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環境對農民工子女信任行為的影響

2016-10-29 17:36肖迪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24期
關鍵詞:農民工子女社會信任

肖迪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量的農民工涌入城市,其子女也隨父母來到城市生活,并和城市里的孩子們一起接受教育,但由于基礎啟蒙教育的缺失,農民工子弟學生必然不能與城市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接受教育,同時,生活習慣的不同也導致教師對于農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的信任程度有很大不同。本文以HY愛心小學為例,從教師、學生、社會成員等方面,來探尋學校是怎樣影響了農民工子女的信任行為。

關鍵詞 信任 農民工子女 老師 同學 社會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1對熟悉他人的信任

1.1對老師的信任

1.1.1成績影響對老師的信任

對教師的信任是與教師對自己的態度有關的。和老師的關系在事實上是取決于自己的學習成績,成績好的孩子,教師會多加關照,成績不好的孩子,教師一般都是不聞不問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老師的信任、和教師的態度、成績這三方面是相互影響的。

1.1.2老師能否幫助建立自信影響對老師的信任

雖然對于學生來說,教師處于比較高的地位,但是假如教師不能幫學生建立自信,相反還挫敗學生的積極性,那么學生對他只會限于對老師這個職業的尊敬,不會從內心信任他。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說話要得體,要能夠鼓勵學生,幫助農民工子女在本來就不利于他們環境中建立自信。

1.1.3老師區別對待本地學生與外地生影響對老師的信任

農民工子女根據老師對待他們的態度決定這個教師可不可以信任。在一定程度上講,農民工子女對教師的不信任不在于這些孩子自己,而是在于老師本身,教師讓他們更加確信了自己是社會中地位較低者,是占有資源較少者,注定是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1.2對同學、朋友的信任

農民工子女對同學和朋友基本都是信任的。雖然他們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影響信任的行為,但是他們始終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行事,與同學交往。學校都塑造了一個“彼此信任”的環境,并且在學校中,同學之間建立起來的信任不會輕易瓦解。

2對一般他人的信任

對一般他人的信任是普遍信任中的一種,它呈現出匿名性、非經驗性和不可交流性的特點。作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他們的信任感比城市兒童更低,這已經得到了研究的證實。

2.1對社會成員的一般信任

通過訪問,我們發現農民工子女對社會上的陌生人有一種普遍的不信任感,他們的這種不信任甚至體現在我們的訪問開始時。雖然對社會上想與他們接觸的陌生人存在不信任感,但他們對社會的整體情況似乎還是抱有比較高的信任度的,這可能是由于他們接觸的社會環境不多,還沒有形成這方面的意識。

2.2對一些社會角色的信任

涉及到對特定的社會角色的信任上,不同的社會角色他們的信任程度也有不同。比如警察是大家都信賴的,但專家他們則不那么相信了。當被問及到涉及對銷售員的信任問題時,絕大部分的被訪者都表示不認為銷售員在推銷他們的產品時講的是真話。這些大都是他們的父母平時透露給他們的,有些則是自己發現的。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被訪者都沒有對城市乞討人員表現出厭惡感,也沒有懷疑他們可能是騙子。他們對乞討人員的態度大多都是同情,而不愿意去猜測這些乞討人員身份的真實性。

3調查結果分析

總結上述農民工子女的信任行為以及學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讓我們了解到學校環境對于農民工子女對熟悉他人的信任度影響很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一般他人的信任以及對社會的信任。

在教師方面,學生成績直接影響到教師對學生的信任,這樣就影響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教師的言行非常影響學生的信任,而教師的態度也是影響學生信任行為的重要因素,教師對待本地生和外地生采用的不同態度,會極大挫傷農民工子女的信任感。在同學方面,學生還是保持著極大的信任,有些同學即使做出了一些“錯誤”的事情,也不會損害同學們彼此信任感,同學對農民工子女的信任行為有著積極的影響。

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學校教育制度的弊端是影響學生人際信任不可忽視的因素。學校的教育過于注重追求學習成績和升學率,缺乏對學生正確人性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健全人格的培養,導致學生之間的人際信任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和鞏固。學校應該改變過去只重視學習成績而忽略思想品德教育的弊端,加強對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培養,幫助他們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加強道德修養;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知識,把握、分析和解決學生面臨的心理困惑和問題,引導他們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等不良心理,引導他們在真誠、友愛、平等的基礎上與人相處,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直接促進他們人際信任水平的提高;應該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努力創造一個有利的“誠信環境”,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人際態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4結語

通過研究,本文關注了城市中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民工子女,并且對他們的信任行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僅是對同學的、老師的信任,還有對其他一般的人的信任。在城市的視角下,通過本文提供的參考,可以幫助農民工子女更加融入城市環境,在學校這個環境中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農民工子女的城鄉認知與身份意識[J].中國農村觀察,2009(2):2-11.

[2] 張連德.人際信任對青年農民工社會網絡的影響[J].社會主義研究,2011.5(199):40-44.

[3] 翟學偉.社會流動與關系信任——也論關系強度與農民工的求職策略[J].社會學研究,2003(1):1-11.

[4] 鮑成中.學校內隱文化建構:信任視角[J].中國教育學刊,2011(10):31-34.

猜你喜歡
農民工子女社會信任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從生到死有多遠
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問題研究
警惕農民工隨遷子女遭遇教育“隱性不公”
媒介使用與文化適應之相關性研究
信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