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問題研究

2016-10-14 05:38郝俊國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開放社會高校圖書館

郝俊國

摘 要:本文從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存在問題入手,分析影響其開放的阻礙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社會;開放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進步,信息資源己成為一個網絡化和開放型的概念,而高校圖書館以其自身的優勢與特點正逐漸在整個信息資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當前大數據信息時代中己經完全成為一個極為關鍵的樞紐。因此,高校圖書館突破固有的界限和領域,更加務實積極地融入到社會信息和社會教育中去,從中實現面向社會大眾的知識共享、文化共享和信息資源共享必將是高校圖書館探索和思考的一種運作模式和發展潮流。

一、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現狀

雖然國內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國內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的規模和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目前全國只有部分省市的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開放的省市中面向社會開放的高校圖書館數量小、開放規模有限。目前只有少數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開放的形式局限于辦理借閱證(手續復雜)、館內閱覽等單一化的服務形式,離社會讀者的期望相差甚遠。甚至在開放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擠占高校圖書館讀者的閱覽座位、圖書館文獻流失、外借文獻資源不歸還等現象。

二、制約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因素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處在一個相對緩慢的發展時期。盡管為社會公眾服務的理念己深入人心,但要達到甚至超越國外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規模和水平,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在現階段,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因素制約:

1.公共圖書館數量不足

對社會開放后會產生社會讀者與校內讀者爭搶資源的矛盾,這是高校圖書館最擔心的問題。在我國,截止到2014年底,共有3117個公共圖書館,按照13.6億人口總數計算,平均每43.6萬人才擁有一個公共圖書館。兩者相比較,差距凸顯,如若全面實行對外開放,中國2358所高校圖書館除了要服務于教學、科研的任務外,還要分擔大量本應由公共圖書館履行的社會職能,其困難顯而易見。

2.高校圖書館自身建設有欠缺

在現階段,我國高校普遍快速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更多考慮的是如何服務本校讀者,而甚少考慮或是基本不考慮社會化服務的發展需求。由此從一開始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就形成制約因素,使后續的社會化服務出現瓶頸,難以實施。有的圖書館本身面臨校內的壓力,連滿足本校讀者的需求都捉襟見肘,為社會服務更是無從談起。例如:一些高校圖書館閱覽座位緊張,每遇考試前學生需要一大早排隊以求一座,其場面之壯觀、之“慘烈”,堪比春運購票,令人感慨。在這種狀況下,部分高校圖書館對社會開放所持的謹慎甚至是反對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

3.缺乏相應法規的明確和規范

雖然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中,要求“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但其中的界定并不明確,“有條件”和“盡可能”都比較含糊,最終解釋權給了高校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完全可能以自己不具備足夠的條件為由拒絕開放,或者只是很淺層次上的開放,流于形式。有鑒于此,在我國的《圖書館法》遲遲沒有制定、出臺的背景下,需要政府部門確立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職能,在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范圍、形式和具體做法上給予一定的明確指導和規范。

三、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幾點建議

1.以高校圖書館聯盟的形式開展社會化服務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不應該是圖書館個體的單打獨斗,而應該在一定區域、一定范圍內組成高校圖書館聯盟,對社會化服務的具體內容、形式、過程、效果進行行之有效的整體性研究,并遵循制定的規則及具體措施,在聯盟的統一管理和協調下,為社會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首先,高校圖書館應在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領導下成立社會化服務聯盟,明確聯盟中的各組織成員及其職責,統籌聯盟中各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發展目標,協調各高校圖書館之間的社會化服務內容;其次,建立合理的聯盟社會化戰略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社會化實施步驟,引導高校圖書館科學地開展社會化服務活動。

2.制定《圖書館法》以及社會化服務相關制度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涉及圖書館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是遠遠滯后的。雖然圖書館界長期以來一直為之努力,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部專門的《圖書館法》出臺,也沒有制定與社會化服務相關的制度,造成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進而影響到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因此,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要想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和長足發展,必須要有相關法律制度作為強有力的保障和指導。當前,圖書館界各協會應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向政府有關部門大力呼吁并積極推進,爭取早日制定出臺《圖書館法》及高校社會化服務的相關政策法規,對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職能,以及高校圖書館應對社會所承擔的義務,進行明確和界定,在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范圍、程度、形式、服務項目、經費支撐和具體實施上給予專業性指導,以便具備條件的高校圖書館以此為依據,推動社會化服務的實施,發揮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優勢,充分體現高校在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條件尚不成熟的高校圖書館,也可以從相關法規條文的要求中,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從而改善自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能力,為后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完善高校圖書館自身建設

首先,要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各館要根據自身條件,有針對性、目的性地改善社會化服務硬件,結合本館社會化服務策略和方向,適度調整紙質文獻和數字資源建設內容,以適應社會讀者需求的多樣性。其次,完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社會化服務不是簡單地局限于對校外讀者開放,而是要利用圖書館優勢,整合信息資源,為個人、企業提供專利申請、定題服務、科技查新等“一站式”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服務質量及服務效率與圖書館工作人員是密不可分的。完善圖書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可采取兩種模式進行:一是注重挖掘內部潛力,鼓勵職工自我學習,不斷提高專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二是加大圖書館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以學科化專業服務為發展主體,為社會化服務提供支撐。

高校圖書館在向社會開放的過程中,應該量力而行和穩步而行,不應該出現為了獲得片面上的“成績”與“噱頭”去急功近利,更不應該絕對自目地把公共圖書館的職責全部包攬過來。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是一個具有時代性和挑戰性的課題,更是創新創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一個突破點與亮點、高校圖書館應該依循科學務實的工作理念與技術手段,一邊探索一邊補充調整,一邊拓展前進,使高校圖書館在向社會開放的過程中大力發揮正能量,全力消除負能量。

參考文獻

[1] 賴永忠.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研究[J].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16(4).

[2] 任杏莉,余力. 陜西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問題與對策[J]. 商洛學院學報, 2016(4).

[3] 鄭璐.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再思考[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5).

猜你喜歡
開放社會高校圖書館
民法公平原則的倫理分析
縱向社會的人際關系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宣傳與推廣
蘋果軟件更“開放”更“中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