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妙追問對比提高學生計算技能與思維研究

2016-10-31 10:12李加樹
成才之路 2016年29期
關鍵詞:計算教學提升構建

李加樹

摘 要:教師通過不同層次的計算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計算方法,并讓學生通過自主交流學習,逐步構建自己的計算經驗,提升思維品質。以兩次教學“乘法分配率”為例,探討巧妙追問對比提高學生計算技能與思維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交流;構建;提升

中圖分類號:G421;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9-0032-01

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學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能夠積極、充分地進行合理、有效的交流學習。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巧妙追問,對比辨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計算技能,還能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

一、精心調控,巧妙追問,把數學交流引向深處

【片段1】先引導學生學習本章節的主題圖中的問題,再提出問題讓學生猜想,然后舉例并驗證計算結果,誘導學生思考。

第一次執教。教師直接問學生:“這樣的等式寫得完嗎?誰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規律?!睂W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配律,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規律。

第二次執教。教師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一是提問學生,現在能說猜想成立嗎?然后每個學生再寫幾道類似的算式進行驗證,并在小組內交流。二是讓學生說出有什么發現,舉出一個特例和反例來否定這個猜想??凑l能用其他方法證明(65+45)×5=65×5+45×5并聯系算式的意義說一說。三是讓學生結合圖示說說自己的想法。四是讓學生用符號表示這個規律。

第一次執教,教師只關注算式的外在形式而淡化了內在算理的繼續闡釋。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封閉的、簡單的,當然不能引起更多的有意義的交流。而第二次執教時,教師考慮到學生之間差異性,同時,單憑幾道算式學生并不一定能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率,因此,教師進行追問:“現在能說猜想成立嗎?”“除了計算,你能用其他方法證明(65+45)×5=65×5+45×5嗎?”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正因為有這兩個追問,才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不管是“分”別算(橫看),還是“配”套算(豎看),由于求的算式里面都有5,可以這樣推導算式:(65+45)×5=65×5+45×5,通過圖示,形象地演示出問題的規律,證實了猜想的準確。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字母寫出乘法分配率的表達式(a+b)×c=a×c+b×c。教師要多次通過圖示說明其中的道理。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分”別算,或者是“配”套算,都是求c個a的和與c個b的和一共是多少。數學教學的過程就應該是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漸進式學習的過程。

二、精心設計,對比辨析,把數學交流引向深入

【片段2】認識乘法分配律特征后,第一次執教。課件出示算式:(1) 64×8+36×8、8×(64+36)□;(2) 74×(20+1)、 74×20+74 □; (3) 40×50+50×90、40×(50+90)□。讓學生橫著看,在得數相同的兩個算式后面畫“√”。學生完成后,再看看有什么新發現,學生只能說每組算式的結果都相等,在老師的啟發下,有的學生說到等式兩邊交換位置后還是相等,學生的思維仍停留在乘法分配率的外在形式上。

第二次執教。在學生完成判斷后,將“74×20+74”替換成“74×20+1”,增加25×4×11和25×(11+4)。 教師呈現得到的兩組算式,讓學生觀察上述兩組算式相等嗎?為什么?在全班交流時,有了很精彩的發言。 生: 74×(20+1)與74×20+1不相等。74×(20+1)=1554, 74×20+1=1481。生:74×(20+1)應用乘法分配率,應得到74×20+74。生:74×(20+1)是求21個74,而74×20+1是求20個74加上1的和是多少。

由于第一次教學欠缺,沒有加入異類題,結果學生的思維產生了定式,盡管通過多次小組討論式學習,但無明顯效果。學生始終不能主動往乘法意義這方面去思考,交流的范圍比較小。學生的思維只停留在算式的結果和形式上。第二次執教時,由于有了“74×(20+1)和74×20+1”,“25×4×11和25×(11+4)”這兩組算式的加入,學生就能進行充分的觀察、思考、辨析,通過合作學習,他們就能發現問題,學生的思維自然會活躍起來,他們也就能有信心參與到主動學習中來。有的從結果上比較說明,有的從過程上比較說明,有的從意義上比較說明。因此,有了“乘法分配率是求幾個幾加幾個幾,合起來是幾個幾”的認識。此時的交流是深刻的,是學生獨特的思考。在活動中,學生認識得到了深化,應用能力逐步提高。而且,學生通過辨析與比較,能夠理解乘法分配率的本質,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只要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足夠的空間去探討,那么他們的思維能力就能發展得更快,更容易解決問題。

三、結束語

數學交流不僅僅是一種能力,還是一種基本技能,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教學原則。任何課堂上的交流活動都應該在教師的掌控下進行,教師要設計、組織好學生交流的每一個環節。只有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發揮與碰撞,課堂才能迸發出更強的活力,充滿著智慧。

參考文獻:

[1]陳祥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0(07).

[2]趙淑娟.分組合作唱出課堂好聲音——《乘法分配率的應用》合作教學案例[J].山西教育,2013(10).

猜你喜歡
計算教學提升構建
小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