還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墒侵袊壳暗氖秤镁a規模以及機械化水平并沒有達到其他發達國家的生產技術水平。這樣的結果會造成一些稀有食用菌過度挖采,導致資源匱乏,并且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食用菌的栽培難題已經迫在眉睫,唯有把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綠色環保相結合融入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才符合中國食用菌生產的國情。

(三)食用菌的營養價值和醫療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特點,且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是人類重要的營養源之一。食用菌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并且還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根據Facchini等人的抑制腫瘤實驗統計、免疫學研究等數據表明,食用菌具有抗腫瘤活性、抗流感病毒、增強免疫功能、以及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等作用[4-5]。且作為保健食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在我國的消費潛力巨大。食用菌不管是在農業界還是醫學界,都還有很多功效和價值需要人們去挖掘。

二、中國食用菌培養料的現狀分析

中國傳統的食用菌培養料是通過秸稈等農作物焚燒后和牛糞堆積發酵而成,但是焚燒秸稈等農作物對空氣和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這不利于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了解決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實現生態平衡,人類已經開始注重在生產過程中注重節能環保,做到能量物質循環。

農產品的生產循環不僅是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更是國家農業發展的趨勢,食用菌的生產也在逐漸遵循這一點,要實現食用菌生產循環就必須找到合適的培養料,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更多的資源。如今,已經有許多新型的可持續利用的食用菌培養料被挖掘出來。

(一)利用油脂廢渣制作食用菌培養料。

油脂廢料作為一種加工后遺留的有機產物,如果處理不當,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并且是一種浪費資源的行為。2011年,王錫琴通過實驗證明可以利用油脂廢渣制作食用菌的培養料[6]。相比傳統的培養料制作方法,利用油脂廢渣制作培養料能夠有效地解決我國油脂廢渣的處理問題,同時能夠用油脂廢渣替換一些食用菌培養料的材料,降低食用菌培養料的制作成本。但是,利用油脂廢渣制作食用菌的培養料,會使食用菌吸收一些油脂廢渣中的重金屬元素,雖然重金屬的量沒有超過國家有機肥的控制標準,但是還是會給人類的健康帶來安全隱患。

(二)利用中藥渣制作食用菌的培養料。

中藥渣是中藥煉取后遺留下的一種極易腐爛卻含有大量營養物質的有機產物,是一種具有極高營養價值的肥料,同時也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綠色環保原材料。2011年吳焱鑫總結用中藥渣制作食用菌培養料的可實施性,且用中藥渣栽培食用菌更容易吸收培養料中的營養物質,并且加以轉換[7]。但是利用中藥渣制作食用菌的培養料,卻是有些大材小用。因為正是由于中藥渣內含各種有機物質,人們還可以利用中藥渣作飼料、造紙原料、活性炭等[8]。

三、利用烹飪廢料制作食用菌培養料的前景分析

烹飪廢料本身并不能稱為“廢料”,大多數蔬菜水果表皮的營養其實是遠超過果實的營養。從化學角度分析,這些“烹飪廢料”不但不是“廢料”,相反可以稱為“肥料”。用“烹飪肥料”栽培農作物實際上就是對農作物“施肥”。如果能夠利用烹飪廢料制作食用菌的培養料,那么將會走向一條可持續發展循環利用的農產業道路。下文將推測今后可能作為食用菌培養料的烹飪廢料。

(一)雞蛋殼。

隨著人們的消費能力逐漸提高,物品的消耗量也逐漸增多。從而導致一些物品遺留的“廢料”直接丟棄,雞蛋殼就是其中之一。中國作為家禽生產、貿易的大國,每年從食品廠、飯店等地丟棄的雞蛋殼總量多達400×104t[9]。但實際上,雞蛋殼并不是人們口中的“烹飪廢料”。相反,雞蛋殼在某些化工領域還是一個“寶貝”,即表3、表4所示。雞蛋殼中含鈣量極高,且有機物中的氨基酸成分也高達70.6%。如果能夠有效利用這些營養成分,添加到食用菌的成分中,將有益于人們在食用食用菌的過程中攝入更多的營養物質。

(二)胡蘿卜皮。

蘿卜在民間又被稱為“假人參”,是因為蘿卜對人體有裨益,所含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極高,在某些方面可以與人參相媲美。蘿卜內主要含有的營養素是維生素C和鈣元素,維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鈣的吸收,而蘿卜皮的維生素C卻蘿卜果肉的兩倍以上。如果能夠將蘿卜皮添加到食用菌的培養料中,可能將會改善食用菌鈣的含量或使食用菌中的鈣更利于人體的吸收。像蘿卜皮這一類自身還具有一定水分的物質,可以通過榨汁機將蘿卜皮榨成汁,然后添加到培養料中。物體本身榨成汁相對于雞蛋殼粉末加水來說,營養素的利用率會更高。如果食用菌在添加蘿卜皮制作的食用菌培養料中吸收一部分維生素C,那么人們在食用食用菌后可能會吸收到更多的鈣元素。

四、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化食用菌已經逐漸實現綠色無污染可循環利用的生產方式,但其中還是略有不足。通過對烹飪廢料和現代新型食用菌培養料的分析對比,可以推斷出今后可能會利用烹飪廢料制作食用菌的培養料。利用烹飪廢料栽培食用菌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進一步改進食用菌的質量或產量,變廢為寶,同時利用烹飪廢料栽培食用菌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具有的重大戰略意義。循環可再生的農業栽培體系是人類能夠在地球生存的必須方向,不能忽視這一關鍵。有效利用烹飪廢料發展農業,對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以及生態平衡都是至關重要的。中國作為食用菌第一大國,要想在世界上保持目前的地位、研究得更遠,就必須同時重視對烹飪廢料和食用菌的開發與利用,形成更為完整、緊密的一套栽培循環體系。

參考文獻:

[1]俊飚,李波.對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政策思考[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13-21.

[2]張慶慶,李鵬,曹明宏.中國食用菌對外貿易時空格局變化的階段性分析[F].華中農業大學,2014.

[3]鄧燕,薛龍飛,曹明宏.中國食用菌貿易的時空格局、出口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5,14:3570-3575+3579.

[4]Facchini JM,Alves EP,Aguilera C,etal.Antitum or activity of Pleurotus ostreatus polysaccharide fractions on Ehrlich tum or and Saroom a 180[J]. IntJBiolMacromol,2014,68(1):72-77.

[5]Kim SY,GoKC,SongYS,etal.Extractofthemycelium ofT.matsu-take inhibits elastase activity and TPA-induced MMP-1 expression in hum an fibroblasts[J]. IntJMolMed,2014,34(6):1613-1621.

[6]王錫琴.油脂廢渣在食用菌生產中的資源化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7]吳焱鑫,冀彥錫,任昂.中藥渣栽培食(藥)用真菌研究的概述[J].中國食用菌,2011,04:3-6.

[8]張紅剛,滕婧,李順祥,楊崧,楊巖濤,黃莉,魯曼霞,覃艷.資源節約-中藥渣高效綜合利用研究進展[J]. 廣州化工,2013,12:16-18.

[9]楊理,閆清華,馬孝琴,牛立元.雞蛋殼再資源化的開發及應用前景[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9,10:136-138.

[10]胡茂,茍興能.雞蛋殼的性狀[J].綿陽經濟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2,04:10-14.

作者簡介:王新星(1995—)男,湖北麻城,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2014級,主要從事對生物化學的學習研究;通訊作者:曾習(1984—),男,湖北武漢人,講師,主要從事食品工藝及營養研究。

猜你喜歡
食用菌可持續發展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下)
秋季食用菌 農事巧安排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一四三團鑫花園食用菌廠春節創收百萬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